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际关系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与人际关系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性与人际关系:历史上对人性的观点
古代有个圣人叫孟子,他就说人性本是善的,因为人只要看到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就忍不住想去救,这就代表人心是善的,所以说人“性本善”。
另一个圣人叫荀子,他说人性本恶。他认为小孩子生来就是自私的;比如小孩子生下来就会胁迫大人:你给我吃给我穿,不给我就吵死你们!现在的科学家也证实了小孩子哭叫的声音是让大人不得不重视的频率,特别会让人心烦。你们觉得刚生下来小孩子很有爱心吗?没有哦,他们可都是很自私的哦,他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受到妨碍就大哭大闹的抗议,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想法,甚至明知不敌,还会动手打大人。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刚生下来会说:妈妈你生我辛苦了,你好好休息一下?没有吧?孩子觉得自己的要求才是第一位的,哪怕妈妈累到趴下了,他也不会管你。荀子看到这些,就提出了他的理论——人性本恶,所以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如果顺着人性乱走,那这个人最终就毁了。
基督教认为人本性是坏的,人来到这个世界本身是有罪过的,叫“原罪说”。所以,人生在世这一辈子要干什么呢?就是要用自己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的罪行,然后来获取上帝的原谅。
人性与人际关系:不同人性的不同结果
1、孟子的性善论,被后人搞成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统治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把世界人类史上最悲惨最凄凉的一页,都在中国大地上演了。
我们的文化确实很辉煌,但当你发现几千年就出了这么几个英明智慧,富有人性光辉的皇帝,所谓的明君的同时,你会发现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面,更多的是出现超级扭曲变态的皇帝、皇后、宦官以及各种官员,他们体现的是人性的邪恶。为什么相信性善论的中国人,做事情却如此虚伪、残酷,做起事情不择手段?
2、反过来看看西方,西方相信人性是恶的,人来了都是赎罪的。这种人性论下的西方人,反而常常能够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之处来。他们很少像中国人一样把人分为不同的圈子和等级,分别执行不同的“人性对待”。他们认为人与人都是应该彼此尊重的,哪怕是国王也不例外。
在德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想扩展皇宫,需要占用旁边一个农民的磨坊。当他要求农民搬走时,农民拒绝了他了要求,因为那是农民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家业,哪怕别人给再多的钱,他也不会把这个磨坊卖掉。国王生气了,就派人把这个磨坊强行拆掉。农民看到这一切,非但不恼不怒,还在一旁乐。有人就问他,你的房子都被拆了,你还乐什么呀?这个农民胸有成竹地说:只要我们这个国家还有法律,国王这样做只会自讨苦吃!果不其然,最后国王败诉,不仅没有得到这块土地,而且不得不为农民重新修建磨坊。这件事发生在好几百年前的德国,所谓的“封建社会”的落后的德国。在崇尚性善论的中国,在五千年文明昌盛的中国,有这样的例子吗?敢跟皇帝叫板,不被活剥了皮才怪。
人性与人际关系:信仰不同人性的对比
崇尚“性善论”与崇尚“性恶论”的结果对比
现在请问,崇尚性恶论与崇尚性善论的国家相比,哪个国家的国民更理性、更善良、更讲真理呢?为什么?
表面上看,好像推崇性善论的国民会更善良一些;认为人性恶的国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冷漠残酷一些。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与人们想的不一样。
强调原罪的基督教国家的人民相信人生而有罪,所以不会自恃人性有多高尚。他们认为人性本身是有问题的,因此要用自己的行为来洗清自己的罪过。
强调性善论的国家,普遍上国民表现很虚伪,不忠于事实;而且,他们往往做事情很残忍,完全与“性善”联系不到一起。这种国民更喜欢特权,因为他们从理论上会推导出来:自己是某高贵的人之后,高贵的圣人血统,就自以为高贵,甚至是高人一等。但是对于“低等人”来说,他们骨子里就有“低贱”的血统。因此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地瞧不起,甚至奴役他人。但在性恶论的国家,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即使你是圣人的儿子,也有可能被人怀疑是个强盗坯子,因为圣人是后天修出来的,跟你的家族和血缘没有关系。
相信性恶论的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尊重。就算是德国纳粹,尽管大家都说他们没有人性,残害犹太人。但他们杀人也尽量用较为人道的方式,如毒气室等以减少死亡的痛苦。但相信性善论的中国过去杀人方式,尤其是刑法,都是以尽量地延长人的死亡过程并从中取乐。像《水浒传》中王婆所受的刑法“骑木驴”,还有“腰斩”,“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活剥人皮”等等,都是让人受到极大的痛苦,然而又很难一下子死去的一些刑法。这些都是相信性善论的人想出来的刑法哦! 电影《汉尼拔》中的鬼脸人喂养了一大群野猪,想用这些野猪咬死并吃掉汉尼拔,西方人(包括我们看这部电影时)觉得这种方式很变态了。但如果让西方人了解到我们中国古代的刑法,他们会发现大量比【汉尼拔】电影中更变态的杀人手法,更不可思议。而且,中国人杀自己的亲人,父母兄长等等,也会采用这些很变态的方法,你们可以看看历史中这样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