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如何祛暑湿

2017-03-15

处暑将至,防“暑湿”成了这段时间的首要养生重点。那么在处暑如何祛暑湿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久坐缺乏运动就会伤脾,所以,“伏案久坐”的人容易成为“暑湿”的危险人群。对着镜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腻且发黄,就要警惕“暑湿”到访。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丹萍介绍,中医常说的“湿”分内湿、表湿两种:因节气所致,“伏案久坐”人群易感的为“内湿”,退湿过程相对漫长;雨淋、中暑为“表湿”,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近期感到头昏、睡不醒、疲劳缺氧、周身乏力、吃什么都没味道,舌苔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黄苔,那八成就是体内有了“暑湿”。李丹萍提醒,出现上述症状后,积极就医的同时,在日常饮食的选择上也要有所调整。

去“暑湿”,饮食上应注意多食用薏米、西瓜、冬瓜等除湿化湿的食物。常食薏米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西瓜皮是化湿的药,可吃些皮和瓤相间的部分;荷叶主要去表湿,用荷叶做的荷叶包饭、荷叶茶水有助除湿;冬瓜最好去掉软毛后带皮煮,可以化湿,也可用冬瓜皮和绿豆一起煮,为1:2的比例,冬瓜占1,绿豆占2;鱼肉大都“生湿生痰”,因此,处暑期间最好少食大鱼大肉。

生活方面,专家提醒尽量保持室内环境干爽、通风,如果有“暑湿”症状,就不要在湿度大的屋内久呆,更不要在雨地蹚水;如果出了汗要及时擦掉,衣服湿了要及时更换。

暑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是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复感暑湿之邪而引起的以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微汗、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苔腻、脉濡数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病。暑湿感冒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夏日气候炎热,阴雨霖霖,天暑下逼,地湿上蒸,致暑湿肆疟。暑性大热,毛窍开泄,加之贪凉饮冷,以致暑湿为风寒所遏而发本病。由于暑湿感冒的病因是夏季感冒夹湿冒寒,所以又称为“寒伏暑”或是“夏日伤寒”。

暑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是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复感暑湿之邪而引起的以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微汗、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苔腻、脉濡数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病。暑湿感冒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夏日气候炎热,阴雨霖霖,天暑下逼,地湿上蒸,致暑湿肆疟。暑性大热,毛窍开泄,加之贪凉饮冷,以致暑湿为风寒所遏而发本病。由于暑湿感冒的病因是夏季感冒夹湿冒寒,所以又称为“寒伏暑”或是“夏日伤寒”。

暑湿应该如何预防?

防治暑湿泄泻药食两用中药及制造方法,由药食兼用中药材莱菔子、香薷、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薏苡、荷叶、鸡内金、芦根等制成。生产成本低无环污;产品无人群和年龄之分,口感好、用量小、效果肯定、患者易接受;中药组方药材及药性同时兼顾心、肺、脾、肾等功能保护与协调,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和优势,使药效与功能更为全面而标、本兼治,实现了中医药性总体倾向于平和且相互提升药效的极高境界,且因所有药材法定药食兼用、功效肯定且没有毒副作用,适于任何人群而服务面广;用药品种与功能简单明了且无争议,组方灵活多样、适应多种病情及选择用药更贴切,拓开了中医药辩症施治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