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教材分析
“中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的中国小说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教材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小说欣赏》教材分析
一、阅读为主
这是本门课的主要特点,包含多重要素。
1.重视阅读
阅读是上好、学好本门课的基础。阅读是源,没有阅读,本门课就是无源之水。既然名为“小说欣赏”,那么欣赏的客体对象就是小说,作为欣赏主体的读者,就要尽最大可能地熟悉、把握客体对象,也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多多阅读。欣赏需要深入、拓展,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就谈不上欣赏。
2.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让学生从阅读中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生有益的教诲。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现在学生的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课业繁重,没有时间读书;电子游戏、非文字的漫画等的吸引,也使学生远离阅读活动。长此下去,阅读不仅在时间上成了空白,在意识与兴趣上也成了空白。选修本门课,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小说,让学生修到一定的学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意识。让他们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这也是本门课的责任所在。
4.强调阅读快感
一味强调阅读,并不是本门课的宗旨和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在精神的愉悦中进行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快乐。牛不喝水强按头是不行的,电子游戏、漫画等,虽然老师家长百般禁止,可是学生仍不屈不挠、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关键就是有快感。所以怎样使学生在小说阅读中体会到快感,体会到精神的享受,不仅靠教材,也要靠教师的引导。
5.注重具体阅读
本门课可以说因文解义,本身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因此无论是单元说明,还“赏析”“思考”“链接”,都是指向具体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中国小说,是本门课最大的目标。而不是给他们一个小说史的概念,或是一个小说理论的阐释。这一点,我们是反复强调的,也希望老师在教学中,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和教材达到一定程度的默契。
6.与必修阅读的区别
本门课虽然有选文,但是不同于必修课中的精读。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某种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开阔视野,鼓励他们全方位、大容量地阅读。当然,这里所说的“开阔视野”,是需要契合同学们的阅读趣味的,是要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的,而不是以某种既定的模式或目标,限制甚至强迫学生进行某类的阅读活动。限制性甚至强制性的阅读,是有悖本门课的宗旨和特点的。
7.目标是有创意地阅读
首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及其阅读成果,并且加以鼓励,当然一定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也是要给予重视和体现的。其次是让学生能够使自己的阅读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指量和质两方面。当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可能达不到量的目标,那就多在质上下功夫。
二、大致了解
本门课重在阅读,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精神的快乐,所以,决定了它不是某类严密体系的集大成者,也不是某种认知规律或知识总结的载体,它是一个自由的、散漫的结构或曰范围,让学生在其中大致了解中国小说的模样。因此,本门课的框架,如果非要说“框架”的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归纳
说“框架”,并不符合本门课的宗旨。框架是人为的一种构建。作为读物的小说,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不待老师讲授,学生都可自行阅读。非要给一个“框架”,既限制了教材,也束缚了老师与学生。因此,本门课对所谓“框架”的理解,就是如何把学生(包括教师)在以往的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不同程度的感受,稍稍归拢,形成某种比较系统的印象。其意义在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中学毕业后,很可能就此告别语文课程,或走上社会,或转而专攻理工医农等专门学科。在此之前,了解一下中国小说的大致特征以及发展脉络,以备日后自修之用,不无好处。因此,本门课只是对中国小说已经发生的现象,或曰存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归纳。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像必修像那样,追求某种严密的体系。
2.类型
既然是对中国小说存在的归纳,就需要有某种形式上的分类。这样的分类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前者呈现史的形态,如按时期划分;而后者呈现主题、流派和类型的形态。本门课不追求体系的严密,因此在历时与共时之间不做严格的取舍。按照宽泛的题材或主题类型进行划分,建构教材的结构。严格说起来,本教材的类型定义是“漏洞百出”的,所以说“宽泛”,为的是避免定义上无谓的争论,因为本门课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小说,引导他们阅读中国小说,其他都是次要的。
所以,我们前四个单元的主题为历史与英雄(历史小说和英雄小说)、谈神说鬼寄幽怀(神怪小说)、人情与世态(社会世俗小说)、从士林到官场(知识分子与官僚小说),虽然呈现的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好像是历时的,但并不是说,中国现当代就没有此类型的小说,如刘震云的“官人”小说系列,就和“从士林到官场”中所言及的官僚小说有血缘关系。反之,我们后五个单元都是现当代小说,但并不等于说,此种主题类型不存在于古代小说中。
“宽泛”的、“漏洞百出”的这样一个主题或题材类型的划分,对本门课的宗旨及其具体实现是适合的,是符合“课情”的,因此,不必探讨这样划分的绝对合理性和严密性了。
3.并不是史
九个单元的内容,虽然前古后今,但并不是纵向的排列,并没有时间的顺序。这一点要注意,不要为头一眼的印象所蒙蔽。对此,有以下几点说明:
①本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小说的“大致模样”,不是“中国小说简史”。虽然前古后今,但并不是小说历史发展的真正形态。所以当代的《长恨歌》在第六单元,而现代的《子夜》在第八单元。
②虽然单元说明表现此类型小说发展的脉络,但只是隐约呈现,并不做为历史线索,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是为学生阅读方便,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设计的。
③经典性与可读性的平衡,始终是本门课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就类型来讲,教材主要提供最能代表此类型的小说,而不是看它在小说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像《世说新语》、唐传奇等我们都没有选入。
4. 不是为了对比
①每个单元选两篇小说,并不是为了横向的对比。
②这两篇小说,其实是“宽泛”的类型划分中的“子类型”,当然,这也是一个不严密的说法。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经典性。比如第五单元中的《家》和《白鹿原》,虽然同是讲家族历史,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其文体本身,关注对小说的阅读,而不是它们的可比性。当然,做进一步的探讨,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并不否定。如第六单元《呼兰河传》和《长恨歌》,更是特色各异,还是多在文本的解读上下功夫,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比的题目也许较大较重,只能做为某种深层次的尝试。
5.有知识,但不讲体系
我们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学过不少小说,也了解了小说主题、三要素等基本知识。必修课中有关小说的知识,可以说是成体系的。但这不等于说,在本门课中,我们就要沿袭必修的知识体系。在具体的内容中,教材包含了以前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为了教学的方便,而不是刻意建构体系。所以,在教学时,还是要以阅读为主,知识只是渗透其中。作为学生阅读小说已有的积累与储备,直接运用于阅读中即可。如《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人物刻画,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赏析,但重点不是系统地知识学习。在教学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欣赏曹操这个人物,而不是利用曹操这个人物学习赏析人物的知识。
6. 以点带面
每个单元,我们只选取了两部小说,在此类型小说中,它们是经典的。但并不等于说,除此之外的小说不值得我们去阅读、去赏析。希望教师在教学时,以点带面,以这两部小说的阅读,带动对此类型的小说的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此类小说,进一步探究此类小说。如乡土小说,我们可以阅读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乡土小说,也可以阅读当代作家个性迥异的乡土小说如刘绍棠的小说等。还可以视野放宽些,比如莫言以家乡山东高密为题材的小说,也可以归到乡土小说的行列。这样的阅读面就宽泛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