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釉陶瓷技术论文
蚌埠博物馆藏东汉绿釉陶楼,展现了东汉时期高超的低温铅釉技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施釉陶瓷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施釉陶瓷技术论文篇一
东汉绿釉陶楼浅析
摘 要:东汉时期,用陶质明器随葬的风气非常盛行,地主阶级把生前享有的一起器物和产业都制成象征性的陶质明器纳入墓中,以供死者永远享有。蚌埠博物馆藏东汉绿釉陶楼,展现了东汉时期高超的低温铅釉技术,体现了陶质明器随葬的风气,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趋势。
关键词:东汉;明器;陶楼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16-02
1989年3月蚌埠市铁路公安乘警大队于136次列车上查获了一件珍贵的东汉绿釉陶楼。整器造型规整,简单大方、气势恢宏,是一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难得的实物标本。现为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为国家一级文物。
该陶楼通高131厘米,底座长36厘米,宽32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所施绿釉色泽平稳光滑,色彩艳丽,清澈透明,玻璃质感强。由于长时间在地下埋藏,表面泛着一层银色光芒,像云母一样的光泽光亮动人。此陶楼从外观上看,由台基、门楼和四层楼阁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某种意义上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
该陶楼共有四层,各层中间有门,两边各有一窗,窗上饰菱形格纹,每层楼均由底座和楼身两部分组成,一楼一底,共八部分。由下至上,逐渐内收,底层最大,顶层最小。
第一层底座中间开正方形门,上有斜坡式门檐。楼身正面中间有长方形门,门两侧及楼身两侧面共有四个造型一致、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窗户,窗户上饰菱形格子纹。由斗拱承托腰檐,檐上覆筒瓦。二、三两层造型一致。底座均为长方体,正面及两侧面纹饰相同。即:中心位置处有正方形凹槽,槽内饰突起的交叉横线,凹槽两侧各阴刻三条平行横线。楼身与第一层造型相同。第四层造型与二、三层基本相同。庑殿式顶。从第二层起,每层楼底座边沿上,均站立三个绿釉陶人(缺五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随葬的传统,墓主人生前很多生活用品以及能够代表其生前地位财富的物品都可能被放入墓中一起下藏,称为随葬品。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孝及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历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于此。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为生活实用物或专为死者而制的冥器。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要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冥器。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
明器,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朝墓中都有发现。以明器随葬乃是古代丧葬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幻想人死之后依然过着生前一样的生活,故仿制一些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甚至房屋、土地、家畜、侍从等进行随葬,以满足死者冥世生活的需要。汉代地主官僚阶级的丧礼和葬俗的主导思想,是把死人当做生人看待。桓宽在《盐铁论》中说:“今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即所谓“事死如生”。所以,墓室随葬生人所用的器具和物品,还将房屋、水田、猪圈、灶、仓、井、磨、碓房、楼阁、池塘、男女侍佣、各种家畜家禽等模型明器纳入墓中,反映了当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事死如生”的观念直接导致了厚葬之风的盛行,这在客观上为模型明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模型明器的盛行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它是当时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家庭财产私有化的直接反映。最重要的是,它反映出当时的地主阶级对随葬品的观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把生前享有的一切器物和产业都象征性的以陶质明器纳入墓中,以供死后永远享用,这比把那些有限的珍贵器物放入墓中更有意义。
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经历了长期和大量的实践之后,在汉代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筑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多样,多层木柱梁架式楼阁建筑的出现,更是打破了战国明器以来盛行的高层建筑依凭土台而建的传统方式。汉代建筑明器正是形象地表明了这一显著特点。
汉代庄园经济发展迅速,宅院建筑明器成为当时豪强地主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布局上体现了外实内静的神韵,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空间。而表现庄园生产和生活丰富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如牲畜圈养的猪羊圈,粮食仓储加工的仓房、风车、磨坊和灶,模拟生活的水井和厕所等,也在汉代建筑明器中得到一一描摹。到了东汉时期,大型建筑类模型明器开始盛行。这是由于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满足军事守卫的需要,常兴建大型塔楼。另一方面也与汉代崇尚高台有关,汉代神仙学家公孙卿说过:“仙人好楼居”,故汉代贵族豪强热衷修建高楼。河南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中,陶楼占了较大比重,从用途上可以分为望楼、仓楼、戏楼等,而避暑休憩的水榭也同样以楼阁形式出现。同时,东汉时期的丧葬制度也趋向世俗化。旧式陶礼器显著减少以至绝迹,而炫耀地主庄园经济以及依附农民、奴婢的成套模型明器和画像砖、陶制楼阁和城堡模型大量出土。这件绿釉陶楼无论是梁架结构、门窗形式、斗拱的作用、屋顶的构造和细部做法,都忠实记录了当时建筑物的风貌。虽然难以判定墓的主人是谁,但是四层高楼和九个守卫,这无疑是墓主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蚌埠博物馆所收藏的这座陶楼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对我们研究汉代的建筑艺术、文化与经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建筑艺术来看,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布局非常协调。总体上看,陶楼前后有照应,大小有区分,空间有变化。陶楼底层由围墙围成院落,分为前后院,并在前院正中位置开一正门。同时为了保卫主人安全,二层到四层每层都有三个陶人站岗放哨,气势威武。
二是设计非常合理。前后有廊道相连,上下有楼梯相接。上层四壁均设有类似于现在的百叶窗,不仅可以挡风雨,还可通风、向阳和防潮。陶楼前面的岗亭和后面高达四层的望楼遥相呼应,组成了戒备森严的防卫工事。整个建筑单元之间搭配得极为合理,与环境的配合也非常协调。
三是造型非常别致。整个造型,以直线与方正为主体,前后呼应,高低错落,大小相间,体现出豪华大气的庄园格局。但陶楼前部的两侧与后部望楼侧壁上出现的撑拱,不仅符合力学原理,还以其优美的曲线,补充了直线建筑形体的单一,显示出高超的造型艺术。
四是装饰非常考究。从整个陶楼的脊饰来看,无论是正脊两端还是斜脊尽端,翼角均向上翘起,形似吻兽,造型古朴大方,典雅气派。前部分主要通道的门框上,采用了阴刻线条的装饰手法,表现卷起的门帘。在形似百叶的窗户上,还刻有菱形格纹。
这件东汉陶楼,不仅是汉代建筑的仿真微缩模型,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800多年前东汉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混战,社会矛盾严重激化的现实。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独擅政权,政治腐败,王权衰微,社会动荡,地方割据势力强大,由此土地的兼并和地主武装便肆无忌惮地发展开来,大小豪强控制下的庄园遍布全国各地。豪强地主多是“据族而居,宾客相附。东汉地主田庄经济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徙附、部曲、奴婢,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时期,农民对庄主依附关系日益紧密,由此也产生社会矛盾,可能正因为如此,大小地主为了防止流民暴乱,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财产,都把庄园修建成碉堡样式。
此外,这座绿釉陶楼所运用的低温铅釉技术,是汉代陶瓷工艺上的杰出成就之一。中国古代先民至少在一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并已懂得了在做炊器用的陶器中要加进砂粒以防烧裂。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制陶工艺、器物造型和纹饰装饰,都在不断进步。低温铅釉陶,便是制陶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据考古资料记载,这种陶器最先发现在陕西关中地区,汉宣帝以后低温铅釉工艺得到较快发展,在河南等地都有发现,而到了东汉时期,铅釉陶则在河北,甘肃,山东,湖南,江西等地均有大量出土。铅釉陶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助熔剂,在800℃左右胎釉一次烧成的低温釉陶器。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北方地区,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北方釉陶”。它以普通粘土为胎,胎多呈砖红色,只有少量灰胎。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铁呈现出黄褐色和棕红色。釉层透明,釉面光泽平滑。由于铅釉的硬度较低,受墓葬环境的影响,釉中铅分子以金属铅的形式在釉面上析出,表面易产生一层呈现出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被称为“银釉”。这就是此件绿釉陶楼通体泛着银色光芒的原因。实际上,所谓的银釉,是铅釉表面的一层沉积物。当处于潮湿环境中,釉面受到轻微溶蚀,溶蚀物连同水中原有的可溶性盐类在一定条件下就在釉表析出。这层沉积物与釉面的接触并不十分紧密,故水分仍能进入空隙继续溶蚀。这样反复进行下去,层次就不断增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光线的干涉作用,就产生银白色光泽。
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低温铅釉陶器只见于墓葬而不见于居住址,说明它是专门作为明器随葬而制作的,低温铅釉不作为实用器,是受其自身局限的影响,由于其烧成温度较低及铅釉对人体有害,所以造成了胎质不坚,吸水率较高,釉易脱落变质等缺点,只作为陪葬的明器出现在墓葬之中。
蚌埠博物馆所藏的这件东汉时期绿釉陶楼反映了东汉楼阁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直观地再现了汉代建筑的形制特征和建造技巧,因汉代地面建筑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作为能体现我国汉代楼阁式建筑式样的它就显得十分珍贵。同时,它也反映出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地方豪强势力崛起,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地主阶级构筑庄园坞堡,拥兵自卫的社会现实;以及东汉时期,社会礼制、丧藏观念日益世俗化的明显变化。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建筑构造和制陶工艺的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