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哪个时期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元明清是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在茶叶的消费和生产,还是在饮茶技艺的水平、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散发着令人陶 醉的文化魅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在唐代。
(1)茶文学兴盛
大唐是文学繁荣时期,同时也是饮茶习俗普及和流行的时期,茶与文学结缘,造成茶文学的兴盛。唐代茶文学的成就主要在诗,其次是散文。唐代第一流的诗 人都写有茶诗,许多则是脍炙人口。如李白、杜甫、钱起、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韦应物、孟郊、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无不撰有 茶诗。尤其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千古绝唱,为古今茶诗第一,“卢仝七碗”成为茶文学的经典。
(2)煎茶道形成与流行
中国茶道的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形成于中唐的煎茶道,陆羽《茶经》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础。“茶道”首见于陆羽的至交、诗人、茶人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 君》诗,“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煎茶道形成于八世纪后期的唐代宗、德宗朝,广泛流行于九世纪的中晚唐,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3)茶书的创着
茶书的撰着肇始于唐,现存唐代(含五代)的茶书总共有六部,完整的有陆羽《茶经》、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廙《十六汤品》、毛文锡《茶谱》。部分的有斐汶《茶述》、温庭筠《采茶录》。
陆羽《茶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典茶学的基本构架,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茶学体系,它是茶叶百科全书,是茶学、茶艺、茶道的完美结合。
此外,唐代尚有茶事绘画、书法的出现,茶馆也在中唐产生,茶具独立发展,越窑、邢窑南北辉映。唐代文化发达,宗教兴盛,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终于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并在中晚唐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期
元代虽然由于历史的短暂与局限,没能呈现文化的辉煌,但在茶学和茶 文化方面仍然承续了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原来与茶无 缘的蒙古族,自入主中原后,逐渐接受茶文化的熏陶。蒙古贵族尚茶,刺激 了茶叶的生产,促进了茶艺的提高。元代茶文化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
元代已开始出现散茶。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民间则以散茶为主。 由于散茶的普及,茶叶的加工制作开始出现炒青技术,花茶的加工制作也形 成完整系统。汉蒙饮食文化交流,还形成具蒙古特色的饮茶方式,开始出现 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这些为明代炒青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 础。这是其一。
元代对知识分子不尊重,很长时间停办科举,仕途也很险恶,许多文人 以茶诗文自嘲自娱,还以散曲、小令等借茶抒怀。如著名散曲家张可久弃官 隐居西湖,以茶酒自娱,写《寒儿令•春思》言其志;乔吉感慨大志难酬,“万 事从他”,却自得其乐地写道“香梅梢上扫雪片烹茶”。茶入元曲,茶文化因 此多了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这是其二。
明代饮茶风气鼎盛,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又一个兴盛期的开始,其特色主 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形成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历史上正式以国家法令形 式,废除团饼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 十六日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向皇室进贡的只要芽叶形的 蒸青散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自然蔚然成风,并且将煎煮法改为随冲 泡随饮用的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上的一次革新,从此改变了我国千古相沿 成习的饮茶法。
二是形成紫砂茶具的发展高峰。紫砂茶具始于宋代,到了明代,由于受 到横贯各文化领域潮流的影响、文化人的积极参与和倡导、紫砂制造业水平 的逐步提高和即时冲泡的散茶流行等多种原因,而逐渐走上了繁荣之路。
宜兴紫砂茶具的制作,相传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当时宜兴东南有座金沙寺, 寺中有位被尊为金沙僧的和尚,平生嗜茶,他选取当地产的紫砂细砂,用手 捏成圆坯,安上盖、柄、嘴,经窖中焙烧,制成了中国最早的紫砂壶。此后,有 个叫龚(供)春的家僮跟随主人到金沙寺侍读,他巧仿老僧,学会了制壶技 艺,所制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视为珍品,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 供春也被称为紫砂壶真正意义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壶大师。到明万历年间, 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 大壶中妙手”。明代人崇尚紫砂壶几近狂热的程度,“今吴中较茶者,必言 宜兴瓷”,“一壶重不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可见明人 对紫砂壶的喜爱之深。
三是为茶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是最早为茶著书立说的 国家,明代达到又一个兴盛期,而且形成鲜明特色。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 朱权于1440年前后编写《茶谱》一书,对饮茶之人、饮茶之环境、饮茶之方 法、饮茶之礼仪等作了详细的介绍。陆树声在《茶寮记》中,提倡于小园之 中,设立茶室,有茶灶、茶炉,窗明几净,颇有远俗雅意,强调的是自然和谐 美。张源《茶录》中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 句话简明扼要地阐明了茶道真谛。明代茶书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加以整 理、阐述和开发,其创造性和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展示明代茶业、茶政空前发 展和中国茶文化继往开来的崭新局面,其成果一直影响至今。
到了清代,其茶文化的主要特点:
形成了更为讲究的饮茶风尚。清朝满族祖先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 游猎民族,以肉食为主,进入北京成为统治者后,养尊处优,急需消化功效大 的茶叶饮料,于是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等,深受帝王、后妃、吃皇粮的贵 族们喜爱,有的用于泡饮,有的则用于熬煮奶茶。嗜茶如命的乾隆皇帝,一 生与茶结缘,品茶鉴水有许多独到之处,也是历代帝王中写作茶诗最多的一 个,晚年退位后,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