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改革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

2016-10-30

随着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呼声的日益强烈,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开始成为各界共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教育改革论文篇一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探讨

摘要:音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更是素质教育。教育部根据教育基础课程的改革理念出台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倡导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从而使我国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步入正轨。

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基础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22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音乐教育界对艺术实践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部根据教育理念的要求,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改变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使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步入正轨。

1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简述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音乐教育亦是如此。一个有能力的音乐人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然后经过多年的学习长成为参天大树。音乐的学习是需要漫长的过程,只有从小在人们心灵处洒下音乐的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它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最后茁壮成长。而这漫长过程需要我们做好音乐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初涉音乐会对音乐时,具有强烈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说,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对培养音乐艺术家极其重要。

2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是音乐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音乐基础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面对当今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观念的转变和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

2.1 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初是以唱歌为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后是在唱歌的基础上有了对乐谱和乐理的传授,这时学生不仅能唱简易的歌曲,而且能够认识简单乐谱;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音乐的欣赏,这一时期的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扩大,对音乐的感受有所提高;第四阶段增加了乐器教学,通过乐器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第五阶段是在以上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创造及文化内容,使得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总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音乐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纯粹的歌曲课到德育与娱乐性教育的课程,再到美育教育课程,最后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

2.2 从课程理念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最初开设音乐课只是作为一种娱乐,让学生在唱歌中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其后将音乐课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强调其美育功能;最后明确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中小学音乐基础课程是集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这样不仅深化了教育改革,而且推进了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对音乐的再认识,从而不仅使得课程教学多元化,而且通过音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3 音乐教育者的教学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人心,音乐教育者应该积极倡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理念,改革教学教法,使我国音乐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兴趣是人在认识音乐时的一种心理感知,这种心理感知使人对音乐给予注意,并有了探讨的强烈愿望。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课标中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后,就会有一种主动学习音乐的心理倾向。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学习音乐,而后才会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否则,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难以继续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充满对音乐的热爱,以一种积极的教学态度对待音乐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教法上必须以中小学生的爱好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动力,发挥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审美特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2 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音乐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身心得到放松,而且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大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如播放舒缓音乐,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愉悦心境;也可以举办演出、比赛等音乐活动,通过这些音乐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3.3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以往的教学是采用板书教学,而音乐教学更多的是从听觉上感知音乐的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得音乐教学有声有色,学生通过音像、音色等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体会音乐中所传达的深层内涵。同时,多媒体教学易让学生产生联想,通过联想进入音乐的更高境界。

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代替繁琐的板书和简单的投影,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资源,而且还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感知音乐能力的培养,他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内心情感得以启发,从而与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达成共鸣。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感受听觉美的过程中,陶冶了自己的审美情感,同时对音乐中传达的内涵美也有所感触,进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国在实行音乐基础教育的时候存在仅注重音乐课堂的外在价值和音乐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音乐课堂的内在审美价值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的现象,致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缺失音乐的艺术性与审美性。音乐教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不仅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培养了学生的美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 结语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的方式实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审美因素贯穿始终。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音乐教育并不是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启发、唤醒、激励、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认真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的理论,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以及对音乐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进而将我国的音乐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

[2]霍蓓蓓.浅谈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青春岁月,2012,(12).

[3]杨小棠.高师声乐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3,(2).

中小学教育改革论文篇二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之反思

【摘 要】在中国,科学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已百余年的时间,但直至今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仍存在科学精神缺失、功利主义取向、科学教育方法不当等诸多不足,本文借鉴国际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特点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进行反思,在中小学科学教育目标设置、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学教育 历程 改革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16-03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科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今科学教育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正规的学校科学教育而言,我国应从“癸卯学制”算起,距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国科学教育已经取得明显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怎样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发展完善科学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应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进行理性的反思。

一 科学教育改革历程

科学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科学教育在使受教育者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应使其更能明辨是非、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世界各国基础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都陆续开始科学教育改革,早期的改革以学科为中心,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在组织科学研究专家和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开发课程与编写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其中著名的课程项目有:美国的《小学科学研究》(ESS)、《改进科学课程研究》(SCIS)和《科学:过程的研究》(SAPA);英国的《牛津初等科学》(OPSP)、《纳菲尔德初等科学》(NPSP)。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似乎过度推崇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而且未能及时对实施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所以很多课程改革在实践上都以失败告终。之后,20世纪70年代,由于“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科学教育也进行了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其中重要的工作有杰亚夫(R. Drive)的发现:学生科学学习的成绩与其先前经验的相关性研究。这也成之后为科学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相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科学教育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全体民众的科学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时期出现了极端建构主义思想,过分强调儿童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这在根本上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极端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学教育质量的下降。科学教育改革的成熟的阶段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科学教育质量而有史以来第一次推出全国统一的科学课程标准。美国于1996年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已于1985年启动了举世瞩目的“2061计划”,并于11年后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而作为科学教育发祥地的英国,在1989年正式颁布了英国历史上首部《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经过几次修订和完善,英国政府又于2000年公布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1997年,加拿大出台了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纲要《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代表着一种新的STS科学教育范型的建立。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也于2001年6月正式推出。2005年开始实施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

二 我国科学教育现状

我国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在以人才选拔为主的考试制度、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中较为显著的有以下方面。

第一,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往往更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而非对科学的全面认识,这显然违背了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基础,科学教育必备的探究、实验等科学方法,创新批判的科学精神恰恰被忽略了,这是科学精神缺失的最主要的表现。

第二,功利主义的科学教育取向。中国近代社会,由于发展经济、提升国力的需要,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高级实用人才上,因此,科学教育也定位在实用上,同时以升学和考试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科学教育的手段,导致科学教育选择大量难而深的科学知识作为学习内容,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创新、创造带来的喜悦,甚至缺乏基本的对科学的好奇。

第三,科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匮乏。深受考试制度影响的教育评价体系,科学教育也基本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为主,学生死记硬背,缺乏科学实验和探究学习,削弱了学习科学的乐趣,背离了科学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思考的本意,即用非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

三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之反思

1.科学教育目标设置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而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即科学的态度与精神、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科学的知识与能力即科学素养的主要要素。所谓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则是基于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过程的认识而形成的各种信念、态度等。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是指对于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科学的知识与能力,是指对于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等的理解以及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等。所以要根据这些目标要素来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培训科学教育的师资、调整科学教育的模式方法、更新科学教育的评价指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对于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以及科学态度、精神和价值观的养成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2.科学教育课程取向

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的数目与范围越分越细,科学的层次日益增加;而且,很多交叉科学和边缘科学逐渐增加使科学的综合性越来越明显。因此,科学教育的课程应充分体现综合性。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其一,因科学分类越来越细化,按学科来学习将导致门类繁多,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力所不能及的。其二,科学的本质是综合统一的,各门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当然综合时要注意科学综合的层次,合理设置适合一定年龄层次的课程:(1)一门自然科学内部的综合;(2)两门相近自然科学的综合;(3)多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4)自然科学与科学史的综合;(5)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6)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7)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或艺术之间的综合。 3.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长久以来,我国的各种教育在教学设计上都把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突破作为出发点,教师们都十分注重知识传递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是其个人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这有好处也有局限,因此在保持发扬优势的同时需要改进。

第一,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特殊需求。科学教育中需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能调动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就能有效地获得科学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布鲁纳的“发现学习”,都认为学校教学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是否进行充分的智力活动,所以科学教育理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否有探索,是否掌握探索的方法,是否发展了批判性、逻辑性的思维,是否在探索中感受到科学教育本应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教育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的堆砌。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习中的学业成就感是学习动机的主要诱因,科学教育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难度、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去共同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高,那么即使在面对艰难复杂的任务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研究兴趣。同时合作学习能锻炼人与人共事的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4.运用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我国科学教育因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裹挟,亦将考试、升学的结果作为主要的考核手段。这不利于学生选择性、能动性的发挥。所以怎样合理评价是科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为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应注意以下方面:(1)全面评价。科学素养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是综合性的,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从整体出发。(2)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认知过程、探究过程、合作交往的过程。(3)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以支持、激励学生为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有效的科学教育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但很有价值的专业工作。我国的科学教育起步较晚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欣慰的是改革的步子已经迈出,期待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将推进其向着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永红、王祖浩.我国科学教育急需厘清的几个关系[J].教育科学,2006(1)

[2]张红霞、郁波.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3(8)

[3]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4]刘健智.从科学的本质看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5]吕宪军、王延玲.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7(2)

[6]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7]马宏佳、周志华.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8]潘苏东、代建军.能力取向的新加坡中学科学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中小学教育改革论文篇三

浅谈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 教育 的现状,提出了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并从教育课程多样化改革以及课程评价多元化改革来论证了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关键词]生成教育 教育改革 课程评价

由于传统 文化的思维以及现实 环境的限制,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还是停留在学习、借鉴、模仿的教育模式上。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能让中小学生学会解决不断变幻的 科学 与实际问题,因此,造就了一批成绩与能力不符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生成教育”是一种情境式、体验式、生活式的教育模式,是一个“琢磨”和“打磨”的过程,即“琢磨”学生的头脑,“打磨” 学生的双手。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要完成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应进行如下教育改革。

一、教育课程多样化改革

1.设置综合课程,并将其与分科课程共同建设

分科课程是应 工业 主义时代的 社会初步分工这一要求而在学校里反映出来的。它有利于学生在某领域内获得较为深刻的知识。但随着社会的 发展 ,仅仅依靠分科课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 现代 知识的需求。因此,国外众多中小学校开设了综合课程,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教育的要求。综合课程的开设,可以增强中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掌握,从而加强其自我 总结 知识以及综合 应用的能力,但是进行综合课程的开发,一定同时要完善分科课程的建设。只有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共同建设,才能使中小学教育更加完善,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共同建设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最核心的区别就是,前者按学科知识逻辑来选择和 组织课程,后者则是打破学科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显然,前者的重点是学术性,但容易脱离儿童的实际需要,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而活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活动课程也存在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科学知识的缺点。因此,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补充的,两者的共同建设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重视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1970年奥弗利(Overly)提出的。在西方,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已形成一定的理论派别,主要有社会批判理论、现象诊释学派和结构功能学派。其中特别是社会批判理论,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不限于学校,而是通过学校隐性课程的分析,提示出学校的社会意识形态,借此来抨击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在我国,隐性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尚未应用在教育 实践中。因此,进行“生成教育”改革应该将隐性课程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来,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评价多元化改革

1.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显然,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决策的所谓“科学化”,但是,它必然忽视一个国家各地区 经济 、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影响地方办教育、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必然抹杀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影响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对人才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强烈,另外,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而所有这些都是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所不能适应的,因此,要实行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就必然要求课程评价标准多元化。

2.课程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传统课程评价由于过分注重评价对人才选拔的功能,并以是否量化作为科学与否的标志,因此其势必要抛弃许多无法或暂时无法量化而又极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如学生的情感、态度、 心理等。另外,传统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实践当中,往往局限于对学生在通过学习课程后的所获进行评价,实际上,课程评价的对象应该是包括课程效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等在内的整体,而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后的所获仅仅是课程效果的一部分。因此,增加课程评价对象就成为实行中小学“生成教育”改革重要的环节。

3.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是实行中小学“生成 教育 ”改革的保障。这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评价信息都能量化,因此,唯量化的课程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辅之以质化评价。

其次,学习及课程开发都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那么仅仅运用终结性评价显然与事物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又必然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予以辅之。

在评价 实践中反映课程评价多元化这一趋势的有:“三方协商评价法”(“三方”即指教师、学生、家长,反映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档案袋评价法”、“实作评价法”,反映了评价对象、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参考 文献 :

[1]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2.

[2]江山野.国际简明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 科学 出版社,1991.93.

[3]P. Mclaren.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New York:Longman,1989.

[4]易森林等.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1,(1):56-59.

有关中小学教育改革论文推荐:

1.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2.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

3.关于小学教育类论文

4.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5.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改论文

6.有关小学继续教育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