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建设相关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相关话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将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国家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度的增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国防建设相关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国防建设相关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
《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和谐统一》
摘要:为了使国家有限资源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国防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上,我们还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不够发达仍然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制约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将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国家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时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有所侧重原则,避免出现全方位推进和平均着力而导致国防建设效率低下的现象。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谐统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如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呢?党的最新理论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明确的答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同时也给如何正确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提出了指引方向。
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涉及到国家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处于“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国际环境非常恶劣,面对艰巨的国内经济建设任务和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新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奠定基础[1]。这时期,随着国防开支的大幅度降低,军队员额的大规模压缩,使国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建设,取得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国防建设也得到了加强。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冷战对抗进入高风险期,加上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我国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国防建设重于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在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以国防项目为主体的战略后方建设,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地把握国际战略总体格局和我国国家安全环境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主题已经由“战争和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国家经济建设是大局的思想,明确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邓小平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我们军队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2]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人民解放军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裁减员额100万,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以及占GDP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军队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腾出部分机场、港口、设备和空闲的营房、仓库、场地等为地方建设服务,全军和大部分服务设施向地方开放;军工积极发展民品生产,利用军队取得的高成果为地方建设服务;积极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尤其是新军事变革飞速发展的特点,在继承邓小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的思想。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并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纳入更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指导思想之中。
二、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不仅表现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更主要的是以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多因素共同构成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创新协调发展观念,要从国家总体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方面要看到经济建设在国防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国家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的安全形势,结合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世界军事强国正进入信息化阶段的实际,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制定完备的国防发展战略,将国防建设纳入到国家总体改革的大框架内统筹考虑。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防开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军仍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阶段,亟待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我国的国防费占GDP比例还不到2%,低于全球3%的平均值,这与我国显著提升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同维护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不相适应。只有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内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防经费投入机制,力求使我国的国防费开支规模和增长幅度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使国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捍卫力量,粉碎任何可能破坏我国发展进程的威胁力量,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实现。
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需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发扬军地互助合作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军队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强化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活动中,要把维持安定团结局面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环境作为自己必须履行好的神圣职责。为此,军队要重视非战争条件下如何应对预防、控制危机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和保障机制,以提高执行应急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也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支持和协助国防和军队建设活动,努力创造条件主动帮助解决好退役官兵的就业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和军人家属失业后的再就业,以及军人子女入托和上学等现实问题,积极为国防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作贡献。
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求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建立起军民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推进特色新军事变革,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高新技术优势和信息、装备优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要取得这些方面的优势,单纯依靠国防或军队系统内部建设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应当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注重发挥民用部门和民用资源的优势,努力实现国防与民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首先,国家进行大型民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要兼顾国防建设的需要,做到一笔投资取得平、战双重收益。比如,国家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原则对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公共基础建设以及光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信息化基础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不仅在和平时期能够用于经济建设,满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需要,而且在战时可有效地保障武器装备机动、国防军力部署和军事通信联络、人民防空等方面的需要。其次,国家在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时以及战时,可以采取应急有偿使用民间的设施设备的做法,这不仅可以保障有限资源在平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于经济建设,而且在战时能够有效地满足军事和战争需求。比如,在渡海作战过程中,通过征用民船提供物资补给、救护、通信等战时勤务保障,改装民船直接或配合执行侦察、封锁、偷袭等军事任务的方式,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军事战略任务。另外,国家可以发挥民用领域的科技优势和加大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力度,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高新科技领域研发和生产势头强劲,在通信、产品、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的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武器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仍比较低,因此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军民两用技术和两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促进民用高新技术成果转为军用,对于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进程,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国防建设上,必须根据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特点,抓住我国国防建设特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国防费支出方面,要在适度增加国防费的基础上努力优化国防费结构,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真正起到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国防和军事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国防和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配置由数量型向专家型和职业型转变;在军兵种的建设上,要按照战争特点和要求,努力调整和优化军兵种结构,注重高技术兵种的发展,并扩大对空军、海军和二炮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战争的物质手段建设上,要紧紧围绕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加大信息化技术装备的建设力度,着力发展精确武器,特别是“杀手锏”武器的研制和生产。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不但需要硬投入,也需要软投入。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特别容易淡化,尤其是长期的相对和平环境更是容易消逝人们的战斗意志,滋生麻痹思想,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民的国防意识,形成全国全党全民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参考 文献:
[1] 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93.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