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在事业单位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文如下:
摘 要: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接好“地气”,按照客观规律,分析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抓手”,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文章对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认为要紧紧依靠单位的广大职工群众,将更好地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适应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对公园提高服务水平与内涵的要求。
关键词:新常态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千里马”与“伯乐”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这是一个以优化结构、新的动力、中高速度、挑战多元为特点的转型发展时期。在新常态下,如何保持平常心态,坚持定向调控,顺应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惠民生、调结构、稳增长,将速度、效益和质量科学合理地统筹在一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笔者作为一名在事业单位工作了几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在新常态下保持“进取心”,按照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的部署,认真研究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接好“地气”,以人为本,进一步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按经济规律办事之间的关系,当好“伯乐”,发现、挖掘和培养更多的“千里马”脱颖而出,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一、新常态给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新常态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逐渐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提升服务内涵、溢出效应潜力巨大,社会美誉度明显上升,发展契机前所未有;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的性质,分清不同类型事业单位转型升级已成为事业单位面临的新的、重要的推动力。因此,用全新的法治方式与法治思维探究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与发展愿景,是我们每一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多次指出:“人才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紧紧地抓好、抓实、抓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解决新常态下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出现趋势性重大变化,服务业正在成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从目前我们所处的经济新常态来看,首先必须提高认识,用新理念、新观点看待新形势下的人资资源管理工作;其次,要认真领会、深刻把握国家的“创新战略”,认识人才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作用,适应以信息化、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中高速发展的宏观环境;第三,要甘当“伯乐”,甘做“人梯”,积极培养和发现、挖掘“千里马”,让那些极具个性、敢想敢干、勇于拼搏的人才像一匹匹“千里马”能够在广袤的草原上千里驰骋,跃马扬鞭。
2.党中央“四个全面”的理政新布局,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指南。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在事业单位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吃空饷”清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核查,一大批“吃空饷”的人浮出水面,受到了严肃处理。特别是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了党内大量存在的“四风”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凝聚正能量,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奋力拼搏的工作热情。因此,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四个战略”,进一步认真领会“四个全面”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指南、新要求,全面把握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发展的新特征。
3.事业单位是我国所特有的组织形式,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共同利益、推进国家现代化、提升广大员工工作、生活品质与内涵的必然要求。要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的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岗位设置管理,积极推进聘用合同制度,初步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
二、新常态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新常态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长期以来,不少事业单位一直是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在人事管理方面,缺乏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模式,仍然是“一份档案,一张考勤,到点上班,有事请假”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对待职工的薪酬、福利、奖金、业绩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千里马”的拼搏精神,难以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2.缺乏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工作制度,岗位设置不合理。由于一直是按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岗位设置上不尽合理,人浮于事现象较为严重。人员结构总体上科技含量比较低,难以有更高层面的发展。
3.缺乏对职工的再教育培训,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园林系统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仍然是过去的平均主义薪酬体制,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体现人才的价值。同时,由于单位缺乏对职工继续再教育培训的重视,使一些员工难以从思想、技术、知识、素质等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经济和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在新常态下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动权。”新常态提出了新课题,新常态也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我们要坚持价值守望,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在对人才驱动的问题上,要在认识上更深一层,在竞争中更强一分,在发展中更快一步,集聚一批站在园林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内乃至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才能占据和引领新常态的有利位置,将自己的单位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少年儿童喜欢”的公共服务场所。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全新的现代管理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内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们除了日常关注的衣食住行外,更多地将开展文娱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丰富家庭生活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将活动的场所更多地选定在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公园内。作为公园的管理者一定要摒弃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破除对人才成长、流动和发挥潜能的束缚,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培养和引进人才,紧紧依靠单位的广大职工群众,将更好地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适应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对公园提升服务水平与内涵的要求。
2.要进一步接好“地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人才更好地成长。长期以来,城市园林系统事业单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因此,要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本单位内部的详细情况,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摸清家底,才能“有的放矢”,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人才更好地成长。一方面,要按照园林单位的特点,根据一年四季季节的不同气候、劳动强度的不同,用工量的不同,合理设置劳动岗位,奖金、福利政策向一线倾斜,尽可能地压缩科室工作人员;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职工参与到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创造中,用科技引领创新,用机器代替人工,使科技人员的利益所得与创新劳动相匹配。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搭建和释放自己正能量的平台上来,营造一个“人人愿意为单位发展出力,个个喜欢为单位创新献策”的和谐环境,实现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
3.要进一步发挥收入分配制度的多种职能,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追求一刻都不能离开经济,但也不能只追求物质的东西,缺失了精神的感悟和激励。因此,要从两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其一是物资激励,其二是精神激励,二者缺一不可。要根据单位内部各个工作岗位,分层次、分阶段建立能够真实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使科技人员的利益所得与创新劳动相匹配,从技能、体能、智能多种角度体现“责权利”的差异性,综合考量职工的实际工作量、业绩成效、出勤率等方面的内容,将科学、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所应有的保障、激励、调节技能充分发挥出来。
4.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强化信息化管理。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万变、推陈出新的时代,不进则退,不进则垮。只有与时俱进,精心打造学习型的组织,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用高科技、高智能的手段提升自己的服务功能,“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一方面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法,加快培养和引进各种计算机、园林设计、园艺管理、园林工艺、老年技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精心打造“独具一格”的服务功能,提升公园在本系统、本市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运用全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服务手段在干部升级、职称晋升、职工工资计算、人员信息管理等方面开展服务,通过强化信息管理,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够在科学、公平的工作环境中心情愉快地开展工作,发挥最大的正能量。
5.进一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在在职工培训方面加大力度,做好文章。有条件的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要主动与相关的大专院校,比如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林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建立协作关系,邀请相关专业的师生到公园进行实习,同时可以与职工结成对子,“一帮一,一对红”,利用各自理论与实践的“长短板”,互相弥补,共同提高。同时,也可以将单位内相关岗位、愿意学习、敢于创新并具有一定特长的员工选送到这些大专院校,进行长期抑或是短期的培训,学成后回来再重返单位,安排到更能发挥其能力的岗位上开展工作。
四、占据和引领新常态的有利位置,把“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
众所周知,人才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园林事业单位也同样如此,新常态下只有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园林事业单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策略,破除对人才成长、流动和发挥潜能的束缚,为他们的脱颖而出搭建一个能够释放自己更多正能量的平台,让“千里马”们能够脱颖而出,驰骋疆场,是我们每一位园林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能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顺畅、更广泛地释放出来。
要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呼唤更美好、更舒适、更惬意的活动空间和娱乐场所,来释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享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过程中的愉悦和快乐。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深化园林系统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占据和引领新常态的有利位置,把“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将为人民服务的正能量最大化地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深入推进科技奖励机制改革.以人才驱动促进创新驱动.硅谷,2014.12.23
[2] 林毅夫.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推动转型升级――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看.人民日报,2015.5.7
相关文章: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探究论文
2.2015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A卷答案
3.退管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