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基层装备管理论文

2017-02-24

随着部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基层管理工作已逐步纳入了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议程,而装备管理直接关系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队基层装备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部队基层装备管理论文范文一: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探微

【摘要】 做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时期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作用入手,探讨了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特点,重点从全寿命管理、全系统管理、全员管理、制度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搞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部队后勤 军需装备 管理特点 管理方法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为使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合理编配、正确使用和保持良好的状态而进行的工作,完善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工作,能保证部队随时执行后勤保障任务的需要。

一、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作用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搞好后勤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提高后勤保障力的重要举措。部队后勤军需装备是构成后勤保障力的重要因素。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物资消耗越来越多,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又使军需装备的损坏率大大增加,所有这些对部队军需装备管理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科学管理。

2、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现有部队后勤军需装备陈旧落后、配套程度低、需要更新;另一方面,为与当前后勤保障任务相适应,实现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与作战装备建设同步发展,又需要研制、购置许多新的军需装备。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发挥现有后勤军需装备的技术效能,尽可能地延长装备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维修费用。

3、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后勤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改造和革新,可以改善装备的某些性能,使部队后勤军需装备更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它是后勤技术革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改造和革新,是以后勤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为前提条件的。同时,改进的后勤军需装备本身,又是后勤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加强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保证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使用、改造、革新和适应后勤科技发展的需要。

二、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特点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与过去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系统性。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从研制到淘汰报废,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是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统一的跟踪管理。因此,在实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二是科学性。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是实现“科技兴管”的实践保证。当前,信息技术大量渗入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工作之中,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知识,研究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的一些传统管理方法也将会被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所取代。三是技术性。由于高新技术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广泛应用于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在对部队后勤军需装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掌握和了解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这样才能对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实施正确科学的管理,提高后勤军需装备的高科技含量。四是通用性。后勤是联接军队和国家经济部门的桥梁,这一特殊地位决定它所使用的后勤军需装备与民用装备有许多必然的联系,与之相应的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研制、生产、采购、维修,可以实施社会化保障与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积极进行军需后勤装备的革新和改造。

三、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科学方法

如何做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除了加强教育、落实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外,要着重做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全寿命、全系统、全员管理和制度管理。

1、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全寿命管理。部队后勤装备的全寿命是从装备列装部队到退役、报废的整个期限,它是由若干个修理寿命周期组成的。新装备或大修后装备投入使用是每一个修理寿命周期的开始,装备磨损量达到规定极限而进行大修是每一修理寿命周期的结束。构成全寿命的修理寿命周期是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的。后勤军需装备必须进行全寿命管理,尽可能延长每一个修理寿命周期和尽可能减缓修理寿命周期的递减速度,以最小的寿命周期费用取得最大的使用效益。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实施全寿命管理,必须根据装备在各个不同时期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实施正确的使用、检查、维护和修理,以充分挖掘其使用潜力,达到战备保障和节约的多重目的。

绝大多数军需装备在使用时,其主要部件处在机械运转之中,装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部件的磨损速度。根据主要部件的修理寿命周期的磨损量曲线,装备的使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使用准备时期。后勤军需装备在进入正常使用或正常运行之前,都有一个适应工作的磨和、老练和调整过程,即使用准备时期。在这一时期,新装备或大修后装备的磨损速度和故障率要比正常使用时期高很多,各种故障大部分都将在这时候暴露。做好这一时期军需装备的使用管理,对延长装备的寿命影响极大。因此,必须提高对后勤军需装备使用初期科技管理的认识,加强对装备使用初期管理的组织领导,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后勤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预防和排除装备使用初期遇到的故障,并健全后勤装备的技术档案。后勤军需装备在使用准备时期都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保养要求。这个时期使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这些规范和要求,做到装备的摩擦最小而磨和质量最好,并使潜在的故障得到及时排除。二是正常使用时期。新的或大修后的后勤军需装备经过磨和、调整后,进入正确使用时期。这一时期占修理寿命周期的比例最大,是后勤军需装备寿命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正确合理地使用,加强维修保养,使装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其技术性能。为此,要针对不同类型后勤军需装备的特点,不同的使用状态和环境因素,以规章制度的方式形成规范,保证军需装备的完好率和储备寿命都符合战备要求。按照战备制度的规定落实好“三分”、“四分”,做到开得动、用得上、用得好。三是使用后期。军需装备经过长期使用,其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进入使用后期。这一时期,装备磨损加剧,故障明显增加,有时故障会接连出现,而故障率的上升又加速了装备的磨损。这个时期的使用管理主要是根据磨损规律,重点注意易损部件,做好维修配件的供应,注意及时维修,并加强维修档案记录,为军需装备大修积累资料。当军需装备磨损量达到规定极限或使用时间达到规定期限时,应及时送交大修。

2、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全系统管理。如果说全寿命管理是从纵的方面对军需装备进行分析和管理,那么全系统管理则是从横的方面来研究和管理军需装备。也就是从提高军需整体保障能力出发,把军需装备看作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管理理论,对军需装备进行全面的系统管理。全系统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上,要把所有军需装备看成是一个系统。整个装备系统是一个严密配套的有机群体。在这个有机群体中,必须充分发挥每台装备的技术性能,以及整个后勤军需装备的总体功能,才能适应军需保障的需要。任何一种军需装备失去保障能力,都将影响整个军需装备总体保障能力的发挥。

在军需装备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之间争经费材料,争工具设备,不根据本部队各种军需装备技术状况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经费、物资、器材和技术力量,使主要装备之间的技术状况相差悬殊,严重失调,致使军需装备系统的整体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军需装备管理中,必须从整体效应出发,使各种军需装备均达到规定的战备程度指标,保持各种军需装备之间的协调配套关系,以保证部队遂行各项保障任务。微观上,构成部队军需装备系统的每一件装备也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的,其中一个零部件失灵,就会影响该装备的整体功能。因此,必须掌握每种军需装备的性能、特点,运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去安排和解决好每一种装备的具体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以及零配件的配发等问题。

3、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全员管理。广大军需保障人员是军需装备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军需装备管理只有依靠全体军需保障人员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军需装备使用和管理人员,都应以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参与装备管理。

在军队后勤建设中,各级机关和广大指战员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军需装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使全体后勤人员都以管好军需装备为己任,形成人人爱护军需装备,全员参与装备管理的局面。各级后勤机关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加强爱护军需装备及装备管理制度的教育,不断提高其管好装备的自觉性。要建立健全军需装备管理的各种责任制,开展各种有效的装备管理评比活动,善于发现和推广广大指战员在装备管理中创造的新经验,做到领导机关与部队相结合,专业修理分队与广大指战员相结合,军政首长和司政后机关齐抓共管,使军需装备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4、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制度管理。军需装备管理制度是实施军需装备管理的基本依据。军需装备制度管理就是通过贯彻落实军需装备管理的各种制度,达到对装备的有效管理。

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军需装备管理制度。各级后勤机关应当狠抓建章立制,为提高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水平提供基本保证,做到装备使用有规范、维修有标准、检查有依据、管理有章法,杜绝军需装备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制度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新型武器装备管理工作规定》和总后勤部制定的《后勤装备管理暂行规定》,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配套规章:一是军兵种的各类军需装备管理或工作规章。二是统一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交接制度,保管制度,检查点验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动用使用制度,维护保养制度,退役报废制度,安全保密制度,评比奖惩制度等管理的其他制度;军需装备管理的各项基本标准,如军需装备的技术等级、退役、报废、修理、保管、封存、事故等级标准以及其它标准等。三是各类军需装备的操作规范、规程等。各级后勤要明确军需装备管理分工、责任、权限和管理程序等基本规定,认真总结多年来装备管理的经验,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制度管理的组织实施。各级后勤应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地整治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环境和秩序,调动广大官兵管装、爱装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装备管理水平。后勤组织计划部门应当督促部队执行军需装备管理规定,组织检查装备管理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各级后勤机关和后勤部(分)队,均应严格执行军需装备有关管理规定,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装备丢失、损坏、锈蚀和霉烂变质,保持装备的完好率,确保部队遂行任务的需要。应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根据本级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落实办法和实施细则,扎扎实实地抓落实;经常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爱护装备教育,实行军需装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管好用好装备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组织检查评比,促进军需装备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使军需装备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聂鸣、陈君宁:管理经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谭海涛、蔡传德:现代管理理论与务实[M].海潮出版社,2003.

[3] 刘远跃:新军事革命与信息化后勤[M].海潮出版社,2004.

[4] 吴钺章:外军后勤管理研究[M].海潮出版社,2006.

部队基层装备管理论文范文二:部队消防装备管理之我见

摘 要:消防技术装备直接制约或决定着灭火时采用战术的方式以及实行战术的结果。灭火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发挥,而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发挥必须依靠工具体现,所以消防装备在灭火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防装备 部队 管理

当前,中国消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职能不断扩展;国内外灭火救援形势日益复杂,消防部队配备和使用现代化高科技装备的需求不断提高,其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这种形势下,作为重要的战斗力因素,消防装备在配置、管理和与人的有机结合等问题上急需进一步统筹规划、科学调配和协调发展,以加快我市消防装备建设步伐和实战应用水平的提高,不断适应消防部队实战需要和发展需要。

一、消防装备的分类

消防技术装备是指公安消防部队用于完成执勤训练、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等任务的消防车辆、消防船艇、消防飞行器、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灭火救援器材、药剂及其它专用与附属设施、设备。

消防装备按使用功能主要分为消防员个人保护器具、抢险救援器具(破拆、登高、救生、火灾探测等)、灭火器具与设备(灭火器、吸水器具、射水器具、消防泵、消防车、消防艇、消防飞机、坦克、机器人等)、灭火剂(水、泡沫等)四类。

二、消防装备的使用现状

近年来消防部队购买了一大批先进高、精、尖的装备器材,这些先进的装备器材的性能、参数、使用保养以及基本的维修都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使得我们在灭火救援现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问题。

(一)消防装备互补性、通用性、配套性差

目前消防装备情况主要表现在:国内厂家多、品牌杂型号、不统一、批量采购难度大。基层中队器材的配置引进没有统一规划,往往出自多个厂家、多种标准,不能相互更换,售后维护保养出现断档、造成训练、使用、维护困难。

(二)部队对装备器材自检能力不足

有些器材各单位只能通过查阅说明书、进行外观观察、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没有条件进行更深一步的性能检查,将直接导致不能使用、甚至不敢使用、没办法维护、有效效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人员对新型装备器材的使用掌握普遍性差

人、装备以及人与装备的结合,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由于新的、价格昂贵的装备,有的中队不敢拿出来用于训练,怕用坏了不能向上级交代。使得各种新型高科技装备器材的使用与管理没有按要求落实到位,导致没有在灭火救援现场发挥出重要作用或过早的损坏退出服役。

(四)消防装备管理意识淡薄

虽然爱装管装已作为一项部队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但从实际情况看,根本上没有落实到灭火救援和平时的训练中去。大到机车小到一副手套,我们必须爱护每一件器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能和作用。爱装管装的目的在于防止车辆装备和器材因过早的磨损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灭火战斗力。

(五)消防装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消防装备的使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消防装备人才培养机制与消防装备的使用管理不相适应。

1直接使用消防装备的战士素质偏低。现在,士兵学驾驶的时间在缩短,很多驾驶员,不懂得维修简单的车辆故障,对车辆的基本维护要求掌握不透彻。消防车驾驶员通过学驾驶,取得驾驶证,掌握的是通用汽车的驾驶技术,至于车上的消防专用设施,如水泵及其供水管路系统的结构、原理,得不到全面的学习。

2基层中队乃至大队、支队,从事战训工作的技术干部少, 能够真正掌握消防装备的干部少。大部分年轻干部在入警培训中没有深入对装备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履职指标多,偏重书面工作,实际装备工作倚重装备技师,对消防装备的理解、掌握不深,遇到技术问题,很难解决。对消防装备的配置、利用,拿不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措施。

三、加强装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消防装备现状和不足与消防部队担负的灭火抢险任务极不相称,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进一步加强消防装备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装备使用效能,从根本上强化装备管理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把好源头关,确保装备质量

近几年,随着相关部门对我国消防事业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公安消防装备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这在推动我国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建设快速发展、提升我国消防部队作战能力的同时,也造成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采购过于集中,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我国消防部队要提升自身器材装备的管理水平,就必须依照装备的性能与作用,对现有的装备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1加强装备采购的针对性。首先,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记录基层官兵最需要和最缺失的器材装备。在采购的同时,把基层部队的想法反馈给生产厂家,让他们知道我们部队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器材装备,以便他们好设计生产。其次,按照采购计划,组织人员针对所需装备进行现场性能测试,通过对比多家厂家,合理选择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充分考虑购置装备的质量、效能和实用性,做到好中挑好、精益求精,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避免片面追求价廉和量多。

2加强装备采购的监管。首先,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采购需要成立相应的监管小组,监管小组应当同时具备行政和技术监督的能力。另外,监管小组还应当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功能,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对不同投标商所提供的消防器材装备的装备质量和使用性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抽样检测确定器材装备的质量与性能合格之后,方可允许投标商参与到实际的竞标环节,避免假冒伪劣器材与装备流入到消防部队内部,确保采购装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源头上为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采购把好质量关,以便于为我国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装备管理体系

消防部队只有不断提高装备管理体系建设,使器材装备的保障水平有所提升,进而使器材装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才能有效推动部队消防装备不断向着专业化、功能化及集成化方向发展。 1、建立完善的装备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各级灭火救援作战单位,应根据各类灭火救援装备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装备管理机制,制订下发装备管理规定及个人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定等装备管理制度,编发消防部队个人防护装备实用手册,严格实行了装备安全性能日检查、周普查、月点验制度,强化了对装备的动态管理。

2善于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武警消防部队装备管理系统对本单位的装备进行实力统计、装备动态管理。建立器材装备数字化管理体系,分级实施。机关业务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器材装备基本情况与配置情况的计算机数据库,应用系统把装备的购入时间、价格、厂家、型号、性能参数、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备案,并按使用年限、寿命、保养返修期限、更换组件等不同情况制作电子标签,从宏观上掌握基本情况,进行一体化管理。还可以利用其中的车辆器材维修功能对有故障的装备器材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规律,查找原因。在各单位器材基本数据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各种器材使用、损耗、维修、标定和更新、更换等具体情况,以便基层单位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计算机操作实现装备管理的数字化和动态化。

3加强器材装备检查维护。规范各种随车器材装备的固定位置和方法。对于库存的装备器材,严格按照各种器材装备的存放要求进行摆放,做到了器材装备的摆放规范、美观、方便取用。定期对器材装备进行检查维护,对所有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对个人防护器材、特种防护器材,进口器材重点部位展开维护保养,对存在的隐患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确保器材装备的完整好用。要成立检查小组加强对执勤车辆的定期巡回检查,强化维护保障。

4加强装备技师的培养。各执勤中队消防装备技师要选择那些工作责任心强、装备业务精的同志担任。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做好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无论是装备技师还是中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把那些懂管理、会维护、会保养灭火救援装备的士官骨干保留下来, 在器材上实现以预防性维修为主,修复性维修为补充,平时维修与战时维修相结合,确保灭火救援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

(三)提高装备人员素质,锻造装备专业人才队伍

现代消防装备的发展,对操作使用的人员,对消防装备的管理人员,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吸收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到基层中队工作,改善基层中队干部整体的知识结构。在战训岗位上,要重视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提高战训岗位上专业干部所占的比例,以适应消防装备不断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基层中队好比生产车间,需要有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的技工型人才,才能保证现有装备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士兵,尤其是士官的培养,使他们懂装备、会使用、会维修、会管理,使现有的装备发挥最佳效能。

1确保装备人才队伍稳定。坚持装备技师定岗专用,不得一人多职,不得随意调离岗位。健全装备人才考核机制,对于装备技师和装备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的好坏,作为能否优先留队的依据,实际工作出色,个人能力突出的装备技师和装备管理人员应当优先留队。

2加强兼职装备质检员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复训,组织装备质检员对消防车辆、破拆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等装备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装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熟悉。二是开展实训,利用现有条件组织装备质检员与消防车辆生产厂家加强交流开展实训,通过参观生产企业,进一步了解消防枪、消防炮、消防泵等消防车辆上装部分生产和出厂检验流程,加深对装备技术性能、维修保养方法的理解。

总之,器材装备是有效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保障,是消防员的第二生命,在扑灭火灾和执行抢险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管理好、使用好装备,抓好人与装备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消防装备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为有效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服务。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出新规加强灭火救援装备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4).

[2]杨政,范桦,金义重.对我国消防部队装备管理及建设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12).

[3]张进良.国外消防车简介[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0(3):80-85.

部队基层装备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部队基层管理论文

2.有关部队人员管理论文

3.有关部队管理论文

4.部队后勤管理论文

5.部队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6.部队生活文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