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论文
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智健康与否与学校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和家长应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了解,并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协助儿童的适应和成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一
《小学生心理教育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四种特点和相关的分类教育。
【关键词】分类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7-01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目前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观,有好多的小学生都涉及到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我就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特点,如何针对其进行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以便共同研讨。
1“害群之马”型
这类学生多位男生,顽皮.好动?淘气;经常撒谎.逃学.离家出走;结帮拉伙.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不守纪律.不爱学习.不听劝告;经常大大咧咧咧咧.疲疲沓沓.满不在乎;常犯错误,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架势,破罐破摔,看你老师能咋样。
这些学生是学习差,思想也差的双差生,目前在学校为数不少,被称为“害群之马”。到哪班,都是“一个老鼠害一锅汤”没人要。我们测了这些学生的智商,却发现都很正常。分析其行为表现,,从精神病学来看,大多患有或多或少的品行障碍,缺乏自知力,缺乏自尊心和同情心。常常不顾及别人的期望和利益,自暴自弃,冷漠自私。如果放任自流,任期延续下去,将会形成个性障碍,影响终生。
如何救护这些失去“活力”的生命呢?美国教育家艾玛逊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奥秘在于任何热爱儿童。”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曾有许多教师用他们慈母般的爱心,成功的从“死神的手中夺回一个个活的灵魂。”其实,这“爱心”里包含的是细心、耐心和恒心。首先,教师要细心的分析此类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形成原因,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若有如此胸襟,害怕把“石头”暖不热吗?然要联系其他科任教师和家长,商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对其进行全面和长期的教育。要知“积习难改”,“学坏容易,学好难”的道理,所以切记操之过急。应放长线钓大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平时多给这些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甜头,别再说自己是“废物”、“笨蛋”、“不可救药”。再加上教师勤鼓励、勤督促,相信他们会步入正轨,重新做人。反之,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冷言嘲讽,严词厉训,加重体罚,就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处处与你顶撞、与你作对,让你时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寻找教育的契机,让你的教育也将是失败的教育,更有不好的,会逼迫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2任性涣散型
这类学生个性偏激,行为不羁,思想意识不稳定。如上课故意捣乱,与老师、家长玩心眼,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撒手不管。考试成绩好坏都不在意,你如俺说硬说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类型是违反校规,破坏公物,与老师、同学关系也较僵。上课上自习总爱迟到几分钟,迟到了也不喊报告就破门而入,对老师视而不见。老师批评他,他还当堂顶撞。弄得每个老师头痛伤心,。惹得每个学生嫌弃讨厌。
去看一看他们的家庭吧!这是造成他们心灵偏向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家庭不是“暴发户”,就是父母经商或有钱的户等。从小生活在物质环境优越的环境里,有钱花受家长的宠爱。他们抱着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的思想。有的说:“学习好不好无关紧要,只要有钱,将来生活会过的好的!”有的狂妄自大:“我爸说了,交通大学的大门向我堂开着。现在学不学,将来照样上大学,干大事!”更有胜者说:“学的好不好不好是我的事,你管得着吗?”
面对这些学校生,我们不仅感动忧虑,更感到棘手。他们物质丰富,精神生活却如此空虚、清贫。怎样才能转变他们的思想,重塑他们的灵魂?有效的方法肯定是艰苦而长久的,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承受这个艰辛的过程。通常采用“点”和“引”启迪心智,因势利导,旁敲侧击的点化和点拨教育。针对个性成因,与其交谈、沟通,启迪他们对人生的和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态度;在通过日常实例和前任事例进行正反说教,修养人格,重新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
3忧虑压抑型
这类学生平时听讲专心作业及时,遵守纪律,成绩优秀,是老师赞赏的好苗子,但他们个性内向、自尊心强,勤奋刻苦、自觉性强,把分数看得太重,思想压力大。从心理分析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紧张综合症”,没有勇气面对挫折。常产生个性抑郁,甚至自暴自弃。
由此可见这类学生心理素质太差,没有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专家认为,学生负担过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等因素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严重催促他们的心理。因此,教授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安排好课内外时间,安排好娱乐的时间。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不怕失败的能力,让他们树立能屈能伸“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自信素质,同时要求家长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不横加指责或默然置之。否则,会使学生心灰意冷形成心理障碍。
4轻松自在型
这类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学习看上去轻松自在。听讲认真,发言积极,作业“一挥而就”,成绩良好,兴趣广,好动。什么事都能做好。缺点是爱自能,钻牛角尖,不踏实,从不自觉补习,有点懒。针对这些心理行为,教师要适时进行挫折和自律教育。帮学生克服骄傲自满,挖掘他们更大的潜力。使他们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去提高。
总之,现在大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父母溺爱,学生以我为中心,缺少责任心和承受力。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没有正确的家教,只是赚钱供学生不关心学生心理和学习。成绩好就夸,成绩差就指责.埋怨。造成心理负担,并形成心理障碍和品行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里健康和学习。
如今,我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就应从分把握好小学生的健康特点。这样才能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家长和教师应加倍重视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注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交际能力及责任心.同情心.合作精神等成长因素的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环境,使小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关键字:心理健康;赞扬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的社会严峻挑战等这些问题,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中小学校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开展。但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有一些我们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重治疗,轻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大方面的功能:一是矫治,即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二是发展,即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有些老师仅仅着眼于矫治的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工作,忽视了对正常学生的辅导。如,发现某某同学情绪不稳定、某某同学爱说谎、某某同学有自卑感教师才开始矫正、补救。有时,教师只把学生的心理状态分为正常状态(常态)和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而忽视了当中的灰色区域——不平衡状态(偏态),以至于笼统分类,“一刀切”。其实,从效果来看,如果到了学生心理偏常或心理有障碍的时候才来补救,矫正和治疗,工作的难度就大,花的时间和精力也多,效果还不一定显著。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正常健康地发展、成长、成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而不是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和治疗方面。总而言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有防重于治的新理念。
二、重个别,轻团体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经常会投放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去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心声信箱”、“聊天室”等形式的项目。这些都属于个别辅导形式,其优点是针对性强,但对于整体来说,效率还不算很高,也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因此,团体教育应受到重视。从进行方式分,心理教育可以分为团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类。团体教育,是指团体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社会生活的缩影,以学生班组为单位实施系列的教育方案。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的方式,使学生能在团体中获得正确的观念,获得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促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心理素质。团体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社会发展造成激烈的竞争,日益加深人们之间的疏离,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疾病通过团体的支持和温暖可得到较好的消除。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只注重个别教育去消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相反地,应该是更普遍地使用团体教育进一步促使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与才能的最充分显示和最完美发挥。
三、重说教,轻疏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较为被动状态:往往是出现了严重问题,再去做“亡羊补牢”之举。只询问症状,就事论事,做泛泛的说服教育工作,只在具体问题上做表面文章,不去追求问题的来龙去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只能受到表面的“症状缓解”效果,很难根治。为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还应把心理教育渗透、贯穿于各育和各科教学中。学校各育、各科教学均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依据,结合各自教育、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充分把握其中富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使各育、各科教学过程和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1、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2、注重教师的心理保健,让每一位教师都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的重任,加大心理健康的力度,真正把学生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中解救出来。3、重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四、重差生,轻优生
差生出现的“自卑、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偏差、学习障碍”等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光晕效应”,优秀生往往因为学习优秀而“一优遮百丑。”老师们如果细心地观察一下,在劳动过程中,最敢于做最脏最累活的学生中,学习优秀生所占的比例是极少数的。其实这里可以隐性地显示出:知识素质与良好的人格品质不一定成正比的。在“群星捧月”的独特条件下,要知道优秀生在赞扬中成长,在崇拜中学习,很容易形成“自大”、“脆弱”、“嫉妒”、“任性”、“虚荣”等不良心理。一旦离开那些优厚的条件,就极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对优等生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不得。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