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基层干部的一封信3篇
作为基层干部,他们需要经常和市民沟通,解决群众 的各种纠纷和问题,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致基层干部的一封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致基层干部的一封信篇1
全国基层领导:
你们好!
在写此信时,我心情很 平静。也无任何奢望,更无任何偏激、非要去指着谁。
由于自己的不平凡经历,对社会有太多的感慨。也寄寓了对基层领导太多的希望,希望你们能办好事、为群众办实事,少推诿,少扯皮,更少制造事端····
有些麻烦事,有个别基层领导确实处理不了。也不怪你们,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不能隐瞒不报,不能不协助上级领导处理。你们担心把事情捅到上级哪里,会怀疑你的能力、会增加上级对你的看法。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如今最高当局重视国内问题,对干部作风有所关注。底层人民对纠纷的迫切要求解决,有了动力,会想方设法层层上告,甚至通过网络达到目的。
一旦上级发现这些,甚至有人举报到他们哪里,引起他们重视。你们照样没面子,甚至看法更重,怀疑你们的能力更深。而且,你们还得协助他们解决,这下你们可由主动变成了被动。甚至奖金没啦,更严重的只怕工作都会丢啦。
基层纠纷、矛盾、各种问题是伤脑筋, 但是不解决也不行。越拖越严重,俞拖俞大,甚至会带来相当大的后果。影响到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甚至局部社会。网络的炒作会提高到整个社会、民族。到那时解决的压力更大、风险更重、更受人关注。
就拿近段时间出现的虾事件,派出所不处理,结果网络一炒,出名啦,派出所也没面子啦。
希望基层领导能清醒、清醒,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问题不解决也是永远压不住的。只有积极面对,不去逃避,才是上策。
致基层干部的一封信篇2
基层公务员同志们:
看到有《基层公务员自曝工资清单:每月2643元无福利》的报道和几万条网友的留言,真的是感触颇深。公务员工资,一直是舆论热点话题。公务员工资是高了还是低了?从目前媒体的报道和公务员的“自述”来看确实不高,当然哪些“害群之马”的贪官除外。面对现状,公务员同志不妨看一下2006年出台的《公务员法》,其中提出:“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基层公务员自曝工资清单:每月2643元无福利
人民网网民“鼓台山”在强国论坛发帖《公务员收入之真相》,讲述了他和女儿两代公务员的收入情况。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他表示“我们这些普通公务员不求发财,不求特权,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合法工资收入就能过上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三十年的公务员,我想说说普通公务员的真实的生存状况。本人八十年代初从农村考上大学,当时高考录取率不到4%,能考上学校可谓凤毛麟角。1985年毕业之后分配在湖南中部一个乡镇当上了“国家干部”。三十年来工作勤奋上进,工作单位从乡镇到区(当时县与乡中间的一个层级,后来“撤区并乡”了)到县机关,然后到市级机关工作,30岁的时候当了副科长,成了机关近100人中最年轻的副科长,36岁当了科长,当时也是机关最年轻的科长。在同时代同起点的同事看来我还算是佼佼者。正如《上海观察》刊发的《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一文所说的,一辈子的副处及以下职务,是市(州、旗)机关大多数公务员的归宿。我所在的是行政执法机关,公务员多,处级职数少,所以干到正科就到了天花板,科长当了十二年,快五十年岁至今还是科长。湖南省从很多年前就实行了财政工资统发,每月财政将工资加上津补贴一同打到每个公务员的工资存折上,我现在是2643.68元。这就是一个工作三十年还算优秀上进的公务员的每月收入,那些与我一同参加工作至今还在县市乡镇工作的同事,还不到这个数。
这么一个工资收入水平,不在公务员队伍中的人或许都不会相信,他们认为一定还有其他福利。事实上,湖南省早在2006年实行公务员工资改革时,省纪委等部门下发文件,明确公务员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和津补贴外,各单位不得发放或者变相发放任何福利。过去我所在的单位过节的时候还能发个几百元的过节福利,从前两年开始,就一刀切,真正干干净净了。
这么一个工资收入水平,在本地,正好和请个保姆的工资相当。因为我两个亲戚因为家有老人或者小孩,前不久都在家政公司请了保姆,每月的工资就在2200至2600元。可是,保姆的工资是包吃住以后的纯粹收入。
基层的公务员水平如此,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又如何呢?
本人的小孩2010年某重点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工作三年之后,去年通过国考幸运地进入某部委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中央机关公务员。据统计,这两年国考参加人数逾150万,而录入到部委机关的不到1500人,名副其实的千里挑一。她在这个部委的外事部门工作,工作压力大,晚上加班是常事,几乎没有正常下过班,有时我问她工作忙不忙,她说她只有忙和很忙两种状态;工作要求高,必须在外事活动中兼任翻译,到机关不久就出国参加了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可是她的工资呢?也许没人相信,她现在每月的工资竟是2790元,外加住房补贴每月800元(至今还没发,据说是一年发一次)。除此之外,没有福利,也没有宿舍!她和一同学合租了两居室五十多平的房子,每月每人平摊房租2300元。也就是说,她现在的工资交了房租后剩下不到500元。这么一个工资水平,在伟大的首都,刚好可以维持基本生存,至于买房,以她这样的工资和我们这样的公务员家庭,想都不敢想。她有时抱怨工资太低,我只好安慰说,你在这么重要的部门,代表了国家形象,每件事都关乎国家利益,不能在乎钱多钱少,钱不够还有父母这个“坚强后盾”。她有时开玩笑说,她现在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在工作。
《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
据人民网报道,目前,我国约有700多万公务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影响的显然不只是公务员的个人福祉,更关系到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成效。其实,《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有着详细的规定。
《公务员法》第十二章工资福利保险
第七十三条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第七十四条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
第七十五条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第七十六条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第七十七条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第七十八条任何机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自行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
第七十九条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致基层干部的一封信篇3
经过前段时间的紧张工作,我县乡镇换届工作已基本结束,新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已全部到位。新班子,新手多,会产生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也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和不协调。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艰难繁重的工作任务,乡镇干部如何适应岗位、形势的不同变化,掌握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立足新的岗位做出新的业绩?借此机会,我想与各位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谈谈心。
一、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客观地讲,竹溪的发展是不够的,有交通,但不便捷;有工业,它太弱小;有资源,没有变成财富;有农业的产业化,但不足以富民。尤其是相对于发达地区,我们在基础条件、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差距。但是,多少年来,竹溪的干部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止,我们认穷但不认输,落后但不落伍,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竹溪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随着“谷竹”高速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竹溪的实施;随着产粮大县、小农水重点县、校安工程试点县等上百个国家和省扶持项目在我县的启动;随着武汉人福、西部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在我县落户,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新竹溪正向我们走来。我想,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越是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最近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群众的生活逐步富裕了,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准等却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农村打娘骂老子、爱子不孝老的;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的;信访不信法、啥事都找政府的;“端着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没有感恩之心的;抹牌赌博、不走正道、信奉迷信、不讲科学的;甚至还有那些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做坏人比做好人还理直气壮的等等。这些现象虽说只是发生在极少数人中、极个别地方,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如何看待这些不良现象和问题,怎么化解这些矛盾和困惑?我是这么理解的:第一,这些问题和现象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只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要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仅用了30来年的时间,就跨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历程,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分散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在我们国家当前这个阶段集中凸显了出来。要发展,就会有矛盾,大干大矛盾,小干小矛盾,不干永远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是一步步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大干,今后才会少矛盾。第二,这些现象和问题不是某个地方、某个区域的个性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既然是普遍性问题,说明它不是竹溪独有的,也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我们无法回避,只能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去解决。第三,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与我们的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人民群众对我们有要求、有呼声、有批评、有指责,说明我们在制度层面、机制层面、工作层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埋怨、去指责,而是应该沉下身子、静下心来,积极主动地去教育、引导、帮助群众,去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认真细致地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群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依靠力量。乡镇干部工作在基层,阵地在农村,服务的对象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如果说,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那么善于做群众工作则是乡镇干部必备的本领。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我想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要了解群众,真正到群众中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沉下身子“接地气”。干部“接地气”,党和政府才有“底气”。了解群众,是我们群众工作的第一步。只有了解,才能理解,才能化解(矛盾),才能破解(难题)。当老师的要了解学生,当医生的要了解患者,当基层干部的理所当然要了解人民群众。要了解,就要到群众中去,吃农家饭,喝农家茶,说农家话,解农家难。不能老呆在机关,不能老往城里跑,更不能泡在酒桌上、牌桌上,自以为自己聪明,自以为群众的事什么都知道,满脑子经验主义、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隔道梁、隔重山。“身入才能心近,心近才能生情”,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为什么“三万”活动期间,老百姓愿意把家里最好的茶拿出来给我们喝,把最好的饭菜做给我们吃,把埋藏在心底里的话给我们说?就是因为干部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真正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情字在心中,万事好沟通”,只要我们动了真心,付出了真情,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朋友,把群众工作做到农民家里去,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心灵相通,自然会一通百通。
第二,要关心群众,真心为群众解决难题。
人民群众是可爱的,你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当然也有极少数干部说人民群众可恨,那是因为我们这些干部没有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没有对人民群众动以真心和真情。事实上,我们很多干部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的父母、兄弟以及亲人很多都是农民,我们没有资格忘本,更没有道理看不起农民、看不起百姓。我们应该真心地象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农村的老人,象对待儿女一样对待农村的孩子,象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农村有困难的人。现在,很多农民经济上摆脱了贫困,但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现实困难,空巢老人孤独无依的问题,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的问题,老弱病残家庭缺乏劳力的问题,我们要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有政策的,要让群众尽可能地享受到党的政策关怀,没有政策的,要通过我们干部的真情和智慧尽可能地给予人文关怀。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想想,假如我是群众,我会想什么?我会需要什么?只有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上分析判断问题,才能深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所忧所虑,也才能更加快捷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当群众感到困难无助时,我们要做群众的“110”;当群众感到困惑不解时,我们要做群众的“114”;当群众生病急需送医时,我们要做群众的“120”;当群众上当受骗、利益受损时,我们要做群众的“12315”;当群众有怨气有怒火时,我们要做群众的“119”;要做人民群众平常办事的跑堂官、落实咨询各项惠农政策的代言人、家庭红白喜事最需帮助时的“支客先生”。如果我们这样去做,相信农村不会有“刁民”,如果农村还有“刁民”,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第三,要引导群众,真正地抓好群众教育。
群众是最伟大的,但完全自由涣散的群众是很难产生伟大力量的。应该说,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也是关心群众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管理层面的问题很多,人民群众思想上纠结的问题也很多。从人们的思想管理入手,加强群众教育,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思考的比别人多,行动的比别人早,通过前一阶段的工作,也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事实已经证明,开展“进农家、唱红歌、读经典”活动,不失为新时期群众教育的一种好方法,进农家化解矛盾,唱红歌提振精神,读经典净化心灵。但是,群众教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只搞一阵子。省委已经决定,从2012年元月份起,继续开展“三万”活动。县委也多次强调,要把群众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推进下去。对此,我希望乡镇的同志要从四个方面用力:一是要摆正位子。不能等县里督促,不能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要认识到,抓好群众教育,培养一批新型农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一方、惠及社会的好事、实事,乡镇党委要积极抓,乡镇领导要带头抓。二是要定好路子。牢牢抓好两条线,一条是干部线,一层抓一层,一直抓到老百姓;一条是学生线,通过与学校联动,组织动员学生带家庭、家庭带社会,使群众教育路子可行,方法可靠,长期坚持,全面覆盖。三是要定好调子。要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力求实用,力求实惠,不搞形式。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要做到边学习,边受教育,边身体力行,力争在教育群众的同时,我们的干部也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四是要沉下身子。不能像塘里的鸭子、井里的葫芦,看似下去了,身子却浮在面上,要像秤砣一沉到底。你宣传了多少政策,你召开了几次群众会议,你解决了多少群众的问题,你化解了几个矛盾,你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和好事,都要在民情日记中反映。乡镇换届刚刚结束,人民群众对我们满怀期待,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特别是从事基层工作时间不长的同志,我们本来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就不多,如果再不屑做群众工作、不愿做群众工作、甚至不敢做群众工作,势必会拉开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群众工作要加强,关键在于干部作风要沉下去。我们要经常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月下了几次村?在农民家里住了几晚上?能叫出几个村民的名字?能说出哪家哪户种了多少田?哪家哪户有什么特殊困难?哪家跟哪户有什么过结?如果对这些问题了解的比较清楚,那说明真正沉了下去,真正深入到了群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