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文章3篇

2016-11-10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文章1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06秋~09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老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 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己进步。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文章2

一、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展为主”。我们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确实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坚排的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2.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一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中特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4.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如七年级上册内容,每个单元的题目就是几个朝代的特点;八年级上册,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条理非常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这一体系下,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消除了现有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二、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经过一年多的课改实验,我们在听课、教研中感到了以下几点突出的变化。

(一)教师的变化

1.从准备情况看,实验区的教师现在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所以争当新课程的研究者。许多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的历史教师为讲好一节课,为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不惜代价或自己到市里参加计算机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自己买一些与历史教育有关的光盘,如有关秦始皇的历史片,有关辛亥革命、长征及抗日战争等的大型历史记录片,它们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2.从新课导入看,引入形式丰富多彩。现在听历史课不再单纯是教师一上课就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再讲新课。现在光是新课的导入就很精彩,除了复习旧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和外,很多课都引用了诗词式导入(如讲“红军不怕远征难”,就播放毛泽东的长征诗),播放乐曲式导入(如讲“九一八事变”,就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图片赏析式导入(如讲秦始皇,就采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华清池、兵马俑的图片),还有的教师讲文化内容时配以古筝曲,效果也很好。总之,用这几种形式导入新课会很快带学生走进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上多媒体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性很强,课容量大。受条件所限,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校,经过教师努力也能把课上得精彩,吸引学生。无论哪种方式方法,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既有小组讨论(常用形式),又有游戏、角色扮演、抢答竞赛等形式,教师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教师钻研教法的同时,还注意遵循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要求,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感受与体会

经过一年多的课改实验,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么多的变化,教师已经认识到自己就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主动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都明显提高,并敢于向学校领导和教研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在平时不断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还写出了很好的论文。随着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敢于提问题了,敢于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愿意学历史了,会引经据典了,真正做到了学生心灵开放,个性张扬,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确实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学校领导、家长都在关心新课程改革,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新课程改革。我们肩负重任,愿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与课改一同成长前进。

四、疑惑的问题

1.有些章节删去的内容太多,出现前后脱节的现象,建议设置成阅读材料,以增强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例如:七年级上册中,《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提到十六国比较突然,因为以前没有提到过。再如,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一课,对国共战场的叙述不太明了。另外,讲到近代民族工业中的三座大山时,对于其中的官僚资本主义,由于之前删去了相关的内容,学生较难理解。在侵略史的内容里,现在去掉了中法战争,另外还有香港问题,使得我们有时觉得出题很难。

2.个别动脑筋、活动与探究题目设计偏难或者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又苦于身边没有可查寻的资料。另外,一课中动脑筋、活动与探究题目有的偏多,建议设置适量的中心题目,便于更深入地探究。

3.教材中坚框的内容,大多都是古文,有些确实有难度,教师也难以解释,或者很耽误时间,建议教材书下面最好有一些明确的注释。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文章3

分析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至关重要。初中历史分析思维方法,就是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中新课程改革之后,考试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学业考试明确规定: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适应初中学业考试的需要。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更新师生观念,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的前提。

以前闭卷考试时,学生基本形成了一个概念“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现在开卷考试时又认为“历史考试就是抄书”。在他们看来,只有数理化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学习历史是不需要动脑筋的。加上现在初中学业考试题目非常容易,加上一部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还有“副课”的观念纵容,使学生更加深信了这种偏向,所以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的学习,考试来了就突击几天应付。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将历史课堂视为休息的课堂、听故事的课堂,大大抹杀了历史课能力培养的功能,广大历史老师忧心忡忡而又无可奈何。

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历史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历史拿书抄是得不到高分的”,并且告诉学生让他们真正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老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着重强调历史课的能力功能,特别是要和其他学科作一比较,让学生懂得:“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使学生知道每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能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另外,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陋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提问、多讨论、多启发,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重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钥匙。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在初中历史教科书当中也包含有一些哲学原理,尤其是九年级更多。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群众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出正确结论。

比如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我们就要告诉学生学会运用全面的原理。因为历史人物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历史人物,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阶级属性不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不同,对其评价也不同,就是同一个历史人物,前期和后期表现也不相同,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都要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如秦始皇,我们既要看到他灭六国、成一统的丰功伟绩,也要看到他焚书坑儒、滥用民力的残暴。

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如:在讲洋务运动目的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地主阶级是为了“自强”“求富”,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在讲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看起来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其根源却是资本主义列强长期对中国的侵略。

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

三、运用历史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常用手段。

历史比较法是确定历史现象异同关系,进而发现其本质,探索其规律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他们各自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如:讲郑和下西洋时,可以将它与新航路开辟作一比较。先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再讲其路线之长,规模之宏大,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然后再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为了掠夺东方财富、分析其船队的规模,得出当时的西方还落后于东方。最后让学生找出其异同,航海的目的不同,但其意义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通过对比这类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等方面的理解,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找出一些历史规律。如:通过对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朝代灭亡的共性:法律严酷,滥用民力,赋税沉重等。又如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找出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管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的出路,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只有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通过比较分析找出规律,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史料和时政热点,是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之后,新教材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了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另外上课时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面体等,使学生见多识广,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另外,还应注意把学过的历史问题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应联系当前的中日关系问学生: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让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得出结论,那就是日本能否正视历史,承认其在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在讲到中国古代史上有关台湾的史实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评价陈水扁搞台独的行为,得出这种做法是违背历史、背离人心的。将历史与热点结合起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利于今后的实际生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