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_大学生思修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接受,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所传播的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外化和践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思修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虽然有人称其为温室中的花朵,但也已经成长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是进步思想文化和知识创新的摇篮,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然而,站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合上史册,回顾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失去了什么呢?是诚信。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解决方法
诚信一词早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语。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诚信,是一种品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道义,是一种准则。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能创造财富。无论是学校,企业,工厂,机关,还是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呼吁诚信,人人都在寻找诚信,人人都在感慨缺信,人人都在指责缺信,然而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做到诚信。
古人云: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在我国很多高校中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伪造个人资料,随意违约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和高校的稳定与发展,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关系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 诚信的涵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它既是一项做人的道德准则,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孔孟的论述中,“信”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使用的:一是从行为发出者的角度,“信”是指人的言行要诚实无欺,值得信任;二是从行为接受者的角度,“信”与怀疑和猜忌相反,是指对他人的相信、信任。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的重要标准。诚实守信是初始性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的,更高的道德规范是以诚信为基础的。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本身。诚信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也是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前提,也是个人或集团融入社会,取得他们信任的基础。重视个人信用建设,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应该是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基本观念。
2 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几点思考
2.1 学风不正,动机不良
2.1.1 考试舞弊,无视校规
大学生活比较自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些学生沉浸在两人恋爱的世界里,有些同学赌博混日子,他们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临近考试时,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考试不挂科,他们绞尽脑汁,在考场上费尽心思作弊来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2.1.2 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自1999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千方百计向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使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们仅凭个人信用,按一定的申办程序即可获得国家的助学贷款。但是,一些大学生不珍惜个人声誉,辜负了政府对他的信任,在通过相关程序获得助学贷款后,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到期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于少数大学生在毕业后无影无踪,使助学贷款成为呆账。
2.1.3 择业履历,不实之词
现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失业,待业人群增多,为了能在走出校园后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大学生身不由己,选择不择手段在自荐材料中夸大其词,填写虚假材料,有的同学甚至将其他同学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己所用。
2.2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也是一个大校园。现实社会生活中,失信、缺信的实例俯拾皆是,对于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对少数大学生中出现的“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的语言,而这恰恰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这种人人都以面具示人的社会中,这些接受了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只能跟着大局走,很难高举诚信的旗帜。
2.3 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在蜜糖里长大的孩子,有人说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学业的重担是前所未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着他们把成绩视为一切,使子女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知识上,又因为这一代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教导“子女老实人吃亏,诚实人犯傻”助长了子女投机取巧的心理,这样使大学生的品质操行的培养没有随着知识的提高而上升。
3 诚信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探析
诚信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其次是“从众心理”也成为不诚信的原因;其三是“诚信教育淡化”使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因此对大学生诚信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3.1 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
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应做到:加强建教学管理,紧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育家提出:大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因为“熏”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观念都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因此应营造诚信氛围,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
3.2 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个人信用档案
个人信用档案是指为掌握个人资信,约束个人信用行为而建立的登记,评估以及管理利用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主要目的是强化大学生规范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在短期内尽快控制诚信危机的有力措施。它通过对个人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记录,以监督并促大学生自觉遵守规则,主动维护个人诚信。该档案的设立可以参考和借鉴银行对个人的信用评估办法,在入学时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给予一定的原始积分,对信用表现不良的学生进行扣分并做相关的处理,对在诚信品德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给予加分,信用积分可以作为学生在申请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3.3 有效监督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着诚信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源泉,道德正义的化身,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的诚信意识与行为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态度。高校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的个人道德修养,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当前工作要务。学校行政部门应对教师的诚信素质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可依靠学生力量,有效监督教师的日常行为表现,严格制定考评办法,包括民主评议与意见征集,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并有相应的自觉性去教导和监督学生,提高学生整体的诚信道德水平。
诚信,是一条纽带,可以带动经济和道德两个轮子,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驾齐驱。“守信则兴,失信则衰”适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
参考文献
[1]原春琳,朱清时.成功的关键在于诚实[N].中国青年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