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法技巧

2017-06-22

相关话题

导语:高三的学习,不复杂。高三的学习,很简单。高三的学习,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哲学存在其中。问题哲学的一面就是,“有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少;没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高考复习方法技巧

一、后期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总结反思一轮复习中的问题为线索,以自主学习、综合训练为主要复习方式,继续强化“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训练),全面梳理和完善知识体系,全面强化知识重点和考点,以模拟考试为抓手,查缺补漏,规范答卷,全面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二、后期复习的基本任务

1、回扣基础,回顾反思,全面梳理,巩固提高

后期复习,必须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汇总复习的成败得失,依据考试说明对所考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让学生按照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做到重述、默写、解释、比较、区分、归纳、分析、理解和掌握,全面强化“三基”,要以“错题档案”“错题本”为线索,回顾复习过程,再现“前车之鉴”,巩固复习成果。

2、整合信息、综合训练、查缺补漏、提升能力

要按照《考试说明》样题要求,广泛搜集筛选高考信息。要按照高考命题的内容、形式要求、难度,精心编制模拟试题,进行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模拟训练或仿真考试,要通过训练进一步查找知识点的缺漏和能力的缺陷,通过训练进一步检查学生在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自我完善、及时弥补、及时纠正、回扣升华。同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与社会热点相联系的问题,与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相联系的问题,与山东地域文化相联系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或在训练讲评中渗透,全面提升考试能力。

3、调整心理、增强信心、加强督查、提高效率

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疏导学生心理,调整学生心态,要为考生树信心,鼓干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位考生的思想工作,各级部要强化督导和检查,抓好训练量的控制和集体备课的落实,注意复习方法,强化讲评质量,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三、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学“课标”,学“说明”,把握方向,回扣基础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命题人必须遵循的“法规”,所以要准确地把握《课标》和《说明》所列知识点及其指标体系,并把对高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认识的准确性,理解上的深刻性、应用的完整性,贯穿于后期复习的全过程。以复习内容的基础性的不变,来应对高考试题的万变。因此,后期复习要高度重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重新学习《考试说明》,以《考纲》作引领去回扣基础,梳理考点,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高考考什么?

一是重视知识的考查:①重视基础知识考查(主要围绕问题、新材料、新情境进行整合);②重视主干知识考查(主要是保证高考的公平和有效);③重视网络知识考查(每个学科知识都有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和网络)。

二是重视能力的考查:①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如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②重视学习能力的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论证的能力等);③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思想的完整性、严密性、敏捷性、针对性、逻辑性、创造性等);④重视观察能力的考查(对社会、自然、科学、生产、生活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⑤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

高考怎么考?

高考命题的原则要求,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课标要求之内;起点高,落点低;陌生中考查熟悉,全面体现学科自身价值;思考时间增长;大开口,小出口,进入易,出来难,层层设大,题题把关(以保证区分度);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用新观点,新方法解决传统问题;贴近教材,适度延伸。命题趋势:①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重视能力的考查;②强调学科之间相关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③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科技前沿的结合,学以致用;④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及价值观;⑤强调提取信息的能力,迁移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⑥强调普遍适用的知识和综合运用的基本能力。

在此基础上,各科要依据前期复习中学生易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错误认识,以问题为线索,对重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和应用加以强化。

(二)落实常规管理,优化复习的四个环节

后期复习是学生高考成败的关键,对教师要求比之前的复习更高一个层次。各知识点的梳理、归纳、综合、穿插运用,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提高等,都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本领。面对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考试内容变化较大的新情况,后期复习必须一如既往的抓好过程管理,优化复习环节。

1、各学科组要打团体仗,要有荣辱与共的思想

只有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实现脑力资源的共享,才能更好的提高备课和复习备考的质量。集体备课要按照学校规定,落实时间、地点和要求,要通过集体备课,科学安排,制订后期复习计划,把教学精细到每一节课,要优化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学案设计和训练题目,确定好复习重点,排查考点,梳理知识点。特别是要研究怎样指导学生制订好自己的回扣计划,怎样指导学生建立“回扣基础”笔记本,怎样指导学生以书面表达形式自行编织出考试知识网络,怎样指导学生结合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应用,强化对所考知识点的掌握。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要认真研究在后期复习中复习课和讲评课这两种主体课型,要明确它们的特点、功能、作用,从而采取恰当的科学的有效的形式和方法,避免把专题复习课上成知识点的再罗列,把讲评课上成对答案式的宣讲课。既要注重控制课堂容量,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复习课:复习内容的确定和复习过程的设计。一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二要针对学生在前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结合“教师错题档案”、“学生错题本”,认真梳理学生复习中的盲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复习内容和复习过程。力求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讲授、练习,讲评、泛读、感悟,澄清并落实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应用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复习内容确定之后,其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总结规律、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予学生以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既要杜绝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思维上的教学行为,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反馈优化,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达到教师调控教学,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提高的目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二是局部归类,解决“一盘散沙,不见主体”的问题;三是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四是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论题”的问题;五是矫正补救,查缺补漏,解决“亡羊补牢”的问题。

(2)讲评课:讲评课的教学要体现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和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要注意启发思路,点拨题眼,引导上路。测试既是考查学生,同时也是考查教师。某一部分知识学生考的如何,水平如何,通过答卷得到集中体现。教师教的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也集中反映在学生的答卷上。学生卷面问题反映集中的地方,也正是教师需要加强指导的地方。因此每一次测试、训练,在批阅试卷中要深入了解,从而掌握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讲评试卷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讲评试卷应该是分清错误类型,分析错因,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解决思维受阻的原因,然后归类分析,强化补救,最后进行二次诊断,切实提高讲评效率。

3、优化精选测练题,提高训练质量

在后期复习中,学生做题训练的时间比以前要相对多些。通过学生的训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高考所需的能力,这种做法是对的。单题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是后期复习的重要任务。但在一两个月的时间中,学生不可能做完教师认为比较好的习题或模拟试题。因此,教师必须精选题目。教师通过精选的题目,辐射出去,用少而精的题目来统领所有的题目,举一反三。习题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时代性、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特点,每一题都应该是每一类题的代表,要通过学生的训练,进一步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缺陷为主,以便及时进行弥补。综合模拟训练应适当选择我省各地市的模拟考试题。这些试题联系我省实际,几乎没有成题。各学科组要把各地的题目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剪辑、拼贴,以提高复习效率。并且要对学生所做训练和模拟试卷加大批改力度,提倡批改不过夜,讲评不隔节。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答卷中的知识、能力及卷面的问题。训练题的选择、批改、讲评要以中档题为主,难度偏大的题目坚决放弃,要坚决制止在本轮复习中钻难题的现象。

4、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经过前期的复习,学生储存了许多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分析判断问题的方法和思想,但如何提取运用,是后期复习的关键。后期复习不应当再是“给出方法选题目”和“给出知识、思路选背景”,而恰应是“给出习题选方法”、“给出背景问题选知识、思路”。惟有此,才能解决学生自己做不会,教师一讲就通,一点就明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重点和热点问题。”后期复习时间只有近两个月,面面俱到是根本办不到的。要结合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挖掘重点和热点,在全面梳理回扣的基础上,围绕重点方法,重要知识点,重要思想和方法及近几年的“热点”题型,突出重点进行讲练。

三是“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后期复习要强化“精选”、“精练”、“精批”和“精讲”。一切讲练,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落实不到学生身上,讲练再多也无用,必须达到“四精”要求。但“精选”、“精练”、“精批”和“精讲”,决不是“少选”、“少练”、“少批”和“少讲”,不是从多少上来划分,更不是选难题,难未必精,精未必是难,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重点和能力要求的层次上把握准确,确保讲练适度,测试适度。后期复习同样看教师的水平。

四是“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突出因材施教” 。高考中各科分值的“含金量”在总分中是相同的。虽然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但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心与成绩的“好坏强弱”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在前期复习中我们强调对双边生注重弥补弱科,但到后期复习中,再一味强调“补弱”而忽视“优势”学科的话,就极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其“扬长补弱”并举,充分发挥强科优势,降低弱科影响,提高考试成绩,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突出学生主体,狠抓基础落实

多年来的高考实践证明:基础知识的考查永远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除个别题目外,其余都可正确解答。而失分较多的考生,恰是在基础知识上出现较多的失误。所以要想让学生取得高考的优秀成绩,就必须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的笔头上,写出来。就必须在复习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归纳、体验、感悟,从而达到查缺补漏、提升能力的目的。为此,后期复习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调控复习内容的时间和空间,切忌教师的包办代替。要坚持抓好三点:

1、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各学科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统筹安排,或集中或分散使用。

2、学生自主时间的利用,教师要科学引领。或用来回扣课本,落实基础知识,或研读学案和前期复习资料,或研读错题本、典型题集。要严防学生陷入题海,要强制学生手脑并用,提高实效。

3、教师的讲授,训练,模拟考试和讲评,都友好在正课时间完成,自习时间要全部放给学生。

(四)强化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职能。

1、抓班风、促学风,营造氛围。进入高三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上是好的。但少数学生仍存在一些诸如不愿兜售,好高务远,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浮躁现象;不讲效率,搞疲劳战术的“延时现象”;复习无计划,被动接受的“盲从现象”;害怕挫折,害怕失败的“虚荣现象”;复习重结果,轻过程的“对答案现象”;从兴趣出发的“偏科现象”;信心不足,畏惧考试的“怯考现象”等,甚至有极个别的同学因基础太差,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所有科任教师固然有责任和义务,但班主任应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要善于把握班级乃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脉搏”,精心策划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适时进行理想教育、苦学感恩教育,正确面对挫折教育、常规教育和学法教育,要努力营造激情四射的高考氛围,要通过张贴标语,名言、宣传品、喊誓词等方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热情,努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抓协调、促配合,盯紧目标。班主任是班级协调小组的核心:一要抓好班级各科任教师的配合与协调,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团队;二要抓好班级学情和学科质量的分析,确定好各学科的帮扶对象,落实科任教师的责任制;三要抓好各科任教师的调度,要盯紧目标学生,督察各学科分类推进和双边生承包推进的措施的落实;四要抓各学科学习时间及作业调控,促进各学科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注重调动学生对基本能力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要指导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本的回扣,要经常下载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补充给学生,决不能让能力成绩拖了总分的后腿。

3、重学法,善引导,科学迎考。一要引导学生确定目标,推进目标;二要引导学生把握自我,战胜自我;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四要引导学生多思善想,力求创新;五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会学习;六要引导学生依托模拟,规范答卷;七要引导学生调试心理,科学迎考;八要引导学生合理饮食,健康体魄。从近几次的模拟考试来看,学生答卷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书写潦草,涂改严重,答题卡涂的不规范,答题不条理,不整齐等。班主任老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答卷,“稳做低档题,全部做对;巧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努力冲击高档题,得到一分是一分”。要让学生用0.5mm黑色中性笔,答好各学科试卷,把抓卷面质量列入后期复习的重点之一。

总之,在这距离高考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希望各个级部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打紧,要制订出科学的“月主题、周计划”,落实“月主题、周计划”。一天不高考,两个常规管理一天不松懈。抓好对教与学情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希望全体高三教师,坚决按照陈校长在八届一次教代会上对高三工作的要求,努力做好后期复习工作。全体高三教师都要豁上、靠上、盯上,全体师生共同拼上,打好后期高三教师复习攻坚战,要以最好的教学成绩,不辜负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望。

高考复习方法技巧

1.懂得主动学习

一旦打开书本,尖子生绝大多数都能做到电视不看、电话不接、零食不吃。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种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他们目标高远,思想单纯,不胡思乱想。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懂得利用时间

尖子生学习十分自觉,有的在夜深人静时勤奋学习;有的鸡鸣即起刻苦用功;有的放学回家就趁热复习。能够闹中求静,不会太多地受环境干扰,他们坚持不懈,做事专一,始终如故。绝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上,显示出独特的处事方法。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懂得总结阅读方法

学会了速读和精读,阅读前先看目录、图表及插图,先有初步了解后再阅读正文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是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一有空时间,就广泛涉猎课外其他领域的知识。

4.懂得合理安排计划

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做事有主见、有策略,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该做啥时就做啥,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总之做好学习、工作、生活的“司令员”,从容做事。

5.懂得追求知识,勇于提问

课堂上勇于提问是尖子生渴望和追求知识的表现,他们知道高分是来自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提问,通过爱问,达到深入研究,仔细体会的目的。所以在学生群体中间,好问的学生占有老师大量的资源,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不爱问的学生,就主动放弃了别人的帮助,让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6.懂得做笔记

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在他的笔记本里都应该找到。有位尖子生在自己笔记中间画一条线,一边记老师的重点,一边写课文里的注释,复习一举两得。能及时整理自己平时细心积累的笔记本和错题集,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7.懂得思考问题

这一条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他们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又如:学习时不仅将课本中各知识点记住,还通过思考,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注意到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8.懂得书写整洁的重要性

通常,书写整洁的解答比潦草乱画的得分高。大家都有体会,乳白的鲜牛奶装在脏兮兮的杯子里,谁喜欢喝?其实不是老师在试卷评判过程中有多大的随意性,工整地书写便于让老师判断解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很好的书写习惯。尖子生作业规范,审题认真,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9.懂得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断上升,通过努力,去想了、去做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备考阶段与前期一样,每一天都努力学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

10.懂得学习互助

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尖子生还有一条无密可言的“秘诀”,那就是:父母熏陶。他们的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不娇惯,使父母用以教育孩子的使命感,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伸。许多尖子生从小就是在父母熏陶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对学习充满激情,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在成功中充满自信。

高考复习方法技巧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记忆知识点时,同学们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知识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理解的知识点,前面自己归纳总结的内容就属于这一类,在记忆这类知识点时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这一类知识点是最容易记忆的;另一类就是没有为什么的知识点,即没有任何逻辑性可言,例如一些约定俗成的短语、词组等,对于这类知识点,大家只能反复多看。

框架网络记忆

千万不要逐字逐句地从头到尾按顺序背诵,应该先建立需要记忆知识的网络框架。

在框架的范围内,知识点不会有遗漏,而且记住了网络中的某一点,就可以跟着回忆出与之相邻的网络上的其他知识点。先背大点,再背大点下面的小点,再逐步深入到每个小点下面的具体内容,这样不仅能牢记内容,而且能使头脑清晰,掌握的知识有条有理,例如先把课本的目录背下来。

归类记忆

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类知识点归为一类集中进行记忆,分析出这一类知识点的共同特征,只要记住了这一共同特征,就记住了这一类知识。

比较记忆

把具有明显相反特征的两类知识找出来,只要记住了其中的一类,另一类自然就记住了。

串联记忆

很多知识都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串联在一起,例如历史中的某个时间段、某个历史事件、地理中的某个区域、数学中的前后逻辑关系等,只要是能将知识串联起来的线索都可以。

开头和结尾记忆

记忆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即开头和结尾的内容相对于中间的内容记忆的效果要好。

因为开始记忆时,人们有一种好奇心和兴奋劲,而记忆将结束时,人们又容易产生一种如释重负、大功告成的轻松感,这些都是增进记忆的因素。因此,同学们应该把重要的知识点放在开头和结尾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的记忆材料可以把它分成若干段,分别记忆,两段内容之间要间隔一段时间,例如10~15分钟,这样可以增加很多开头和结尾,增强记忆效果;一次记忆较多内容时,要经常改变它们的排列顺序,轮换作为开头和结尾。

浓缩关键点记忆

面对大段需要记忆的内容时,把其内容浓缩成若干个关键点,然后组合在一起记忆,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记忆量。例如,历史的某个事件,可以浓缩成背景(远因)、近因、进程(事件)、内容(措施)、影响等历史因素。

联想记忆

这个方法的运用原则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因此,根据所要记忆的知识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自己认为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也许你说给别人听的话,别人会觉得很荒唐,但是只要能帮助你记忆就可以了。

反复记忆

这是记忆的核心原则,对付遗忘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复记忆,重复需要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即在最开始的时候反复的次数要多,间隔要短,经过一段重复记忆后,再逐步扩大间隔时间。

多器官并用

记忆时要眼睛看,耳朵听,手在写,脑在想。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就能够记住65%。如果再加上手和脑,那么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高考复习相关文章:

1.高考复习五大注意事项

2.2017高考复习中的29条提分法则

3.高考复习过程中常见的十种弊病及解决方案

4.怎么制定高考复习计划

5.2017高考复习计划

6.高考复习方法技巧

7.高考复习方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