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哪些

2017-03-17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中国式教育存在很多误区,那么现在小编给大家展示下国外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长们可以参考下: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习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会听懂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教育中西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起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好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欧美国家的小学生常做的家庭作业就是实验报告,你研究了什么,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有什么结果和结论,参考了哪些文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很小,常常只是一支铅笔的滚动,糖和盐的溶解等等什么的。(重要的不是大和小,而是方式方法!)。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我认为,人类之所以在这个世界处于统治地位,就是因为人类的创造力!人类创造工具并使用它,目前已知的生物中,只有人和黑猩猩有创造工具的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代和现代绝大多数发明和发现出现在西方的主要原因。同样,它也有缺点,有局限性。它注重分析,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分析就好像一条射线一样,确定了方向,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很少去反思出发点;它“喜新厌旧”,重视个体的创新,常忽略个体对已有知识的累积。美国教育部长也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就是出于西方教育缺乏综合思考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说的(横向思维——人与电脑的根本区别,例:有十块钱和一块钱,拿那个?答拿十块或拿一块的,即纵向思维;答都拿或都不拿的,即横向思维)。

历来中华教育的主体是通过儒家思想表现出来的。因为儒家有“忠孝”的思想,所以当权者就把教育工作主要交给儒家来负责,以便有利于统治,而国家行政是否也以儒家思想为标准,是另一码事。(汉、唐、皆是“内用黄老,外尊儒术”;宋朝尊敬文人,但不以儒家为唯一的行事准则,不然那些常开皇帝玩笑的大臣按儒家思想早就该被“咔嚓”了;元朝是外族入侵,血泪斑斑;明朝遵循的是程朱理学,只是儒家思想的分支;不在这里讨论最令一无所知痛恨的满清,以免破坏好心情)这种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内在,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的进行思考,“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了。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对思想的自由有一定的禁锢,使人缺乏创造力和,条理性、系统性不强,不够精确,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总纲,其他的也就那么回事,不肯脚踏实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细节(我亦如此)。这也是宋朝之后再没有什么大的发明、发现出现得一个原因。

近代中国的教育经受了西方教育方式的冲击,出现了对立并存的情况,或者说,这是中西方思想的一次强烈碰撞,教育方式得不同只是其中差异的体现。故有“以夷制夷”,有“拿来主义”。坚持自我,也是一条路,在台湾、在东南亚,都有使用中华传统教育而非常成功的例子,他们一贯坚持德育,同样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配养出大多优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凤毛麟角的出几个名人或科学家,国家是否强大,取决于大多数国民本身的素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