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变迁论文
明代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在侗族地区逐步推行“改土归流”,实施汉化政策,这从另一侧面也加速了侗族和汉族群众的文化交往,丰富了侗族舞春牛的文化内涵。今天小编将与大家分享:浅谈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变迁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
摘 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侗族“舞春牛”的文化生态变迁,是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缩影。侗族“舞春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等息息相关。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舞春牛;侗族;文化生态
Abstract: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and sports value of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and reve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is a folk custom activity conducted by people of Dong nationality at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of religious ideology, life style, farming 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ong nationality, a form of sub sports cultural activity;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is the historical epitom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ime advancement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region;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is provided with fitness value, educational value, soci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and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national policies, cultural policies and sports policies of the state.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sport anthropology;Spring Cattle Dance;Dong nationality;culture and ecology
论文正文:
浅谈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变迁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总人口296万,主要分布在湘、黔、桂、鄂4省(区)毗邻地区,其中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族人口数量最多的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中部,境内群山起伏,溪河环绕。菁芜洲镇除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原生态文化宝库中有神秘的“祭萨”文化、纯美的“芦笙”文化、地道的“为也”文化、精绝的建筑文化、原始的稻作文化和“百里侗文化长廊”,被誉为“侗族文化圣地”。
本研究从体育人类学视角出发,将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确定为田野调查核心区域,课题组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先后两次历时近半个月的时间,对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不同村落的侗族“舞春牛”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以及记录田野观察笔记的方式,重点调查了菁芜洲镇的水南村和芙蓉村,并延伸调查地莲村、小江村、蒋家堡村和九龙桥村等村落。研究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变迁的历史流变规律及其体育价值。
1侗族舞春牛习俗的文化解读
在侗族地区,每到农历立春,流行“舞春牛”习俗。舞春牛习俗在侗族各地区的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都有“迎春牛”、“贺春牛”、“闹春牛”、“祭春牛”等仪式过程。
1.1迎春牛仪式
农历立春之前,侗族群众事先制作好“春牛”道具。春牛由竹蔑扎成骨架,糊黑纸成牛头,用画有黑蚀波涡状毛纹的深灰色布拼缝成牛身,另以土布卷成上端稍粗、下端稍细的条状接于尾端,即成牛尾。春牛的尺寸及颜色都约定俗成,春牛身高四尺,以应4时;身长三尺六寸,以应一年360日;头至尾总长八尺,以应8节;尾长一尺二寸,以应12时。牛的颜色由本年的天干地支决定,牛头、角、耳用天干,其余用地支。如甲子年,甲属木,牛头用青色;子属水,牛身、尾、四蹄用黑色。
《会同县志》614-615记载:“立春之日,竞观土牛,以色占岁水旱,以句芒神仙占寒暑晴雨,以便占桑麻,拾剥土以攘牛瘟。”立春当天,由侗族师公择定吉时在田间选一块适中的地方,供上萨岁神像和祖先牌位,两侧站立寨佬和乡官,掌旗师手执青旗立于东面,掌鼓师立于西面,吹侗箫、侗笛、木叶者立于南面,摇铃者立于旗鼓之前765-766。当师公将犁耙及牛鞭、供品设于萨岁神像和牌位之前,迎春牛仪式正式开始,鼓乐齐鸣,歌声顿起。两名侗族青年钻入竹蔑扎成的春牛道具内,在一名执鞭青年的驱赶下,随即做耕地状。寨佬和乡官象征性地拿着盛有谷种的“青箱”随后播种,其余人等往南北方向来回走动行礼,以祈求风调雨顺。春牛往返播种一轮为一推,九推完毕即礼毕。
1.2贺春牛仪式
迎春牛仪式礼毕,开始贺春牛。贺春牛队伍最前面是由侗族当地吹弹乐师自发组成的鼓乐队。鼓乐队后面,紧跟着手提两个圆形大红灯笼的村民,灯笼上面写着“立春”二字。灯笼后,由两个侗族青年扮演耕牛,紧接着是一群手持农耕器具、扮成农夫和农妇,载歌载舞,边走边唱,代表全村寨把“春牛”送到各家各户。春牛就要进寨时,全寨男女老少列队在寨前相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高声念诵《迎牛词》:“春牛春牛,黑耳黑头,耕田耙地,越山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
当地侗族寨民看见春牛进寨后,也可接春牛祈福。接春牛的家庭在堂屋门口燃放鞭炮一挂,“春牛”听到鞭炮响随即进入这个家庭的堂屋,环绕厅堂四周一圈,在祖宗神台前拜三拜后退出屋外。贺春牛队伍的歌师入屋向主人说:“耕牛登门,预祝主人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盈,人丁兴旺。”等吉祥话。然后,歌师根据主家的情况即兴编唱贺词,如主家有寿星,则唱长寿歌;若是新居落成,则唱鲁班歌;想让子孙读书成材,则唱成才歌。如果主家还有其他愿望,也可告知舞春牛队伍,让春牛帮助祈求。唱毕,主家再燃放鞭炮一挂,欢送贺春牛队。此外主家一般还要敬献红糖、年糕等物,现在多改为敬送红包和香烟。
1.3闹春牛仪式
贺春牛送到各家后,舞春牛的队伍便涌向村寨的打谷场,将打谷场当作农田,人们围成圆圈,开始闹春牛活动。在二胡、芦笙、牛腿琴、锣、鼓、铃等乐器的伴奏下,舞春牛队伍表演牛走路、过桥、喝水、搔痒、撒欢、发怒、刨蹄、晃角、滚泥等动作,其中春牛翻身、春牛望春、春牛甩尾等动作难度较高。在闹春牛仪式中,最令人感兴趣还是一些男扮女装的农耕者手持农具,围绕舞春牛队伍表演挖田角、培田、耕田、播种、锄草、施肥、收割、捞鱼、打猎等农事表演,内容诙谐有趣,颇有民族特色。喧闹一阵后,侗族师公请年纪最长的寨佬领头抚摸“春牛”。寨佬抚摸之后,侗族男女老幼都争着摸春牛的眉心,讨个开年吉利。此时,这头牛突然变得很机灵,想摸到眉心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费一番功夫是办不到的。摸完春牛,周围观众还用对白或盘歌的形式,向“舞春牛”的扮演者提出各种各样有关农事的问题,要求他们回答。春牛表演者必须用山歌告诉大家何时干哪些农活,干农活的时候应注意事项,寄理于歌、以歌启人、特色鲜明302-303。侗族舞春牛的习俗,相传已逾千年,这项风俗活动对促进农业生产、传授农耕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1.4送春牛仪式
闹春牛仪式结束后,点燃鞭炮,送牛归栏,送春牛仪式实际也是侗族群众的狂欢节。在送春牛仪式上,以侗族哆耶舞和芦笙舞为最普遍。哆耶舞是集体舞蹈,人数不限,十余人至数十人不等。表演时,男女分列,各自围成圆圈,男队后一人用右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按照哆耶声甩动左手作拍,步伐整齐而有节奏,边唱边绕圈而行。女队互相牵手绕场踏地而歌。芦笙舞,表演时边吹芦笙边舞,多模拟生产劳动和动物动作。芦笙舞有模仿狩猎的“赶虎舞”,模仿鱼类活动的“鲤鱼上滩舞”,模仿鸡打架的“斗鸡舞”等452。跳芦笙舞的侗族群众,按芦笙吹奏的曲调左右摆动,做屈膝、甩腿、跨步、旋转、前进等动作,翩翩起舞,循环反复。在送春牛仪式中,侗族抹黑活动也是重头戏。逗趣的妇女们特意用黑黑的锅灰抹到男伴女装的男青年脸上,对方也毫不客气地把锅灰反抹到她们脸上,双方扭成一团,惹得围观者开怀大笑。诙谐有趣的表演,喜庆的锣鼓声,动听的春牛歌,送春牛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民俗节庆是舞春牛的文化载体,没有侗族立春习俗,舞春牛的活动形式不可能传承发展到今天。舞春牛活动是民俗节庆的活动内容,正因为有了舞春牛的活动形式,民俗节庆才变得丰富多彩。侗族群众通过舞春牛充分享受到活动的乐趣,也将地域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内化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所以,在侗族历史长河中,侗族舞春牛与侗族民俗相互依存、息息相关、协同发展,形成了侗族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
2侗族舞春牛习俗的历史嬗变与体育价值
2.1母系氏族时期萨岁崇拜与侗族舞春牛的起源
“萨岁”是侗语的音译,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原意为“祖母安息的地方”,萨岁是侗族至高无上的民族保护神,是侗族祖先崇拜的历史遗存378-396。村民认为萨岁神灵既能庇佑人丁兴隆、村泰民安,又能带来农业丰收、六蓄兴旺;既能防卫盗贼劫寨、虎兽伤害,又能使家家发财致富、禾谷满仓。所以,侗族群众每年都会安排祭祀萨岁活动,祈求农业丰收和神灵庇佑。在侗族先民的思想意识里,牛头和牛角属阳,牛身和牛尾属阴,牛是家畜中唯一阴阳合体、能够通神的动物,是传达神灵指示的信使,所以在侗族地区也存在着牛崇拜或牛信仰。此外,由于侗族地区是农耕社会,耕牛是侗家人的“生命”,他们对耕牛的爱护尤为深切。每年立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为耕牛修理圈台,蒸制五色糯米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和酬谢牛的功德。“舞春牛”习俗是侗族群众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等农耕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2.2明清时期汉族文化传入与侗族舞春牛的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在侗族地区逐步推行“改土归流”,实施汉化政策,这从另一侧面也加速了侗族和汉族群众的文化交往,丰富了侗族舞春牛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期,每年“立春”这一天,侗族地区县令都要率领僚属、绅营,到“萨神庙”祭祀“萨岁神”,示意春耕季节已到,官民一起备耕,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勤耕、催科成为旧社会历代地方官员的首要政务。侗族地区《玉屏县志》60-65记载:“岁时立春,县官彩仗迎春东郊。农民塑土牛,各行办台阁,由东门出,北门入,绕匝竞日,点缀太平景象,亦差客观。”
《沅陵县志》519记载:“立春前一日,守令率同城僚属迎春东郊,祀句芒,出土牛,散春花春枝,结彩亭,伴故事,鼓吹宣阗,迎入官署……农人有以松针作秧插田中,击鼓群歌,以相贺者。”《晃州厅志》[10]416-419也记载:通道侗族自治县“最后一次县官示耕,是在清末1910年举行的。”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汉族文化与侗族文化的交流,在丰富侗族舞春牛文化内涵的同时,“改土归流”政策也增加了舞春牛的政治韵味。
2.3新中国建国后的民族政策与侗族舞春牛的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侗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得以继承和发展,成为丰富侗族地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侗族舞春牛被错认为是牛鬼蛇神而被废除,曾一度在侗族地区消失。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民族民间文艺资料,侗族地区先后整理出版了《侗族民间器乐集》、《侗族医药》、《侗寨大观》、《侗歌大观》、《侗族信仰大观》、《侗戏大观》、《侗族体育大观》、《侗族饮食大观》等系列丛书。特别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都建立了体育工作机构,将民俗体育活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用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侗族舞春牛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新动力。1985年,经过创编的侗族《春牛舞》参加了广西第10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音乐舞蹈表演项目二等奖,在国内引起的很大的社会反响[11]。侗族舞春牛虽然至今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体育形态,但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舞春牛活动仍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文化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
2.4改革开放时期文化建设与侗族舞春牛的繁荣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侗族地区民俗活动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被国内外游客关注和认知。近几年来,在湖南通道侗族芦笙节、湖南侗族民俗生态旅游节、首届巫傩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中,舞春牛成为侗族民俗文化的“形象大使”,借用各种媒介和传播方式引领侗族民俗文化潮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侗族舞春牛潜移默化的发生着许多改变,现代性逐渐增强。现代舞春牛的动作、内容和传统舞春牛相比,除了模拟春牛动作、农耕场景,还增加了两牛调情、双牛争食和群牛表演等;动作特点也由动作过程化、程序化,改为强调动作的难美度、诙谐性和观赏价值;动作风格由古朴沉重转变成轻松活泼;动作形式由侗族本寨群体表演,发展为强调外来人员主动参与;文化内涵由传统的祈求农业丰收,转型为休闲活动中的愉快和满足。侗族舞春牛的文化变迁过程是对现代环境的适应。
从侗族舞春牛习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舞春牛起源于侗族的“萨岁”崇拜,具有神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特征。明清时期汉族文化的传入,侗族舞春牛逐渐转表现出促进农业生产、传授农耕知识的农耕文化特征。新中国建国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侗族舞春牛逐渐体现出休闲文化特征,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健身和文化需求。侗族舞春牛的转变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结果。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处在民俗与体育交叉边缘的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坚持我国社会发展现过程中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乡土社会中侗族舞春牛习俗的多元价值 。
在侗族地区传统农耕方式中,牛与少数民族群众关系最为密切。舞春牛活动将春牛作为主题,模拟牛的日常劳作动作,来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是历史传承的和群众生活的需求。同时,侗族地区的民间制度文化也为舞春牛的发展提供了传承方式和群众基础,我们可以利用舞春牛的群体性特征,让它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舞春牛的动作特点与舞龙、舞狮相比,没有大幅度的跳跃、闪躲等高难度动作,整套动作也鲜有惊险刺激的场面,一般表现为轻松、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深受群众喜爱。
舞春牛的动作形式拟人化,如模仿春牛耕种过程中的手舞、屈膝、甩腿、跨步、旋转、翻身、前进等动作,从运动人体科学角度分析,对人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中老年人群体的健身娱乐,也适宜于在中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充实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资源。此外,舞春牛活动一般在民俗节日中举行,活动过程中强调道德规范,是民族地区的一种教育方式,调节、规范着侗族群众的社会行为。侗族舞春牛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其诙谐风趣的表演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缓解社会矛盾发挥着社会安全阀的功能。侗族舞春牛还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全民健身和文化生活服务。
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群众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原始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在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侗族舞春牛与侗族民俗节庆相互依存、栖息相关,民俗节庆是舞春牛活动的载体和传承方式,舞春牛活动是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文化价值由宗教文化——农耕文化——休闲文化的转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结果。侗族舞春牛具有体育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建设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