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导语:对于我们班主任学习管理工作而言,就只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去探索班级学习管理的措施。由于学习管理很复杂。所以,应该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探讨班级学习管理的新课题、新方法,并把这些理论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只要我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拿出自己的真心、爱心,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和赞赏的眼光,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我相信一定会创造出无限辉煌的。
初中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一、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不良因素主要表现为:
1.没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现在学生家庭有优越,学习缺乏动力。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可当他们情绪不好时,平时只需几十分钟就能记住的知识,有时好几个小时也记不住,是因为他们的动力系统出了故障,控制和调节记忆、思维活动的动力就减弱了。
2.学生易紧张、浮躁。
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象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甚至浮躁。
3.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较差。
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科特点,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只会降低学习效率,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不好的学习方法一旦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常常表现为:平时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学习目的性差盲目,随意,不能保证学习质量;考试前习惯于“加班加点”,不顾生理承受能力,打“疲劳战”,造成恶性循环;不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使许多可利用的时间白白耗费……
4.学习的主体性意识薄弱,缺乏自觉性,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差。
有的学生贪玩,学习缺少主动性,自觉性,学习靠外在压力推动,没有外在压力就听课不专心,不记笔记,不积极思考问题,课后不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把学习看成负担。
班级学习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的措施,激发、培养并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方法、能力等,从而达到教育教学育人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班级管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方式:班主任的直接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要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一)班风是保证。
在一个班风浮躁的班集体中,很难有几个同学能静得下心来学习,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通常会把班风建设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以充分发挥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我们的班风是有蚂蚁一般的团结、有猎豹一般的高效、有拳击手一般的自信、有登山者一般的进取。我们的学风是有雄师狼一样的激情,有蜗牛一样的耐心,有蚯蚓一样的钻劲,有雄鹰一样的拼劲。有了明确的班风和学风,就为同学们树立了一面旗帜,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目标是前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内动力。
学习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的外驱力”,例如:教师、家长、集体的要求、期望、奖励、责备等;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本人的兴趣、愿望、需要等。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重视引导学生确立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坚持用自己确立的目标去自主地学习,并且选择达到目标的科学方法,及时总结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应广泛联系任课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热爱,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被教师吸引。
班主任更应利用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学习作用教育,只有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才能调动起持久的积极性。
班级要确定奋斗目标如大海航行靠舵手。有了目标才有了前进奋斗的动力。 学生们不再是无头的苍蝇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 每个小目标实现后,有了进取的动力,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班集体团结一致,不仅实现了班级奋斗目标,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
(三)方法是关键。
刚入学的新生,一般都有好好学习的愿望,但究竟如何适应中学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概念,班主任要及早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或利用同学之间相互研讨,交流学习方法,心得,体验,送给学生一对有力的“翅膀”,助他们海阔天空,自由学习。
1.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所教的学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预习方法、听课方法、记笔记的方法、提问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练习的方法、考试的方法、总结归纳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培养创造力的方法等等。
2.配合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在各科学习中指导学习方法。
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学好各科的学习,这一点只有任课教师才能指导得最具体、最切合实际、最有效果 。
3.每次班会都要穿插上一到两名学生进行经验介绍。借助于网络搜集清华北大学生以及高考状元的学习体会与学生共享。经常进行座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困难的方法,并定期了解方法的落实情况,否则会流于形式于事无补。
(四) 习惯是保障。
古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让学生知道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有了好习惯就有了一辈子都用不完的利息;有了坏习惯就有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的债务。
1.做事有计划,课前准备习惯。通过《一分钟能做什么》主题班会,要求学生制定一分钟计划,提倡凡事预则立。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做知识准备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和学习精力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要充分保证休息、睡眠、体育活动时间,学习应松弛有度,劳逸结合。
2.抓好预习关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听讲关强调的是认真、会听、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作业强调的是认真独立超前完成,提高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做作业的过程就是训练巩固提高的的过程,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必然是一个认真对待作业的学生,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往往是一个作业应付潦草甚至是完不成的学生。强调大训练量,在训练中开阔视野,总结答题的规律和方法。强调合作学习优势互补。
(五)信心是动力
1. 赏识和关爱学生。
赞美如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 所以我在班级活动中想出各种办法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并赢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赞许。 在学生的付出得到认可时,不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去修正,进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要知道,持续的激励犹如阳光雨露,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
2.培养班级学习的整体自觉性。
班级学习的整体自觉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简单地看成是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必教”。一个好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教师教的知识,还要学会自觉地独立获取知识。
一个班级体,也应该有一种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学习自觉性。我认为,班主任学习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班级体形成这种自觉性。建立由“班主任--学习委员--科代表--小组长--同学”组成的学习过程管理体系,层层分工,明确自己的学习管理任务,逐项监督。 学习主要是一种脑力劳动,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培养起学生从事脑力劳动的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养成自我纪律。“限时”“按时”去完成: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避免游戏、娱乐等的诱惑,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与“明天再干”---这个勤奋最有害的敌人作斗争等等。
作为班主任,对以上培养学习自我纪律的措施应该尽早抓,从小事抓起,不间断地抓紧,抓住典型事例,抓得持之以恒。让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当然,这需要有一个与不良习惯、惰性作斗争的过程,因此是长期的、艰苦的、反复的,它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毅力,也需要班主任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
(六)榜样是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树立标兵和典型,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我的做法是每周评选出几个优秀学习小组,每个组中评选出一名勤奋学习星,一名遵规守纪星。每月在全班中评选出十二名全面发展星和多名学习进步星。对评上星的同学采用加分、上光荣榜、发喜报、做典型发言等方式大张旗鼓的进行表扬。让他们作为班级的榜样,让他们有意识的带动其他同学积极上进。
初中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一、摆正位置、多学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般都是踌躇满志,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甚至在接触学生之前便已经在心中勾画出了未来的美好画面。然而,从一个大学生到成为一个班主任,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里面会包含着种种的不适应。很多以前所学的理论可能根本行不通,很多想像中的美好画面可能不会出现。就像我,在2000年知道自己有幸成为了一名班主任的当天晚上,就从报刊杂志摘抄了很多篇关于如何当好班主任的文章,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再加上每次想到自己是“科办”出身的师范毕业生时更会信心十足。但是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原来大学学的都不太管用,书上写的都行不太通,处处不顺心。确实,也许你曾经读了一个很好的大学、也许你在大学里面很优秀,但是那些都只是过去,既然开始担任班主任,就一定得重新开始。对于我们这些新班主任来说就一定得先摆正位置,先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虚心的学习。一个初次带班的新手,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而那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则成了带领我们少走弯路的领航者。任何一个老班主任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学、善不善于学。学习别人经验的真正好方法不是直接去问怎么当好班主任,因为这就相当于学生问你该怎么读好书一样难以回答。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要有心学习、善于从平时的交谈中吸取精华。就拿这次运动会的入场式上各班的口号来说吧:像黄彩平老师班上口号的就是很有理论高度,他就知道从奥林匹克精神—运动—健康—学习—报效祖国来激励学生,而跟我们简单的“几班几班,非同一般”效果就完全不同。这就折射出了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思想和理念,这就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班主任会经常在一起闲聊一些班上的话题,在有意无意中很多话会包含一些管班的理念,你要善于抓住。其次要善于“偷”学。像在四中工作的时候,我的邻居两个班的班主任都是优秀的有经验的老班主任,每次我去班上从他们班经过时,都会特意放慢脚步听听他们在班上讲些什么,把他们讲的那些好的又适合我班的东西偷偷记下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一般情况下学不到的真正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学的东西多了,我们才能把班上的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
二、抓住时机、多做
在平川这种竞争激烈的学校,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担任班主任,对新老师来说机会更是难得。因此,既然机会出现了就一定不要放过,要抓住时机、多做。理由有三个:
1、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有活力、有精力。按照学生经常讲的话说“此时不博,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到年老力衰的时候再开始吗?
2、对任何一个老师来说,自己所带的第一届都是最重要的一届,将决定你今后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第一届带好了,你今后的路会顺利得多;如果第一届失败了,以后可能要花数倍的时间才可能弥补。因此可以说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这与我们的工作的对象有关。我常常告诫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一旦失败不是几万 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而是意味着五六十个学生的未来被蒙上了阴影。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更要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新班主任在班级的很多工作中可能会显得很笨拙,很多事不知道从何做起,这时我相信一点:勤能补拙。在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坚持做到“六到场”按时到岗。尤其是在关键时候一定到位:每学期、每星期的开始阶段和最后阶段;每次考试期间的早晚自习的时候;每次下大雨,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时候——因为越是关键的时候学生们就越需要有老师在身边做榜样,越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只有通过你不懈的努力,很多事情你都能够化难为易,一些看起来很伤脑筋的事,经过你的不懈努力,可能会得到很圆满的解决。
三、搞好关系、多沟通
班主任工作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有些班主任很负责、工作也很认真,但是得到的却可能不是自己所期望的,甚至班主任工作还会难以开展。我觉得各种关系没能搞好、缺乏沟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工作中除了认真负责外还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
1、处理好师生关系。有时会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都已经尽了全力了,为什么这些学生还这样不懂事啊”,如果你确实已经尽力了却还得不到大多数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那只能说你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没有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听你的话。这时我们应该做到,在压和疏都可以的情况下先选择疏。在学生表现很好的时候要适时的对他们表示出你的感恩之心。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如果你们不支持,我哪怕天天坐在教室里也只能管住你们人在而管不住你们的心、只能管住你们不讲话而管不住你们认真学习,我要感谢你们的支持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继续支持,我会想办法和大家一起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最优秀的班级。”只是几句普通的话而已,但是学生们听了后会感觉特别舒服。因为他们不认为支持我们是他们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比较重感情,当你真心对他们好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办法回报你,而当他们知道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时,更加会激励他们再接再厉。重要的是师生间就会出现一种和谐的关系。
2、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会有自己的出发点,有时候领导的要求可能与自己原本的想法会有点冲突,这时我总把自己比方成学生,把校长、副校长、年级组长比方成班主任。我们自己当班主任的时候总是希望班上的学生什么事情都服从大局、支持自己,而且如果我们与学生的看法有点出入时一般都会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因为我们的看法都是从班级大局出发的,而且事后也都会证明我们班主任的做法总会比学生的更好。这样想很多事情自己就能够很自然的理解和接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只顾本班而不顾全年级、全校,如果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那么就算在本班的工作再出色也不算是一个好班主任。当然,当好班主任还要处理好与科任老师、与其他班级、与学生家长等的关系。只有关系搞好了才会有一个班级发展的好的环境。
四、调整心态、多反省
谁都会做错事,班主任也不例外。尤其是我们这些血气方刚、容易冲动的新班主任,有时候会为了一些事把某个学生痛骂一顿,还气得自己浑身发抖,心情不爽。其实这样是不值得的。学生固然错了,但任何时候都要尽量做到不要放开喉咙大骂一顿,因为这样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自己就一定要在事后放松心态,反省自己,想想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可行,是不是真的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记得在2004年,学校安排我中途接手一个高二年级的班。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前后一段时间内,学生课间兴起了一股“转书热”。各种课本、练习册都是他们(包括个别女生)“转书”的对象。一到下课时间,教室内学生就像耍魔术,多的时候有30余本书在旋转。对此,我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而是晓之以理。直到一天,有位同学甚至在课堂上也开始转书后。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给了一本较厚的《英汉词典》与他,要他表演。他没成功。放学后,我给他布置了课外作业《从“转书”所想到的》,并要他组织一次转书比赛。第二天给我交来一他的作业,谈了“转书”是通过反复练习才成功的,也谈了“转书”坏处。班会课的转书比赛,气氛很好,组织很成功,他得了冠军。冠军的发言是《从“转书”所想到的》,发言之后,他主动给全班同学讲,自己不现带头转书。自此后,班上的转书现象少了许多,其实,学生在某一时段内可能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形成不好的风气,不及时处理的话易愈演愈烈。如果老师不注意自己的处理态度,极易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逆反心理,只会适得其反。多想、多总结,以后就会尽量避免的。
当然,当班主任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既要有慈母般的息息关爱,又要有严父式的高要求;既要在“面”抓整个班级班风学貌,又要在“点”上细致深入地管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既要有贴近学生的现身说法,又要在学生中树立很高的威信;既有“和风细雨式”温文软语的开导,又有“急风暴雨式”严厉的批评;既要培养学生融于班级的情感,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既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又不忘揭一揭过去的伤疤……在思想上对学生要常开导,激发其上进心;学习上常帮助多鼓励,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不可挖苦、嘲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切实帮助他们吸取教训,加以改正;生活上把学生的冷暖悲欢时刻放在心头,多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努力学习。都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做学生工作也是如此,要对学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上进心,对学生的一言行皆收眼底,一举一动尽装心中,善于见微知著,洞察秋毫。只有这样,工作才有实效性。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不懂教育规律,不会分析学生心理特点,不善于用多样的教育方法,难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带好班就是好方法。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但是只要我们既有心又有方,讲究教育的技巧、爱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是肯定能做好的。
初中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1、以“合作小组”建设为载体,落实扁平管理,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升。
形成这样的管理理念,是受了“扁平化管理”理论的启发。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传统的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扁平化管理模式,因减少了管理的层级,而大幅度降低了管理能量的衰减,在当代企业管理中被广泛运用。
传统的班级管理层级是:班主任——班长——班委会——(小组)——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行动指令一般层级顶端的班主任、班长发出,其他的层级则以执行为主,出于一种被动状态,班级的活力得不到制度性保障。而且,负责某一项管理的班干的管理范围都是直接面对班级所有学生,管理幅度大且得不到有效支持,难度和效果状况往往不容乐观。而建立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则能改变这种状况。其基本管理结构是:在班主任、班长的协调管理下,建立“组织执行”和“监督考核”双线管理模式。“组织执行”这条线,主要由科代表、合作小组组长构成,负责组织相应的活动,落实班主任、 任课老师的工作要求。“监督考核”这条线则由值日班长、文明监督员组成,负责对班级整体情况的监督和管理。“组织执行”和“监督考核”均直接对班主任、班长负责。这样的管理,双线职责明确,且层级简化,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活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小组的建设。小组建设分四步走。第一步,确定成员。班级一般分6至7个小组,每组6至8人,小组成员的确定,严格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可竞争性。第二步,小组文化建设。我们一般通过开展“小组建设手抄报比赛”来推进这项工作。手抄报必备栏目有小组名称及其阐释、小组组标及其阐释、小组宣言、组员介绍及分工等栏目,借助这些来促进小组精心构思、提炼自己的小组文化。第三步,制定小组竞赛规则。规则一般包括总则、奖则、罚则等几方面内容,设计成绩、纪律、公益等项目内容。第四步,开展小组周评比、月表彰活动,在适度竞争中不断强化小组意识、合作意识。每个小组,也是一个职能齐备的微型班级,设立组长、副组长、科代表、纪律监督员等岗位,使小组成员人人有其责,增强对小组的归依感和在小组活动中的成就感,且很好地体现了班级管理民主性的现代特质。
“监督考核”组,由班长班委会成员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及5至6位值日班长构成,成员力求做到均衡来自各个小组,以保证其代表性。值日班长对一天班级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和记载,及时处理或汇报偶发事件,并形成班级一日活动感言,于次日晨会时间宣读,表彰表现好、为班级同学作出贡献的同学,批评存在不足的同学或现象。我们在班主任当中推行值日班长记载簿信息及时处置制度,以保证值日班长的合理管理行为得到有效的支持,维护其必要的管理权威,从而保障管理的效能。监督小组,不负责具体任务的组织工作,而是独立履行纪检、考评职能,“裁判员”“运动员”角色分类,公正性得到了保障,推动班级执行力的提升。
2、借鉴“项目管理”,合理分配班级事务,实行自能管理。
许多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安排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甚至有焦头烂额之感。而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元素的班级建制模式,便于借鉴“项目管理”模式,把班级事务合理安排好,并使学生在完成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意义感,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项目管理”原是企业现代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能很好地完成常规工作和较繁杂的临时工作的安排。
在管理实践中,参加实验的班级班主任在学期初会把一学期的常规性工作罗列一个清单,发动合作小组认领(甚至是竞争)任务,做到一学期卫生值日、电器管理、黑板报更换、班会课策划等工作一次性安排到位,省心省力。比如班级值日工作,实验班级(分六个小组)的安排往往是这样:周一至周五分别由一个小组负责一天的值日工作,第六个小组则专项负责一学期多媒体设备等电器的开关、图书角的卫生管理两项工作。小组长会把本小组认领的任务进行二次分工并主导督促落实,由于任务清、考核易,班主任平时在这一块几乎不必操什么心。
遇有临时性的工作,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对任务进行分析和分解,面向小组进行项目招标,共同完成相关工作。比如,我校的红五月艺术节活动,每年项目都有所更新,但活动的项目总数基本维持在八项左右。实验班级的班主任,会在学校的总体方案确定后,把相关项目分列为任务项面向小组招标,各小组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制定出初步的方案参加竞标。一旦竞标成功,该小组便负责对应活动的组织、训练、参赛等工作,同时该小组也会获得在全班内挑选特长生参与完成工作的权利。由于各有责任主体,班主任不再担心工作头绪多而顾此失彼,而是稳坐中军帐协调、指挥、督查即可。班主任的“懒”,也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3、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积极、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育人。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等等。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首先,我们特别重视班级“硬文化”建设。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实验班级的“硬文化”建设分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两个方面。“规定项目”主要有:前黑板上沿6—8字的班风建设目标及国旗图案,前黑板右侧百字班级宣言,定期更换黑板报,黑板报两侧墙报布置,图书角建设。“自选项目”内容不限,各班级内容精彩纷呈:有的班级建立了“功勋栏”,让为班级争光的同学精彩亮相;有的班级开辟了“凡人慧语”栏目,展示同学自己关于生活和人生的精彩思考;大多数班级还充分利用背投屏保资源,动态展示班级倡导的行为规则(比如某班级展示了班级的“八荣八耻”);还有班级进行可课桌文化的精心布置,即顺应了中学生个性展示的需要,又进行了积极的引导……我们还特别强调,班级的“硬文化”也应是一池活水,要定期不定期更新,不断带给学生新的启迪。
其次,我们也重视班级“软文化”建设。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我们在实验班级倡导一条理念,所有班级规则的制定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即是指制度的草拟、修订、表决均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挥学生的智慧。到学生中去,是指规则的表现形式不一定是规范的公文式,可以是“每日十省”、“日镜日知”等较为活泼的形式,同时要在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同时,进行阶段性修订。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实验班级特别重视积极舆论氛围的营造,注重积极的“同辈文化”的教育价值的体现。有的班级定期整理班级一周热点话题调查,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效果良好。我们还在实验班级推行“名言诵读”活动,班级学生轮流推荐,每节课开始时集体诵读,日日不辍,借此来给学生以启迪。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的关系。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1)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相容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要大度,有气量,能克己容人。汉代的刘向有个重要见解:君子欲和人,譬如水火不相能然,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有些分歧是不能消除的,尖锐对立如同水火,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只鼎隔在其间,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作用,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么,势如水火的分歧也能调和。 (3)互利原则。互利和互助是紧密联系的,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互助互利,使双方都得到合理的、适度的利益或一定的精神满足。基于此,我们特别强调实验班级的老师相互之间形成和谐、合作的工作关系,以积极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确保做到:不相互抱怨,多换位思考;不相互诋毁,多相互表扬;不文人相轻,多相互补台。我们的倡议得到了老师们积极的相应,我校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教师人际关系,为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学校接待了数批上海、河南、湖北、南通等外校老师来访,我校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成果。
4、建立多元交互的信息平台,建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多重交流的立体模式,使班级管理走出封闭的圈子,更好形成管理合力。
现代初中班级管理,必须走出封闭、单一、训诫的旧模式。这是由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新要求决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信息时代,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拓宽了,加上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多种事物感兴趣并且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班主任如果还仅仅固守原有的一点知识,不拓宽知识面,任由学生自流,不加以引导,则师生之间的契合点将大大减少,教育的针对性也会大大减弱,与学生间的代沟会逐渐扩大。班级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人格的完善,这也就是要求形成学生独立的精神本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自我精神和健全人格。同时,要给每个学生独立选择自由发展的空间和业余时间的权利,让他们的个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所以,新时期班主任应以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胸怀,平等地对待学生,用真诚换取真诚,用宽容换取宽容,铸就生命间自由交往的桥梁。而这一切,必须由新的平台来承载。我们实验班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平台的多元化、交互性,使其呈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