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员职称论文

2017-03-29

档案工作人员中潜藏一些消极的因素,这不仅直接影响档案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影响馆员自身的心理健康。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档案馆员职称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档案馆员职称论文篇一

图书馆员和档案馆员职业行为选择道德分析

在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行为中,因为利益追求和价值判断上的差异,图书馆员和档案馆员(后文统称“馆员”)在职业活动中常常需要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正确理解馆员职业道德原则、坚持正确的职业价值是一名合格的馆员所必须保持的职业要求。

1 馆员道德选择

1.1 馆员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指“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目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作的自愿自觉的抉择”,或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首先,道德选择应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和为道德而道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自主的选择。其次,馆员道德选择要考虑到馆员道德所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与服务性等显著特点。据此,我们可将馆员道德选择表述为:馆员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其职业行为所作的自由自觉的选择。

1.2 馆员道德选择的意义。馆员道德选择是从馆员职业意识向职业实践的过渡,是从意志活动发展到行为活动的中介,是在多种行为可能性之间依据馆员道德价值标准所作的自主的行为选择。不同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成员因为各自的意识品质、道德认识及所处的客观环境的不同,对道德规范所作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也会造成不同的行为结果。为了保证馆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就要求馆员对其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即要求其道德选择结果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符合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规范和现实需要,并经得起社会或组织对其职业行为或个人品格的评价考量。

2 馆员道德选择的影响因素

馆员道德选择受到现实客观条件和主体主观意志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现实客观条件限定了道德选择的可能、范围、手段以及道德行为实现的程度。道德主体的主观意志和品质则决定了道德选择的能力。

2.1 公共道德准则与馆员道德价值导向。馆员的道德选择必然参照社会生活和职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共性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人际关系准则、公共场所准则等。此外,馆员在道德选择时也必须符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协调利益冲突的准则。图书馆和档案馆作为社会行使公共知识管理职能的重要公共组织,知识共享与知识保障是社会对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本质要求,馆员道德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和知识自由。

2.2 社会现实环境。风俗习惯由于其流传久远而深入人心,并由民族情绪、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历史风尚等交织而成,它对个体的道德选择有着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对道德主体来说,靠道德提倡、道德激励等是不能完全解决道德危机的,必须与制度和规范等强制措施相结合。法制与规范其实质就是社会的道德底线。道德选择的社会影响力量主要来源于公正的社会制度和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

2.3 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的社会地位。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的社会认同程度。职业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当前,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认同还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社会对馆员的劳动成果不够尊重、馆员接受培训深造的机会较少等,这些都对馆员的工作心态和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

2.4 馆员个体的道德品质与人格素质。馆员道德选择还取决于馆员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质。所谓“道德品质”,就是具体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所谓“人格”,就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馆员的道德品质与人格素质体现在信仰、信念和社会行为之中,根植于个人的良知,决定了其对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道德规范的接受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道德选择的道德标准。

2.5 道德主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是主体应担负的为其服务对象尽责尽职、谋取利益的义务。责任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契约式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影响意志、驱动行为的内在精神力量。图书馆和档案馆及其成员的责任意识是馆员个体道德选择的良好前提。图书馆和档案馆及其成员从事着知识信息管理与传播这一特定的职业,承担着一定的职业责任,并与道德主体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馆员道德主体对一定职业的整体利益的认识,就会形成承担这一职业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而这种自觉对道德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上述道德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密切相关的。馆员只有认识自身的职业特征及道德水平,从本身的实际出发才能理解道德选择的客观依据,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客观依据对现实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选择合乎道德的道德观念。

3 馆员道德选择的基本原则

3.1 坚持职业道德原则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原则是图书馆和档案馆及其成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意识的总方向,职业道德价值是协调各种图书馆和档案馆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风尚、维护社会知识信息传播的公正是馆员道德基本的价值取向。馆员道德选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馆员道德原则所规定的关系、目的以及准则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基础、前提和尺度,去评价图书馆和档案馆职业行为真实与否和应当与否。

3.2 目的优先。道德选择具有目的性。常见的道德冲突有义务与义务、义务与价值、价值与价值间的冲突。当义务与义务相冲突时,应从相互冲突的几种义务行为中选择那种可能实现包含有较大善价值目的的行为。当价值与价值相冲突时,应选择可能产生最大价值的行为。当义务与价值相冲突时,仍然应当根据是否造就最大的善价值来选择行为。

3.3 不同道德主体利益的统一与协调。道德选择就是为了处理好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关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不同道德主体的自主与利益,解决道德选择的最佳方式就是做到利益兼顾。馆员是“经济人”、“道德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要求馆员具有良好的品性,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不断提升道德素养,绝不是要求他们成为“苦行僧”。馆员的自利选择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都是允许的。

3.4 舍小取大,就利避害。道德选择不仅要合乎道德标准,还需要确立合乎理性和现实环境要求,就要把握道德选择的“度”。为了使道德选择把握准确的“度”,就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坚持原则是为了防止在解决价值冲突时滑向非道德主义的“泥潭”;适当灵活是避免为道德教条所束缚。馆员道德选择必须突出公共利益的“舍小存大”趋向,适当放弃某些物质要求和道德准则,以便维护更高的馆员道德价值和社会利益,以保持整体系统的和谐运转。

3.5 现实条件的可能性。道德选择依据目的而不是依据手段作出行为选择,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对手段的本身可以加以忽略,相反,在目的优先的前提下考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正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亦是道德选择的要求。如果手段是为了达到某个道德目的所必要的,而且本身又是道德的,那么手段就是合理的;如果手段迫不得已要带某种不道德的性质,那么,只要它与更高目的和最高目的并不矛盾又不改变目的的道德性,这种手段也被认为是合理的,这就是道德选择的辩证统一关系。

4 结语

馆员的职业行为选择作为一种现实的职业活动,不仅是馆员内心善恶的搏斗,同时,也是道德主体复杂的利益考虑。被动地对行为主体进行单一的约束和限制,已不适应当前激励馆员主动选择高境界的职业道德行为的目标。因此,构建馆员职业道德补偿激励机制,完善约束与激励制度并存的职业道德建设运行体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图书馆 来稿日期:2013-02-20)

档案馆员职称论文篇二

高校档案馆员的不良心理探微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档案馆员中存在的种种不良心理,分析了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及提出了调控馆员不良心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员 不良心理 措施

目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中潜藏一些消极的因素,这不仅直接影响档案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影响馆员自身的心理健康。为了及时地调整馆员工作状态,有效地遏制心理疾患引发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的工作体会对馆员中的不良心理现象进行探讨,以便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不良心理的表现

1.1 攀比心理

档案工作人员的这种攀比心理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馆员与高校教师和其他部门人员相比。高校内部,由于近几年来的改革,各项政策向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学院教师倾斜,同等条件下,任课教师在奖金福利、评优选先、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大大优于档案人员,虽然档案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师生读者提供各个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应该有较高的劳动报酬和经济待遇,受到特别的尊重,但事实是,与校内其他部门相比存在着在时间上较紧,管理上较严,待遇上却偏低的状况。这种不平衡与不和谐,很容易让馆员感觉己不如人,造成馆员情绪低落,从而导致馆员心理的不平衡,对工作不满意,产生攀比心理。二是馆员与社会上的亲朋好友相比。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潮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高校档案人员特别是青年馆员由于年纪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磨砺,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经济收入不高的情况,不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偏重强调个人的价值,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和埋怨情绪,出现攀比心理。三是档案人员之间的攀比。档案工作内部工作内容不同,工作性质有别,工作环境有好有坏,劳动强度有大有小。即使在同一部门也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些状况都加剧了馆员的互相攀比,部分馆员甚至主观地认为自己的劳动量大,自己的岗位重要,自己的工作别人无法代替,相应地应该受到领导的重视和不一样的待遇。在工作、任务面前讲价钱、讲条件、拈轻怕重,从而在整个馆内形成一种相互攀比的不好的风气,严重影响到其他同志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

1.2 自卑心理

档案工作是发达国家人们羡慕并向往的体面职业,馆员普遍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但是具体到我国,档案工作这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馆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理想。由于职业性质方面的原因,档案工作人员与其他学科教师接触的机会少,彼此间缺乏了解,致使许多老师和学生不了解档案工作,在评价档案工作时,只能从形式上下结论。他们认为馆员不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简单的、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和一般的服务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有时对工作人员藐视,讲话不礼貌,看不起档案人员。档案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却不为人所知。面对这样的事实,置身于文化群体中的馆员,尤其是专业从业人员,内心无法平衡,产生了自卑心理,在他们的心目中,档案工作毫无成就感和光荣感。

1.3 厌倦心理

不能不承认,档案馆中的很多工作,机械又琐碎,简单又重复。这样的工作内容和强度极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如果不及时关注工作人员的健康心理指导,很容易产生职业倦

怠等心理疾病。对工作缺乏兴趣,对服务对象缺乏热情,这

种不良心理严重侵蚀了档案人员的活力和生命力。

1.4 恐惧心理

随着数字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欲望空前高涨,对信息服务的载体、手段、内容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对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不仅有丰富的档案学知识和良好的外语水平,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网络知识及操作技能。可现阶段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与现代馆员相差甚远,面对着广泛应用于档案馆的新技术、新技能,部分档案员缺乏必要的心理和知识准备,认为自己跟不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担心自己很快会被淘汰,因而产生恐惧心理。还有一部分人员因为年龄稍长,对新知识、新技能有一种抵触心理,不愿下功夫去学,即使学了,也因为在操作中遇到各种技术难题而感到束手无策,产生不适应感、陌生感,这种现象如果调适不当,产生恐惧心理也就顺理成章。

2 高校档案人员不良心理的抑制

2.1增强职业威望,提高档案人员的社会地位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该职业的吸引力和从事本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从而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高校领导要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不仅在精神上予以奖励,也要在物质上给以重视,加大对档案馆的经费投入,改善档案人员的办公条件,在职称晋级等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使馆员乐于工作、乐于奉献,热爱其从事的职业。加大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档案馆的作用,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档案馆,正确对待档案馆,正确利用档案馆。馆领导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充满人文气氛、充满创新激情的优良馆风,让馆员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以健康和积极的情绪从事档案工作。馆员自己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要增强自信心和耐压能力,不断提供自身素质,提供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2.2抑制馆员的负面情绪,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情绪一般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如喜爱、愉悦、兴奋等,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紧张、焦虑、恐惧等。正面情绪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负面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使人遇到阻碍和干扰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沮丧、失意的挫折心理。要使馆员保持健康的情绪,档案馆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心理情绪疏导机制,如作为馆领导,要熟悉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帮助馆员尽快尽好地调整负面情绪,引导馆员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观念,引导馆员建立良好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排除馆员的心理障碍。同时关心和帮助馆员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充分调动馆员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挖掘馆员的巨大潜力。 2.3建立以激励为主的人本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分配制度。激励机制是档案馆管理者对馆员所采取的调动、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综合行为机制。其功能是引导馆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符合档案馆规定或倡导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增强档案馆目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档案馆应充分利用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参与激励、时间激励、知识激励、自我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法。目标激励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激励能使馆员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参与激励可以让馆员参与决策,有助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时间激励能让馆员享受到一定的自由时间支配权利;知识激励能激发和提高馆员的求知欲、创造欲、工作热情和个人素质;自我激励有助于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报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并获得成就。根据馆员的实际工作内容,依据其工作的复杂性、不可替代性,付以适当的岗位津贴。只有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使各部门、各环节互相配合、协调发展,保证档案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最终达到以最经济的人力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

2.4 客观认识自我,学会放松自己

作为档案员个体来说,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特别是青年馆员,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放平心态,特别是自己设想的未来和美好理想与现实有巨大反差时,往往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前途失去信心。所以,每个馆员都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建立合理的预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选择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选择合理地结合起来。面对现实,树立信心,通过主观努力,让实现值大于期望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思想得到磨砺和升华。

高校档案人员的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到档案事业的发展,严重影响到馆员的身心健康。但是只要建立起有利于进取的管理机制,帮助馆员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心,积极地对待工作,增强自身服务的本领和技能,一个掌握现代技术、朝气蓬勃的档案人员队伍就会出现。

参考文献:

[1]饶素华 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职教论坛2004年 11月中

[2]卢小敏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不良心理与调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34)

[3]尹虹娟 高校图书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馆员的职业倦怠[J] 图书馆学研究 2002年(1)

作者简介:阴雯艳,女,汉族,河南郑州人,1977年生 ,硕士研究生。郑州市中州大学档案馆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