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耳朵的做法
猫耳朵是一种在山西、陕西、等地流行的汉族传统面食。其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猫耳朵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猫耳朵做法一:
白面:用精粉一斤,水五两。先将面粉倒进盆里,冬季用温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扎光揉好。放在面案上,撒上面粉,用面杖擀成两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剂头,再撒一次面粉,滚均匀。然后,两手拇指相对按住面块,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猫耳朵状即妥。锅开时抖去面粉下到锅里煮熟捞起,浇上各种荤索打卤等浇头,调以山西老陈醋,味香形美,可饱享口福。
荞面:荞面一斤,水五两左右(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温水和面)和起,扎匀扎光,稍醒后搓成指头粗的圆条,撒上面粉,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圆条,用右手切成指甲盖大的小剂子,然后用右手拇指在左手掌上,推成一个一个小卷,形状同猫耳朵一般。锅开后,抖去面粉煮熟。捞出后浇上浇头、调和,越吃越香。
莜面:莜面一斤,热水七两,泼起和好,用湿布把面团盖好,要趁热制作。方法同荞面。因莜面光滑柔软,还可用右手食指、拇指推碾成花纹形状,其形状更美。推好后上笼蒸熟,下笼后调以浇头,调和即可食。
各种面制作的猫耳朵除煮食外,还可焖食,即先把菜炒好,将猫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焖十五分钟左右即熟。吃时搅拌均匀,调以调和,也很可口。
猫耳朵做法二:
1.将黄豆、香菇、木耳、黄花,洗净,泡入清水中待用。
2.取适量面粉(根本食用人数与食用餐数而定),加水,和匀成面团。此面团的软硬度与饺子皮相当,不能太软,不然下一步不好做了。
3.从和好的面团中取一小块,搓成约如大拇指一半粗细的长形面棍。
4.接下来就可以做猫耳朵了。从这个长形面棍上取约一公分左右,然后用大拇指稍摁住此小小面团往前搓,即可形成如猫耳朵形状的空心卷卷。(注意:不要太用力摁住面团,往前搓时也不可用大力,不然就粘在手指上了)
5.搓好后,将准备好的蔬菜清洗好。蔬菜的品种建议:扁豆、土豆、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
6.将扁豆切段、土豆切小片(约1.5*1.5),黄瓜切片,西红柿切块,大白菜叶和菜梗分开。
7.烧水煮黄豆,这边将泡好的香菇、木耳、黄花切小段或是小片,入油锅曝炒至八分熟,倒入煮锅中,可以同时放入猫耳朵同煮。
8.先炒扁豆、土豆,也是八成熟,倒入煮锅;然后将与大白菜、西红柿炒至七成熟倒入煮锅。
9.将海米与黄瓜稍炒,最后放,同时可以加盐。(也可以炒菜的过程中逐一加盐)
10.在所有内容物基本煮熟后,可以依个人习惯再加入一个鸡蛋、紫菜等。然后就可以盛起来吃啦,可以再放点香油、生抽等调味品。
猫耳朵历史典故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
另一则是说小姑娘长大嫁人后,为了维持生计,摆摊卖面度日。一日想起昔日奇遇,立即挂上了“御驾亲尝猫耳朵”的幌子,吸引顾客慕名而来,成为杭州名食,一直风行至今。[1]
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