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

2017-02-27

认真总结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篇一

一、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总体部署

“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一个目标、六项任务”,构成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使党的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条主线: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五个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一个目标: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六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二、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总结运用

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六、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八、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1、四个“不等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3、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4、六条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六个坚持)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5、四项要求——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

6、党内民主建设——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7、民主 公开 竞争 择优——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所在

8、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9、四个“大兴”——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10、坚决反对腐败——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三、胡锦涛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四大危险对执政党的挑战 首先,入党动机多样化是产生四大危险的根本原因。

其次,执政党利益多元化是酝酿四大危险的社会条件。

再次,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是四大危险延绵不绝的体制缺陷。

四.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奋斗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党成立之日起至新中国成立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革命”上

1、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在农村斗争的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4、抗日战争胜利后,党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夺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总的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集中在“革命”上。我们党努力探索和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推进党的建设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道路。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她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辉煌胜利,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巍巍丰碑。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建设”上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2、面对执政带来的考验,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同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不断增长领导经济建设和执掌政权的本领。

3、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4、由于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面,我们党也有过深刻的教训。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改革”上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广大共产党员是一次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

3、总结历史教训,适应新的形势,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4、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员队伍的状况,按照十二大要求,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关于整党的决定》。

5、1987年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按照邓小平的思想,提出“从严治党”的要求。

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发展”上

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召开十四大,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1995年11月,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3、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4、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把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 结

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概括为:

三个30年、三件大事:建立新中国、选择新制度建设新中国、探索新道路

发展新中国、实现新模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个30年:1921—1949):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二个30年:1949—1978)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实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三个30年:1978—)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实现了从以量为主的发展模式到科学发展模式的转变三代领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四个阶段:革命—建设—改革—发展

五.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

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第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回顾9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包括途径、方法和手段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 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要经受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 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先进不等于实际上先进。

第二,作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的政党,历史上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

第三,作为党的整体,上一代人先进不等于下一代人先进。 第四,作为党员个体,一时先进不等于终生先进。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保持先进性要始终与党的路线纲领相联系

二、保持先进性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保持先进性要着重抓好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四、保持先进性要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五、保持先进性要把经常性教育与适当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六、保持先进性要善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篇二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

一、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迄今已经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85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创造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着民族的大义和人民的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同样,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80多年来,我们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出了宝贵的探索:思想建设为先导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把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党员教育和锻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1922年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党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党最初的组织规模虽然很小,但却发挥了先锋队作用,很快便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在农村斗争的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1929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 明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还具体规定了党内教育的方法。随着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1932年初至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成为我们党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英勇奋斗,我们党才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创造了万里长征的奇迹。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号召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以及学习的模范,等等。后来,毛泽东又发表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文章,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周恩来、陈云、刘少奇等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论述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

1941-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任务,使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一次普遍的、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和增强党性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次全党范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从党夺取全国政权后继续保持先进性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可能滋长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和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毛泽东倡导下,党中央做出了拒腐防变的六条规定,即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鼓掌、不准用党的领导人名字作地名、不要把中央领导同志与马恩列斯并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毛泽东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并领导我们党就执政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作出了巨大努力。1950年上半年,全党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又进行了全党范围的整党运动,分学习、登记、审查和组织处理四个阶段,重点整顿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一次认真的审查。1952年,整党工作与“三反”运动结合起来,查处了一批有贪污浪费行为和官僚主义现象的党员干部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

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所负的责任的加重,党在人民中间的威信的增长,这一切,都要求党对于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所以,八大党章大大扩充了有关党员先进性的内容,对党员一共规定了十条义务,权利也扩充为七条。为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从1951年到1960年,先后出版了四卷《毛泽东选集》,为全党全国学习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系统的教材。1962年,经中央批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第二版出版发行。60年代初,中央作出大规模轮训干部的决定。到1962年10月,全党参加轮训的干部达到1000万人。

当然,由于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一面,我们党也有过深刻的教训。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1963年的“四清运动”,1966年开始的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等等运动,由于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的错误,这些运动都没有取得应有的增强党的先进性的效果。

虽然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观点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突出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发展:制度建设是关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系统论述了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他提出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为如果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党的生机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他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深刻地论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把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他突出地强调了在执政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提出要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全党同志确认党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针对党内干部队伍出现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腐败现象蔓延,对党的先进性造成严重侵蚀和对改革开放事业造成巨大破坏的情况,强调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邓小平围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980年,他重申“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 邓小平郑重提出了做合格党员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 他强调要通过思想教育,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的目标。

1983年,邓小平鲜明地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指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建设党的要求。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使党“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工作,对保证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特别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邓小平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是在新时期国内、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形成的,他的理论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坚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的先进性理论更趋系统和完善:理论创新是核心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的考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

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对党的先进性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作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把党的先进性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党的先进性为核心,在党的建设目标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为了建设这样一个先进性的党,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队伍,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努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党的十五大对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特别是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了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先进性开启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十多年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持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到

一个新阶段:执政能力是根本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1、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十六大闭幕后,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理论战线、新闻战线、文艺战线、出版部门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扎扎实实地推动了新高潮的兴起。通过兴起学习的新高潮,全党同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2、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党中央对实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战略决策作出了全面部署。2003年2月召开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按照四中全会的部署,党中央紧紧围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以全面推进。

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更好地承担起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中央的一系列努力,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贯彻落实,对于我们党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4、要求全党牢记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在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中深人人心,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

5、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带头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对于切实发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对于在全党范围内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六大之后,党中央领导集体还进行了包括通报情况、制定工作规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许多改革尝试和制度创新,并多次向全党全社会通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情况,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和部署重要工作的信息,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号召。他要求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于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阐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时指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一系列制度创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之风得以发扬,执政效率和行政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