广西自驾游-德天瀑布

2016-11-19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乡德天村,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Bản Giốc & Đức Thiên”)相连,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为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还是酒是故乡醇的外景拍摄地,神奇而美妙。

德天瀑布所在地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白云质灰岩,为典型的岩溶瀑布。其上游是流经越南境内的归春河,此段河道为分汊型河道,河床宽浅,多江心洲、心滩。

在接近德天瀑布时,瀑布下游河床与瀑布顶端河床的高差约6米,河水为寻求到达下游水面的最短路径,致使归春河的水流在瀑布上部河床中白云岩石芽中夺路而行,形成了诸如浦汤岛等石芽岛屿。这些河中岛屿将河水分割成多股水流,从不同的部位流到瀑布陡崖边,致使瀑布瀑水呈多束状。

地质形成:

德天瀑布所在地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白云质灰岩,为典型的岩溶瀑布。其上游是流经越南境内的归春河,此段河道为分汊型河道,河床宽浅,多江心洲、心滩。在接近德天瀑布时,瀑布下游河床与瀑布顶端河床的高差约6米,河水为寻求到达下游水面的最短路径,致使归春河的水流在瀑布上部河床中白云岩石芽中夺路而行,

形成了诸如浦汤岛等石芽岛屿。这些河中岛屿将河水分割成多股水流,从不同的部位流到瀑布陡崖边,致使瀑布瀑水呈多束状。

岩石性质

德天瀑布的跌水陡崖处地层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白云质灰岩,而瀑布的跌水底部为下泥盆统灰绿、黄绿、黄褐色等色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等碎屑岩地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等碎屑岩抗侵蚀能力差,易被水流冲刷侵蚀,而白云岩抗水流冲刷侵蚀能力很强,并且由厚层状白云岩组成的边坡稳定,虽然白云岩可被水溶蚀,但其溶蚀速度较慢,远不如水流的冲刷侵蚀破坏性大,并且白云岩的本身的可溶性也不是很强。

此外,白云岩抗蚀性大于砂页岩,而瀑布水流侵蚀陡崖基部,将陡崖底部掏空而导致陡崖失稳崩塌,因此在水流最为集中即侵蚀力最强的部位(多半为瀑布中部)陡崖后退较多,德天瀑布亦是如此,如第四级瀑水陡崖中部形成围椅状,第一级瀑布亦同。

岩层特征

该处位于四城岭背斜西翼,归春河受北西-南东方向构造所控制,北东-南西方向的断层在附近也有所活动,在这些断层活动影响下,

产状平缓(5°~8°)的厚层白云岩节理裂隙发育,水流利用节理裂隙作为自己运移的通道,并扩大这些裂隙面,从而使岩层沿裂隙面形成陡崖。此外,由于岩层中有的层面裂隙比较发育,造成上部岩体易于受到破坏,这样就形成多级陡崖和多级瀑水面。

德天瀑布处,白云岩位于抗侵蚀能力差的粉砂岩之上部和首先过水的上游,同时岩层产状平缓,使得水流可较平稳的分配在跌水陡崖面上,极易形成瀑水面比较宽阔的瀑布,例如德天瀑布等。

构造特点

归春河河谷天然坡降较大,自德天瀑布上游浦汤岛至捻底电站流程18.93公里,水位落差190米,水力坡降达1%,并在河谷中多处形成小跌水,河水流速快,对河底的冲刷侵蚀作用极强,有利于瀑布的形成。德天瀑布陡崖最初是河流上的一处裂点,因为岩性的差异而逐渐发展成壮观的大瀑布。

水流量

归春河流量较大,多年平均流量约50立方米/秒,对河床的冲刷侵蚀作用较强,对瀑布的形成有利。

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界碑约50米。清澈的归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边境的国界河,德天瀑布则是它流经浦汤岛时的杰作。

浩浩荡荡的归春河水,从北面奔涌而来,高崖三叠的浦汤岛,巍然耸峙,横阻江流,江水从高达50余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在坚石上,水花四溅,水雾迷朦,远望似缟绢垂天,近观如飞珠溅玉,透过阳光的折射,五彩缤纷,那哗哗的水声,振荡河谷,气势十分雄壮。

瀑布三级跌落,最大宽度200多米,纵深60多米,落差70余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所在地地质为厚层状白云岩。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被国家定为特级景点。它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就像一对亲密的姐妹。中越边民在瀑布的下游,进行着边贸往来,曾经是肩挑人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