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曲高和寡的故事
2016-11-19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
曲高和寡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
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什么行为失检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回答说:“最近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只有几百人能跟着唱。后来,他开始唱《白雪阳春》这类高深的曲子时,只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徵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说到这里,宋玉对楚襄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问题,宋玉又打了一个比方:凤凰能在九霄云外展翅翱翔,在篱笆间奔驰的小鸟怎能与它一起计量天地的高低?鲲鱼早上从昆仑出发,晚上在大泽过夜,在浅水里游的小鱼怎能与它一起计量江海的深广?不但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人中也有像它们一样的人物。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