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市场调查报告

2017-06-02

近年来,我国大米市场上的需求日益旺盛,国内供给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我国逐渐转向贸易进口。而随着大米进口量的增加,国内大米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形势也得以缓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米市场调查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大米市场调查报告篇1

为了给大家挑选好大米,放心365对北京主要大型超市系统进行调研。根据北京市主要大型连锁超市的分布情况,选择其中具有较强代表性、消费者喜闻乐见的21个品牌超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内容为在售所有大米的标识信息,包括品牌、配料、质量等级、执行标准、品种、价格等。

北京超市大米调研行动于7月1日开始,历时两周。放心365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作为制定“大米安全性分级体系”抽样方案的基础数据和依据。现将部分调研数据公布,与消费者分享。

调研范围:覆盖21家大型连锁超市

本次调研选择了北京市五环内主要城区各大连锁超市,共计21个品牌,基本覆盖了消费者购买预包装大米的主流消费场所。主要包括:物美、超市发、华润万家、京客隆、华联、华堂、沃尔玛、家乐福等。

大米品牌:七河源、福临门、古船出现频率最高

在所调查超市中,共有大米品牌76个,其中在所调研超市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前八个品牌分别是:七河源、福临门、古船、金健、利是、百姓粮仓、北大荒、金龙鱼。

分类情况:各类大米选择丰富

在所调查超市中,共有279款大米产品,其中普通大米占了绝大多数(86.38%),另外也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共计13.62%)等供消费者选择。

消费者眼中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产品,意味着更少的农药残留,更多的安全保障,虽然该类大米的占比仅为1/10,但据了解,该类产品的销量逐年递增。由此可见,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愿意为食品的安全性买单。

产地分布:北京消费者爱东北大米

所调研大米多数(80.86%)为东北地区大米,可见北京市场上东北大米占据了主要地位,深受北京消费者喜欢。此外,也有部分进口大米和其他省区的产品,进口大米几乎全部是香米。

东北产区的大米一半以上(63.86%)都来自黑龙江,其次是辽宁,吉林最少。

品种说明:北京消费者偏爱粳米

所调研大米中,粳米占据了北京市场上的绝大多数(92.82%),粳米主产于中国东北地区,是北方大米的主要品种。

按香气来分,香米(包括粳米和籼米)也日益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前香米约占北京超市大米的1/5。

所调研大米价格分布在4.72元/kg—59.60元/kg,价格区间很宽,其中5-10元/kg的大米占了一半以上(52.06%),5-20元/kg的大米占了绝大部分(91.01%),这是消费者消费最多的大米,同时也是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区间。

其中5-10元/kg价格区间内,7-8元/kg的产品占了大约1/3,由此可见,市场上大米主要消费价格区间在7-8元/kg,是消费者能够普遍接受的主流消费价格。

所调研大米产品包装规格以5kg/袋为主,占所有包装规格的大约70%,这样的包装规格方便城市主妇携带,食用周期适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开袋储存期内生虫、发霉的现象。

北京超市大米调研报告是放心365甄选北京好大米的抽样基础,这里说的好大米即安全性较高的大米,放心365根据“大米安全性分级体系”对73款抽样的大米进行送检、评测、打分,帮助消费者把隐性的大米安全性能显性化,方便消费者挑选。

大米市场调查报告篇2

一、中晚籼稻价格平稳六省启动托市预案

10月份,中晚籼稻收购工作全面开展,继9月底在安徽、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区启动中晚籼稻托市预案后,10月20日、27日30日又分别在江苏、江西和湖南省启动托市收购预案。至此,8个中晚籼稻主产区中只剩广西省尚未启动预案。今年托市启动范围之广对于中晚籼稻市场价格起到显着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提振了农民售粮的积极性,但政策托市也将导致粮食集中在中间环节,不利于粮食价格的市场化形成。

据国家粮食局发布数据,截至10月25日,湖北、安徽等12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78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45万吨。收购进度同比减缓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中晚籼稻移栽推迟,且生长期间气温偏低,导致收获及上市时间推迟。同时,产量减少也是导致收购量减少的原因之一。从“5日收购量”统计上看,今年收购进度与前两年基本一致。

由于中晚籼稻启动范围较广,月内,主产区价格快速向托市价格靠拢,目前大部分主产区的市场价格为2600-2800元/吨。安徽合肥地区由于启动托市及时,市场收购积极,第一批执行托市的收储企业基本满仓,加工企业也基本建立了一至两个月的库存;湖北当前稻谷到厂价折合标准粮价多在2760-2780元/吨之间,且多为两优系列优质稻,由于当地种植优质稻比例高达85%以上,因此多数优质稻以普通稻价格“被贱卖”入库。

10月份,由于中晚籼稻托市收购原因,国家临储中晚籼稻投放暂停。

二、东北粳稻大量上市东北大米行情平稳

本月,东北粳稻大量上市,企业收购积极性较高。据机构监测,截至10月22日,东北农户新季粳稻销售进度约12%,高于上年同期的3%。其中,售粮进度最快的是黑龙江省,约为15%,而圆粒粳稻销售速度快于长粒粳稻。东北粳稻销售进度快于上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新稻出米率高、水分低、质量好,多方主体积极入市。今年东北新季粳稻出米率普遍在68-70%,较上年同期高出3至4个百分点,约有7到8成的新稻符合国标二级或以上标准。今年稻谷收获期以晴好天气为主,稻谷水分低于上年,便于存储。加工企业入市收购优质粮源,建立加工库存态度积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在托市启动前竞相采购低价粮源,待托市启动后转为政策性稻谷。另一方面,农户对当前的稻谷价格较为认可。目前农户出手新稻价格约2800-2850元/吨,较上年上涨30-50元/吨。且11至12月份还贷期将至,农户需及早销售部分粮源以偿还前期借入的种植成本。

据市场信息,10月底,黑龙江佳木斯地区新圆粒水稻收购价在2980-3060元/吨,水分16%以内,出米率68-69%;绥化地区新圆粒水稻价格3000-3060元/吨,水分15-16%,出米率68-69%;齐齐哈尔周边地区新长粒水稻收购价格在3100-3200元/吨,水分在16%,出米率在65%左右;吉林省松原市16%水分、出米率67%的水稻价格3020元/吨,榆树市16%水分、出米率67%的水稻价格在3020-3030元/吨。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稻谷行情处于托市价格水平之下,而黑龙江已经确定将于11月1日正式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

10月份,东北大米行情表现平稳。主要是因为新季水稻上市量较大,企业采购价格相对稳定,加之大米市场消费不旺,企业难以上调出厂价格。据市场信息,佳木斯地区新圆粒大米出厂价格在4010-4360元/吨,绥化地区新圆粒大米出厂价格在4240-4260元/吨;吉林普通圆粒米主流出厂价为4160-4200元/吨。

三、南方粳稻量质略降种植成本小幅提升

进入10月份,苏皖地区粳稻逐步成熟并进入收割上市阶段。从零星上市的粳稻价格来看,苏皖粳稻价格基本平稳。农村经纪人收购价多在2960-2980元/吨,加工企业收购价多在3060-3080元/吨,由于数量较少,新季粳稻价格相对坚挺。

据对苏皖粳稻生产情况的调查,今年南方粳稻产量和质量或不如上年。据大米加工厂反映,受前期雨水偏多、低温寡照等因素影响,今年粳稻大面积成熟或推迟至11月份,不仅产量将受到影响,新季粳稻米的口感也不如上年。

据机构对安徽农户的种植成本调研结果,今年苏皖地区粳稻的亩均种植成本增加了50元以上,主要是人工和土地等成本增加。其中,复合肥、尿素等投入160元/亩,比去年增加10元/亩,农药费用130元/亩,种子成本50元/亩,均较上年持平,人工费240-270元/亩,增加20元,机耕和机收费用150元/亩,同比提高10元,地租成本及其它400元/亩。如果以3100元/吨的国家最低收购价计算,农户每亩纯收益约300-400元,同比基本持平。

四、早稻行情平稳运行临储早稻投放增加

早籼稻收购结束,市场粮源相对短缺,10月份,早籼稻价格平稳运行,个别地区略有波动。据市场信息,目前早籼稻主产区收购价格维持在2680元/吨附近,较前段收购期略有回落。但基于早籼稻较大的收购量,以及后期地方储备开展,早籼稻市场价格下行空间不大。早籼米价格在本月略有上涨,主产区早籼米出厂价格约3820-3840元/吨。

本月,国家继续投放临储早籼稻,周均投放50.5万吨,显着高于前期周均10万吨的投放量,周均成交0.86万吨,成交均价2640元/吨。从交易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对早籼稻的采购积极性较低,主要原因是投放价格与市场价格接近,企业采购无利可图。

五、稻谷期货宽幅震荡市场参与兴趣较低

10月份,郑商所早籼稻主力1501合约围绕2290元一线宽幅震荡,月内最低2260元,最高2333元。月末持仓2576手,较上月增加24手,月末仓单数量为218张,较上月不变。技术面上,月内走势始终与均线纠缠不开,KDJ走势显示短期行情呈上行态势;基本面方面,早籼稻临储稳定投放,市场供应宽松,需求不振。整体而言,后期难言有大幅走高行情。

10月份,郑商所晚稻期货主力1501合约整体运行平稳,月内最高2850元,最低2810元;月末持仓4974手,较上月减少1180手;仓单注册量为零。技术上看,K线走势明显承压于2850元之下,KDJ走势也预示后期行情重心或向下运行;基本面上来看,受托市收购支撑及消费不振影响,现货价格上下空间皆有限。整体来看,后期中晚稻期货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六、进出大米保持高位全球大米供应下滑

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8万吨,同比增加3.73万吨。其中,进口越南大米11.46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进口泰国大米5.76万吨,同比增加2.96万吨。今年1至9月份累计进口大米182.65万吨,同比增加10.73万吨。其中,累计进口越南大米101.5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6%;累计进口泰国大米47.92万吨,占进口总量26%;累计进口巴基斯坦大米29.94万吨,占16%。

大米进口量保持高位,主要原因是国际大米价格仍然低于国内。目前,越南5%破碎大米进口到南方港口的完税成本约3380元/吨左右,相近规格的国产普通早籼米批发价39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批发价4000-4100元/吨。进口米与国产米价差仍有520-720元/吨。除了海关公布的进口量之外,还有部分越南、巴基斯坦低价大米通过边民互市和非常规贸易渠道入境我国。由于今年海关大力开展“绿风”专项行动,非常规贸易入境的大米数量减少。

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发布的供需报告,2014/1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4.755亿吨,比上月下调150万吨,也比上年创纪录的水平减少110万吨。大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的产量数据下调。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一些地区的大米产量同样减少。全球大米消费数据略微下调,不过仍是历史最高纪录,达到4.817亿吨,比上年增长560万吨。2014/15年度全球大米贸易预测数据基本上与上月保持不变。2014/15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042亿吨,比上月低90万吨,也比上年减少620万吨。全球大米期末库存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降幅超过用量降幅。其中,印度的库存数据下调100万吨。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大米期末库存数据同样下调。

综上所述,进入秋冬季之后,市场上稻米供应相对充足,尽管中晚籼稻及粳稻收购也大面积开展,但多种因素导致的大米消费不振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国内稻米行情上行空间。随着托市收购开展的地区不断扩大,后期国内稻谷的价格形成将带有浓厚的政策色彩。预计11月份,中晚籼稻行情将围绕国家制定的托市价格运行;南方粳稻则可能随着上市量的扩大而略有走低,但托市收购的启动或让南方粳稻在12月份将回升至3100元/吨附近;东北粳稻随着黑龙江托市的开展,市场价格将维持坚挺;早籼稻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个别地区或有小幅波动。预计11月份大米行情将稳中趋弱,主要是因为新稻大量上市,新米不耐存贮,加上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新陈搀兑方式加工,大米贸易商采购态度谨慎,行情或弱势运行。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