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与沟通技巧 自我认知的方法

2017-05-26

沟通的通,是指信息的传递,互通有无,我知道一些你,你知道一些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开口的目的要复杂得多;那么要如何从自我认知到学会沟通呢?下面小编整理了自我认知与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自我认知与沟通技巧:自我认知的方法

现实情景检测法(日常活动中认识自己,通常我们日常行为都是自然发生的,没有通过任何的反思行为。例如:你会想一下,在对待脾气暴躁人时,你是否能够以礼相待;如果是,那么你可能具有较强的合作与适应能力,情绪的稳定性也较高。)

内省法(通过与自己内心对话,反思自己。也不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不妨问问自己: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等等)

成长经历法(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积累的,例如: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所经历的处理事务,自己是否能从中吸收哪些失败经历、可利用学习的信息又有哪些?)

他人评价法(仅从自己角度了解自己,一定会存在盲点。而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了解自己,能够得出较客观的定位。通过同事、朋友和上级的评价,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进一步完善自我。因此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外界的评价,甚至是指责。)

自我认知与沟通技巧:五大沟通技巧

1“融冰”从初级交流开始交流安全区

大家有没有听说冰山原理?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往往只有15%——25%,这些是可见的,大部分冰山是看不见的。冰山图在人力资源领域经常拿来使用。用冰山来形容人的话,你能通过表面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内心部分就像深藏水下的冰山,很难看透。

HR做管理的时候不能以外表来判断人,短时间沟通很难了解内心部分。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些技巧,把沟通分层次来看。

把沟通分成五个层次的话,最初级的沟通是什么?和陌生人开始的沟通,打招呼,问候对方。这块太基础,就不展开说了。

打完招呼之后进入沟通的第二个层次,比如你和飞机邻座可以谈谈彼此的兴趣爱好,时事热点,家乡天气。这些事情的共性是什么?事实,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这类话题融洽安全,一般不会产生冲突。你说今天天气真热,别人不可能和你说太冷了,除非遇到奇葩。

2观点带来冲突但表达是工作需要

环境、天气、莆田系,共同话题都讲完了,想进入第三个层次?结束事实陈述,下一步就会进入观点层面。比如最近球队比赛,谁赢谁输是个事实,但具体到某位球员踢得是好是坏就是观点。这时候可能会引起分歧,产生好恶的情感倾向。交流逐渐走出安全区。

在工作中停留在哪个层次比较好?如果工作中当个和事佬,别人说什么你都说对,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在职场的表现吗?毕竟可以确保融洽的同事关系。

当然不。

公司是为你的观点付钱。你的观点决定了你的价值。尽管表达观点可能带来意见冲突,但对于职业人士来说,表达观点是工作需要。

3在事实层面求同存异避免贴标签

有人说,既然是工作需要,冲突就冲突呗,然后任其发展。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意见冲突可能变成争吵,吵得脸红脖子粗,伤害彼此感情,未来交往甚至怀有怨恨。

如果演变成怨恨而影响了未来交往,这就进入了第四个层次,感觉。现实应用就是贴标签。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如果你连着丢掉某个东西好几次,父母会怎么说?“某某,你就是个丢三落四的人。”这种基于习惯行为产生的评价是什么呢?我们一般叫贴标签。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

当你描述别人是用上“他总是XXX”或者“他一直XXX”的时候,你就需要自审一下,是不是发生贴标签的现象。这种行为在工作上是需要尽力避免的。

在职场上我们不能把沟通引导到贴标签这个阶段。发生观点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到事实的基础上,就是拉回到第三个层次,就事论事,求同存异。同是事实,异是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方向把话题推进下去。

4沟通的最高层次是默契得之我所幸也

大家猜一猜,沟通的最高层次是什么?英文是transparent,中文是默契,比如十几二十年的好朋友,结婚多年的夫妻,或者共事多年好同事。

以前有个电影可以作为层次五的例子。劫犯劫持人质,警察A主动上去把人质换下来,警察B想开枪又怕误伤同伴,这时警察A以眼色示意,然后猛一低头,警察B抓住空隙把歹徒射死了。

职场沟通应该达到这个层次吗?不说应不应该,职场上很难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要么是你的幸运,要么是你同事的幸运。

5解决意见冲突请回到事实层面

一般情况下,职场沟通需要达到观点层面,一旦产生意见冲突,就回到事实层面来冷静一下。这些原则都很简单,但是大家未必能意识到。举例而言,比如一个同事向你抱怨他人,你就需要尝试把他拉回到事实层面。

大家都很关注贴标签的问题。这种行为其实很正常,不要紧张,可以调整。我以前也有类似行为,因为多年职业训练慢慢改掉了这个习惯。

当你习惯给别人贴标签的时候怎么办?你把自己喜欢贴标签的词语写下来,下次再用这些词来评价同事,你就要马上提醒自己,坏了坏了,我开始贴标签了,然后你就回到第二个层次,想一想事实层面,想一想同事工作上好的一面。

他是不是针对你?还是只是工作方面产生意见冲突?

一旦出现贴标签的倾向,先停下来,不要急着去评价别人,从感觉层面回到事实层面。思索5到10秒钟,甚至半分钟也可以,往回捋一捋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事情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他做事情有没有好的一面,你下一步希望进入哪个层次,要怎么做才能突破沟通现状?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