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审题例析

2017-02-16

作文的前提条件是内容要切合题意。要做到“切合题意”,就应在审题上精心经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审题例析,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审题例析:

一、抓住“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济南中考作文题《偶然的发现》,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陕西中考作文题《做个有心人》中的“有心人”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应阐明“有心人”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无论叙事、议论、抒情,都要紧紧围绕“有心人”展开。再如:南通市中考作文题《一道风景线》中“一道”这一数量词也要注意,它给出了数量上的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罗列没有内在联系的几道风景线,没有把这几道风景线收拢并归于“一道”的升华文字,那就会进入偏题的误区。

二、把握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广州市中考作文题《又见枝头吐新芽》是个动宾短语式的命题作文。这里的宾语“枝头吐新芽”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大多数人都能把握住,而另一个概念“又见”,很多人却忽略了,其实,这应当是审题的关键,是写作的重点所在,也就是题眼。“又见”不是指“可能看见”,而是指“已确确实实地看见”,是现实生活中鲜活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写作时应把握住“枝头吐新芽”和“又见”两个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紧扣住“又见”这个词,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再如:《那一刻,冰雪在心头消融》《那一刻,我怦然心动》这样的文题要注意“那一刻”与“冰雪消融”“怦然心动”的有机联系,必须写出“冰雪消融”“怦然心动”是在情感转变的特定情境和故事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潮)瞬间发生的。

三、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在”“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考生一定不能忽略。

例如无锡市中考题《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中的“最”就规定了要写的作为主角的人只能有一个;湖州市中考题《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中的“也”就应写出波澜,先突出力量之小,似乎与“支持”无关,然后宕开一笔,突出“小的力量”与“支持”的关系。再如:作文题《快乐就在路上》中的“在”就限制了快乐应是在“路上”产生的,如果只谈快乐与“路上”的关系就偏题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关键,作文中应写出“不是‘这样’一“误为‘这样”’一“回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中间一层,文章就会偏题。

四、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如:潍坊市中考作文题《画一扇窗给自己》、内江市中考作文题《仰望蓝天》、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留在心底的风景》《又见枝头吐新芽》等文题都应完全理解其比喻义。

这些题目中,有的一个词是喻体,如“窗”“蓝天”“风景”;有的两个词是喻体,如“枝头”“新芽”。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即整个短语是喻体,这种情形下,题目前往往会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

例如:在一个缺水的村庄里。村民常用一排大缸接盛屋檐水。由于澄清缸里的水需要两三天,因此妈妈不允许我们玩缸里的水。常有一些恶作剧的孩子,冲进院子把水搅浑,这使我们非常愤怒。妈妈看我们被几缸水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说,各人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扭曲、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请以“水总有澄清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位考生先描写家乡河水如何清澈美丽,然后写环保的缺失带来严重的水污染,最后写人们环保意识的回归,展望明天,坚信“水总有澄清的一天”。这位考生完全忽略了话题的比喻义,就水写水,没有从自然现象上升到人生意义,偏离题意。

这段提示语讲述的故事只是为了引入喻体,“妈妈的教诲”对“我”的启示暗示了题目的比喻意义,那就是:被误解、扭曲、诬陷时,不要颓废失志,只要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总有洗刷冤情、真相大白的一天。考生审题时只要静心阅读,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喻义匹配的本体,就不会出现上述失误。

五、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如:《我拥有,我快乐》等作文题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必然产生的心理情感反映,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六、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温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是《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的命题作文题,学生只要在行文之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就可以写作了,题目之中的“真好”,才应该是立意的关键所在,应详写。可以写一个人的品质,可以表现事情反映的新风尚,可以展现社会改革的新面貌,可以反映群体的品质……可是有些考生写此文时,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却一带而过,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详略安排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七、要审准人称

审准人称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示语或作文要求。如果作文要求“请以你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一篇文章,那么就应该用第一人称写你自身的经历;二是作文题目。如烟台市中考作文题《美丽的瞬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我眼中的色彩》,前一个题目没有人称的限制,后一个题目就确定了必须是第一人称。

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审题例析(二)

[模拟题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些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关于探索“路”的名言警句,曾经给了我们多少勇气与感动。

我们每天都要走路,有的平坦,有的坎坷,有的通畅,有的曲折……路,有看得见的地上之路,也有看不见的心路。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快速点睛]

这是一个虚实都可写的话题,初看上去似乎抽象、空洞,但仔细分析,却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的抉择,尤其是对于处于人生转折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个人性格如何塑造、人生道路如何选择、未来何去何从……这都是困扰青年学生的日常问题。

写好这个题目,首先立意构思要新。如唐僧西天取经之路,这途中充满各种苦难,如能作为一个叙议话题,也是新颖的。再如有人这样构思:两个不共戴天的仇敌,在“狭路相逢”中遇到了,他们必须互助才能存活,为了生存,两个仇敌终于携手并行,前嫌顿释,走出了一条阳关大路。

文章要写得内容充实,还必须围绕主题进行发散思维:看身边各色人等,人生道路的选择引起的感情可谓喜忧参半,滋味多多;体察自身,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又何尝没有很多喜悦很多遗憾!这些都可以作为材料,组织进我们的文章,使文章内容充实,感情充沛。但是发散思维不是任意的胡思乱想,必须围绕核心内容做材料的取舍,以突出中心主题。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可用抒情笔调写成散文(分析路的含义:路,大多是曲折的,世界上没有什么笔直的阳关大道,也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路。人生的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只要我们永不停歇,不懈奋斗,人生的新境界就在眼前);可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或某人的人生之路,叙述成长道路上的二三事);可写成议论文(论人生之路,论坦途与崎岖,论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境);可写成说明文(介绍路的来源、发展演变、种类、作用等);还可写成小说、诗歌(要定好主题)。

[佳作展示]

父亲送我一条路

柳成龙

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大卫•布伦纳出身贫寒。小时候,当别的孩子为没有轿车没有别墅嘟囔不休的时候,他却在为一双鞋子一顿饱饭而发愁。中学毕业之际,他的同学、他的好友,有的得到了父母送的新衣服,有的得到了汽车甚至别墅。看到人家得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大卫也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希望父亲能送点什么。他父亲微笑着,把手伸进裤兜,摸出了一枚镍币送给他:“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用它去买份报纸吧,逐字逐句看,然后翻到广告栏,其他栏里没你的所求,广告栏里你是可以得到你的活儿干的——那上面有你的路。”

大卫拿着父亲给他的一枚镍币,当真买了一份报纸认真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