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武帝的散文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汉武帝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汉武帝的散文(一)
汉武大帝已经看完。感触颇深。
作为千古帝王,其胆略智慧,文治武功,让后世景仰。
他善用法术诈力、独尊儒学、善于用人、敢于用人,使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让汉文明远播天下;对匈奴开战,历经二十年,命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讨伐匈奴,致使漠北无王庭。其军事才能,战略眼光,让我佩服不已。
在立位之前,及立位之初,他也曾遇到很多挫折。太皇太后,各王公大臣,皇族贵戚,各诸侯王等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他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军队大权及朝政都掌握在太皇太后那里。他在上林苑围猎养身达六年之久。这六年里,他受了很多委屈,遇到很多挫折,但是他并没有荒废自己的时间,未曾消磨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养精蓄锐,等待时机,铸就了坚韧的性格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六年后当诸侯王们还以为他是个不成大事的娃娃皇帝时,他早已经是羽翼丰满的雄鹰,一图展翅翱翔,真正君临天下。
汉武帝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是何等的霸气。这霸气的背后积蓄了多少的能量。自汉高祖有汉六十余年,没有哪一位天子敢出此之言。何解?实力不够。于敌人面前示弱,暗中积蓄能量,一旦爆发,则可一雪前耻,荣耀后世。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要经得起寂寞和挫折,要有坚韧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连两千多年前的大汉天子要成就伟业都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凡夫俗子呢?
关于汉武帝的散文(二)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汉武帝叫刘彻,与康熙帝一样年少继位,只不过刘彻的经历没有爱新觉罗`玄烨的曲折离奇,惊心动魄罢了,但同样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因为他们都思想开明,执政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政治繁荣,经济发达,但是汉武帝在现今人的眼中评价似乎优于清康熙帝,否则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有汉武而不见康熙呢?
汉武帝是一个仁君,这应该是正确的.
汉武帝16岁亲政,在位54年,将西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呈现出勃勃生机.
汉武帝十分大胆,未亲政时就依靠过人的气量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发"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推恩令"这一措施在众诸侯心安理得之际却被无形地束缚,势力较之当年更是有了天壤之别,随后汉武帝便在大权向朝廷集中之时故意从严检查(实为挑剔)王侯进贡的酬金的质量成色,稍有违反规定便立即削除封爵,在消除诸侯王势力的同时又大胆削相,从此西汉大权重回君主手中,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自幼熟读<五经>,非常有才华,不过他更爱贤人,注重选择治国人才.汉武帝曾如此下诏曰:"要立非常功勋,必须要有非常人才.有些马难以驾御,但能日行千里;有些人常被俗人议论,但能建立功勋.所以,对掀翻车子的马,放荡不羁的人,关键在于驾御得宜而已."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使国家更兴盛,更强大,汉武帝对财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首先改革币制,禁止私铸,其次盐铁酒,尽归官营,再次实行均输,平准政策,最后增设算缗,征收商税.汉武帝的这些财政政策,根本的目的便是增加财政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自然弊端是不免的,不过在此顺带而过,不做赘述。
尽管汉武帝政绩斐然,历史评价极高,但毕竟“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汉武帝也有不少方面是被后人所不齿的。
汉武帝爱奢,这与汉高祖之节俭形成鲜明对比。刘邦四异色马从驾,彻则八青骢驹以驶;刘邦布服麻衣,粗茶淡饭,彻则罗裳纱裙,山珍海味;刘邦居处于木宫之中,彻则生活在玉殿之内,这些对比尽管有些过甚,但却十分清楚地描画出汉武帝之奢华。
汉武帝好色,据《中国皇宫秘史》记载:刘彻曾言过吾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女人。驾御政治,吾之理也;驾御兵马,吾之道也;驾御美人,吾之好也。”
关于汉武帝的散文(三)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族人。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
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汉武帝在位期间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它独霸中国二千余年。
我认为,在某些方面来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汉武帝那个时期是一种对政治,对统治极为有利的做法。
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对统治者在政治上极为不利!所以当时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对国内最有利的唯一做法!
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汉武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意义重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在汉武帝这个“榜样”影响下,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人无完人,汉武帝在位期间也犯了一些大错。
巫蛊之祸就是汉武帝末年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是汉武朝最大的一桩冤案。但最后也沉冤得雪。
到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司马光讲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评价,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司马光的评价几乎全部是负面的。基本上否定了汉武帝在内外政策上的许多方面。
他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晚年始知悔悟。
他还有一个大过就是阉割了一位汉代杰出的史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汉武帝的功过其实总共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正面:雄才大略负面: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虽然汉武帝有这么多的过失,但他的功绩仍不可没,而且他已用《罪己诏》的形式进行了反省。
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正如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关于汉武帝的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汉武帝的成语故事
2.关于历史名人的散文
3.关于梦想的散文唯美
4.关于历史文化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