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课知识点

2017-06-17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要多问。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1、什么是正义:

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2、正义的意义: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3、正义的要求: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4、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 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②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5、正义制度的作用:

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既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

制度的正义,有的表现为惩罚违法行为,对非正义进行矫正,即矫正的正义;有的表现为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即分配的正义;有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让大家都来遵守,以保证正义的实现,即程序的正义。

7、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8、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9、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10、正义对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作用)。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失去了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

1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①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②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12、非正义行为:

①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②面对非正义的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一个人的利益。

13、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14、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15、有正义感的人具有的品德:

有正义感的人为人正直,做人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

16、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①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取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②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③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一)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l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l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21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u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u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n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2,作为一名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P22

首先,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其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总之,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督,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二)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 (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 (宪法)P14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几类 P14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

(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

(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l 受教育,劳动,抚养和教育子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u 休息日,游客在公园赏花——劳动者的休息权

2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P15

第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对等性)

(1)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

(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

(3)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4)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第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制约性)

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合一性)

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l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P15: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l 依法享有权利P15——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l 依法行使权利 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l 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P15

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