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鸭饲养的方法是什么
川麻鸭早熟,放牧能力强,胸腿比较高,为四川省生产肉用仔鸭的主要品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四川麻鸭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四川麻鸭饲养的方法
一、外貌特征
四川麻鸭体格较小,体质坚实紧凑,羽毛紧密,颈长头秀。喙橘黄色,喙豆多为黑色,胸部发达、突出。胫、蹼橘红色。母鸭羽色较杂,以麻褐色居多。麻褐色母鸭的体躯臀部的羽毛均以浅褐色为底,上具椭圆形黑色斑点,黑色斑点由头向体躯后部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在颈部下2/3处多有一白色颈圈。腹部为白色羽毛。褐麻色母鸭中颜色较深者称为大麻鸭,羽毛泥黄色,斑点较小者称为黄麻鸭,其他杂色羽毛约占5%左右。公鸭体型狭长,性羽2~4根,向背弯曲。公鸭羽色较为一致,常分为两种,一种青头公鸭,此公鸭的头和颈的上1/3或1/2处的羽毛为翠绿色,腹部为白色羽毛,前胸为赤褐色羽毛;另一种沙头公鸭,此种公鸭的头和颈的上1/3或1/2的羽毛黑白相间的青色,不带翠绿色光泽,肩、背为浅黄色细芦花斑纹,前胸赤褐色,腹部绒羽为白色,性羽为灰色。在放牧条件下,年平均产蛋150枚左右,500日龄平均年产蛋131枚,平均蛋重72~75克,蛋壳以白色居多,少数为青色。
二、生产性能
四川麻鸭的早期生长速度较快,相对生长的最高点出现在10-20日龄左右,80-90日龄相对增长率急剧下降,100日龄以后则在1%以下。
四川麻鸭90-100日龄的全净膛屠宰率为63.21%。据开江县农业局测定:6月龄公鸭的全净膛屠宰率70.56%,胸腿肌重291.73.18克,占胴体重的29.1%;母鸭全净膛屠宰率70.6%,胸腿肌重288.43.14克,占胴体重的31. 8%。四川麻鸭100日龄开始填肥二周可增重540克,增重率为39.9%,瘦肉率25.2%,皮脂率22.3%;胸体(皮脂混样品)含水量为60.1%,脂肪22.4%,蛋白质16.04%,灰分0. 85%。
四川麻鸭在群牧条件下,年产蛋量在120-150枚左右,高产鸭可达200枚以上。据达县地区开江县农业局测定,500日龄平均产蛋130.9枚,据宜宾地区测定,在放牧饲养,适当补饲的条件下,年产蛋量为141.3枚。蛋壳多为白色,少数为青色,壳厚0.35毫米,平均蛋重71.9克,蛋形指数1.4。
四川麻鸭无就巢性,传统采用桶孵法进行繁殖。每年自3月开始孵化直到8月底结束。按抱房习惯在立夏前后孵出的雏鸭称为“春水鸭”,主要供农户零星饲养,夏至后孵出的雏鸭称为“秋水鸭”,主要供野营大群放牧的棚鸭户饲养。种鸭群一般300只,在每年3-7月份集中收集种蛋,公、母性比为1:10,受精率在90%以上,桶孵法受精蛋的孵化率一般在85%以上。据观测群牧鸭群全日每只母鸭平均与公鸭交配1.1次,每只公鸭与母鸭平均交配11.0次。公鸭利用年限为一年,母鸭为2-3年。
四川麻鸭饲养管理方法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