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医学论文收费

2017-05-27

医学论文的发表对于繁荣学术空气,贮存和推广应用研究成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表医学论文收费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发表医学论文收费篇1

从肾虚与肾实介绍从肾论治老年病的经验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之盛衰与衰老密切相关。笔者在治疗诸多老年病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年病患者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喘气短、耳鸣耳聋、视物昏花、发落齿摇、记忆减退、反应缓慢、腰酸膝软、腰腿冷痛、肢体震颤、失眠多梦、性欲淡漠、勃起障碍、尿频、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常、孔窍干涩、色斑增多等肾虚表现和头痛、眩晕、震颤、痴呆、胸痛、咳喘、腰痛、骨痹、水肿、腹胀、淋证、尿闭等肾实表现。笔者根据长期以来对老年病辨治的经验体会,认为从肾论治老年病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从肾虚与肾实两个方面介绍从肾论治老年病的经验,以飨同道。

老年病主要病证

1.常见的老年病老年病又称老年性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症、脑卒中等。

1.2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贫血、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关节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病、震颤麻痹、前列腺增生症、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

2.老年病常见的肾虚表现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喘气短、耳鸣耳聋、视物昏花、发落齿摇、记忆减退、反应缓慢、腰酸膝软、腰腿冷痛、肢体震颤、失眠多梦、性欲淡漠、勃起障碍、尿频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常、孔窍干涩、色斑增多,或者两颧潮红、五心烦热等。

3.老年病常见的肾实表现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所主》提出"肾主虚,无实也"之后,医界盛行"肾无实,不可泄"之论。其实,早在《黄帝内经》就论述了肾实证,如《灵枢·本神》说:"肾气虚则厥,实则胀".《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这些肾实证,均由邪气犯肾所致。

笔者认为,肾有实证,但临床上很少单纯的肾实证,多为虚实夹杂证,且由肾虚生邪(或感邪)所致,或由实邪伤肾所致。老年病常见的肾实表现有:头痛、眩晕、震颤、痴呆、胸痛、咳喘、腰痛、骨痹、水肿、腹胀、淋证、癃闭等。

老年病形成机制

1.虚证(单纯肾虚)

1.1肾虚在先,他虚在后《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涕泣俱出矣".这些经文说明年老肾虚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规律。肾虚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引起其他脏腑一系列的病证,故明代张介宾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传忠录下》)[1]58;"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叠生"(《类经附翼·真阴论》)[2].

1.2他虚在先,肾虚在后明代张介宾《类经附翼·真阴论》说:"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2].五脏阴阳以肾阴肾阳为本,五脏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必然累及其本,导致肾之阴阳亏虚,故张介宾又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景岳全书·杂证谟》)[1]286.

2.实证(虚实夹杂)

2.1肾虚在先,实邪在后肾气是防御外邪的原生力量。《灵枢·营卫生会》说"卫出于下焦",说明卫气根于肾气,肾虚则卫气亦虚,卫气不足则易致外邪入侵,外邪入侵人体之后,就可在肾虚的基础上造成实证,从而形成以肾虚为基础的虚实夹杂证。肾虚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引起瘀血、湿浊、痰浊、结石等。如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运行障碍,就会导致气滞、血瘀证;水液代谢障碍,就会导致水湿、痰浊证,亦可形成以肾虚为基础的虚实夹杂证。

2.2实邪在先,肾虚在后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水火之宅,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因素所造成的各种实证,只要是实邪不祛,日久就会伤肾,故有"久病及肾"之说,最终均会造成以肾实为基础的虚实夹杂证[3].

老年病辨证论治

1.肾虚证

1.1畏寒肢冷特点是其冷深至骨髓,伴见手足冰冷;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内分泌失调、低体温综合征等疾病。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亏虚,阴寒内盛,形体失煦,则致畏寒肢冷。故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说:"其证则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为寒栗……是皆阳虚生寒也"[1]363.治宜温补肾阳,方用右归丸、四逆汤等;药用附子、肉桂、干姜、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

1.2神疲乏力特点是常打哈欠、时时欲睡、劳心之后疲乏加重;常见于老年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肝病、糖尿病等疾病。肾气(又名真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明代盛寅《医经秘旨·卷下》说:"真气,即生气也,人生动作不衰,皆赖此阳气"[4].肾气亏虚,动力乏源,形神失充,则致神疲乏力。治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方用参附汤等;药用人参、附子、黄芪、黄精、鹿角胶等。

1.3记忆减退特点是往事有时可忆、近事常常忘却;常见于老年性贫血、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等疾病。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健忘》说:"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5].《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藏志",《灵枢·本神》说:"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肾气亏虚,髓海空虚,脑髓失充,则致记忆减退。治宜补肾填精,方用龟鹿二仙胶等;药用熟地黄、制首乌、黄精、鹿角胶、石菖蒲、远志等。

1.4腰酸膝软特点是腰部有空虚感、或者酸楚不适,休息也难减轻;常见于骨质疏松症、腰椎病、风湿病、退行性骨关节病、慢性肾衰竭等疾病。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气亏虚,肾府失养,骨髓失充,则致腰酸膝软。治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方用参杞杜仲丸等;药用人参、附子、熟地黄、鹿角胶、杜仲、桑寄生等。

1.5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特点是性反应迟缓、性兴趣冷淡;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垂体微腺瘤、慢性肾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肝病、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气亏虚,鼓阳无力,作强不能,则致性欲淡漠、勃起障碍。治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方用赞育丹等;药用人参、黄芪、附子、淫羊藿、仙茅、熟地黄、黄精、鹿角胶等。

1.6耳鸣耳聋特点是鸣声低微,听力渐减,病程漫长,经久不愈;常见于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在窍为耳".《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气亏虚,无以上荣于耳,耳失所养,则致耳鸣耳聋。治宜补益肾气、滋补肾阴,方用耳聋左慈丸、济生苁蓉丸等;药用熟地黄、制首乌、黄精、人参、黄芪、鹿角胶、石菖蒲、磁石等。

1.7视物昏花特点是视物不清,双目干涩,发展缓慢,经久不愈;常见于老年性白内障、黄斑盘状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明代赵献可《医贯·眼目论》说:"治目者,以肾为主,目虽肝之窍,子母相生,肝肾同一治也"[6].肾精亏虚,无以上荣于目,目失所养,则致视物昏花。治宜补益肾精、滋补肾阴,方用杞菊地黄丸等;药用熟地黄、制首乌、黄精、龟甲、石决明、女贞子、密蒙花等。

1.8两颧潮红特点是伴有身体炸汗、手足心热;常见于围绝经期综合征、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两颧属肾,肾阴亏虚,阴虚阳亢,阳亢生热,虚热熏蒸于面,则致两颧潮红。治宜滋补肾阴、清降虚热,方用知柏地黄丸等;药用知母、黄柏、生地黄、丹皮、玄参、天冬、龟甲、鳖甲、地骨皮等。

1.9失眠多梦特点是不易入睡、睡中易醒,常做恶梦、梦境清楚;常见于贫血、神经衰弱、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

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方脉不寐合参》说:"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而易知"[7].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不寐》说:"年高人,阳衰不寐"[8].肾阴亏虚则心血失养,肾阳亏虚则心气失充,均致失眠多梦。治宜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方用孔圣枕中丹、地黄饮子等;肾阴亏虚常用生地黄、五味子、龟甲、磁石、龙骨、柏子仁等,肾阳亏虚常用人参、羊红膻、灵芝、刺五加、远志等。

1.10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特点是随饮随尿、饮一溲一,不伴尿痛,亦无尿灼;常见于尿道综合征、膀胱老化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腺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症、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等疾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说:"肾虚者……或为两便失禁"[1]25.肾气亏虚,气化失职,开合失司,藏泄失常,膀胱失约,则致小便频数,甚至小便失禁。治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方用桑螵蛸散、缩泉丸等;药用人参、附子、桑螵蛸、覆盆子、山茱萸、补骨脂、益智仁、鹿角胶等。

1.11大便泄泻,或大便失禁特点是大便完谷不化,甚至泄泻清水,多无便意及腹痛,打喷嚏等即可引起大便失禁;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中风后遗症,以及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等疾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说:"肾虚者……或为两便失禁"[1]25.肾气亏虚,固摄无权,大肠失约,则致大便泄泻,甚至大便失禁。治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方用四神丸、真人养脏汤等;药用人参、附子、菟丝子、补骨脂、五味子、芡实、金樱子等。

1.12气喘、气短特点是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常见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等疾病。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5].肾气亏虚,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气喘、气不接续则气短。治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方用人参蛤蚧散、黑锡丹等;药用人参、蛤蚧、冬虫夏草、五味子、山茱萸、补骨脂、硫磺、黑锡等。

2.肾实证

2.1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有头痛、胸痛、癃闭;常见于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

头痛:特点是痛在巅顶后项,痛处固定不移,其痛犹如针刺。督脉内通于肾,上行风府,入络于脑;肾合膀胱,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瘀滞督脉与膀胱经,循经上干于脑,造成气血瘀滞头部而致头痛。治宜温肾行气活血,药用人参、附子、细辛、川芎、延胡索等。

胸痛:特点是痛处固定不移,其痛犹如针刺,常伴手足冰冷。《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瘀滞足少阴肾经,循经上干于心,造成气血瘀滞心胸而致胸痛。治宜温肾行气活血,药用人参、附子、桂枝、五灵脂、蒲黄、延胡索等。癃闭:特点是排尿不畅,或者排尿困难,或者点滴不下,不伴排尿灼痛。《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瘀滞于足少阴肾经,进而造成气血瘀滞膀胱而致小便不通。治宜温肾行气活血,药用人参、肉桂、牛膝、穿山甲、琥珀、王不留行等。

2.2湿热内蕴证

主要证候有尿频、尿痛;特点是常伴尿急尿灼,而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常见于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等疾病。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9].肾气亏虚,御邪无力,感受湿热,湿热内蕴膀胱,则致尿频、尿痛。治宜补肾清热利湿,药用人参、刺五加、黄柏、金钱草、车前子、牛膝等。

2.3水湿内停证

主要证候有水肿、腹胀;特点是腹胀是以脐腹为主、与进食无关;水肿常伴肤色淡白、且手足冰冷;常见于慢性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肝病等疾病。《灵枢·本神》说:"肾气虚则厥,实则胀".《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腹大胫肿。"肾气亏虚,气化无权,导致水湿内停,水停腹部则腹胀、水泛肌肤则水肿。治宜温肾化气行水,药用人参、附子、肉桂、茯苓、猪苓、泽泻、五加皮、牛膝等。

2.4寒湿闭阻证

主要证候有骨痹、腰痛、子痛;特点是痛处冰冷,痛而沉重,房劳加重;常见于腰椎病、骨质疏松症、风湿病、退行性骨关节病、慢性肾衰竭、慢性附睾睾丸炎等疾病。肾主骨,腰者肾之府,睾丸有外肾之称。肾阳亏虚,阴寒内盛,寒湿闭阻骨髓、肾府、外肾,少阴经气不通,不通则痛,则致骨痹、腰痛、子痛。治宜温肾散寒祛湿,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杜仲、狗脊、独活、白术、茯苓等。

2.5痰浊壅盛证

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眩晕、痴呆;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内耳眩晕症、颈椎病、老年痴呆等疾病。

咳嗽、气喘:特点是痰多味咸、动则气喘。《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喘咳身重".肾气亏虚,气化失职,水湿内停,酿生痰浊,痰浊循经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致咳嗽、气喘。治宜温肾化痰平喘,药用附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紫苏子等。

眩晕、痴呆:特点是头重昏蒙,不伴吐涎。督脉内通于肾,上行风府,入络于脑;肾合膀胱,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肾气亏虚,气化失职,水湿内停,酿生痰浊,痰浊循经上干于脑,蒙蔽清窍,从而产生眩晕、痴呆。治宜温肾化痰祛湿,药用附子、肉桂、茯苓、半夏、白术、天麻、远志、石菖蒲、牛膝等。

此外,老年病的肾虚证候还有脑鸣、多寐、脱发、齿摇、多唾、心悸、纳呆、腹泻、遗尿、肉痿、消瘦、闭经等;老年病的肾实证候还有牙痛、乳癖、腹痛、便秘、结石、肥胖、闭经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参考文献:

[1]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46

[3]周安方.肾藏象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1):1

[4]明·盛寅.医经秘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0

[5]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59,117

[6]明·赵献可.医贯.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98[7]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63

发表医学论文收费篇2

中医较西医医患关系缓和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的躯体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是互动的关系。医学应该用整合的观点来看待患者自身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从生物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结合上认识疾病和健康问题,逐渐把分析和综合、局部和整体、静态和动态结合起来,日益向辩证综合的医学发展[1].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全社会必须充分关注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正如医疗卫生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Sen.Amartya所说:“健康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福利之一,离开了医疗可及性及公平性,公民的生活满意度就会下降,容易成为对社会的不满者。”[2]而医疗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只有在医患之间的诊疗活动中得以体现出来。因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大诊疗活动中医疗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方可提高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加快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1中西医医患关系失谐的共性因素

事实上,我国医患之间的关系现在处于一种异常尴尬的境地,医患冲突、医闹、打杀事件频频出现,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前进道路上严重的不和谐因素。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现象,大城市居多,大医院较多,西医医院较中医医院现象突出。尽管如此,医患失谐背后的因素却有其共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医方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自上而下卷入了市场经济的洪流,“竞争”“效益”也随之引入了医疗体制当中,医院在强化经济指标、创收益的同时弱化了质量目标,因此以药养医、滥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问题成为普遍现象。这些都无疑转嫁在患者身上,“看病难、看病贵”加重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加之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不尽完善,医疗报销程序的复杂性、地域性等问题的存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2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医疗的硬件设施、医疗水平普及不到小城市和农村,医疗资源与人口比例严重不符,一些小地方的患者得了大病必须要到千里之外的大城市就医,而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报销限额却与就医区域有关,尽管履行一定的程序可以转大医院治疗且能适当提高报销比例,但程序的复杂性依旧加重了患者的就医负担。这些都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医疗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大相径庭。

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缴费、就医都得排长队,有些患者为了挂到名医的号,甚至带上被褥在医院过夜,一个名医半天要诊断四五十位患者,医生工作量大,医院环境嘈杂,患者劳累就医、心情烦躁,这种混乱的就医环境无疑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

1.3医德医风低下

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渗透,在医疗领域医生见利忘义、人情冷漠、对患者和病痛的麻木不仁,造成了对生命健康权的漠视,疏远了医患之间本应有的亲密关系,产生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造成医患沟通障碍,为医患冲突和医患不和谐系上了死结。

1.4法律法规滞后

医患关系是法律关系,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保护和调整。而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专门规定医患关系的法律,造成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无法准确定位,进而产生法律适用的混乱现象,严重制约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中医较之西医医患关系缓和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共性因素决定了各类各层次医院医患关系失谐的普遍性。但医院的个性又决定了医患关系失谐的现象不具有同等性。笔者重点探究中西医医患关系的个性,使得中西医医院各取所长,避其所短,相互借鉴,为中西医医院探寻更好的解决医患关系失谐的对策。

2.1患者的认同和选择取向不同

由于过去社会发展改革某些阶段的偏差,使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少了社会的支持、政府的投入,出现了发展不迅速的情况。特别是西医进入我国之后,凭借其高端的设备优势,能直观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占据了整个医学资源的优势地位。患者不管大病小病往往首选西医医院,因而导致了西医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诚然,西医对急性疾病的遏制确实较中医有重大的优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医对疾病的标本兼治作用。尽管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中医药事业,人们对中医的认同大幅提升,但中医的诊治还是倾向于一些慢性顽疾、西医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治疗等方面。仅兰州市就有十几所西医医院,而中医医院只有2所。正是由于患者对中西医的认同和选择趋向决定了西医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工作量大、环境嘈杂,加之西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危重患者病情的紧迫性特点,稍有不慎就会对生命健康权造成看得见的危险后果,导致医患关系存在失谐的潜在隐患。反之,中医医院医患关系相对较为缓和。

2.2诊疗方式不同

“望、闻、问、切”是中医一贯的诊断方式,这种诊疗方式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充分拉近。言语是人类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言语包括询问、倾听、肯定、鼓励及善于提问等内容[3].中医“问诊”恰好就是医患沟通的一种良好形式,中医医生要询问清楚患者的发病原因、生活习惯、疾病症状,耐心细致地倾听患者的叙述,结合“望、切”诊断病情,并给予叮嘱和建议。这种诊疗方式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医生给予的尊重,对疾病的重视和对患者身心的人文关怀,建立起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从根本上预防了医患纠纷、医患冲突的发生。

技术至上是西医领域至高无上的权威,淡化了医患双方的交流沟通,医务人员对高新技术的过分依赖使得医学的整体性和人文关怀被弱化,仅仅重视疾病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重视,是旧生物医学模式的反应,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由于西医医院诊断靠的是高端完备的检查设备,患者一进医院就面临着大批量的与病情有关的或是排除与这种疾病相关疾病的各种检查。正如前面所述,人满为患等混乱的就医环境使得检查不仅要花巨额的费用,程序也颇为复杂,“看病贵”“看病难”的医患冲突根源也随之产生。西医医生面对众多的患者、嘈杂的环境,失去了对患者的耐心,表现出了麻木不仁的工作态度,无形中加剧了患者的烦躁和懊恼情绪,为医患失谐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3医学人文底蕴不同

《辞海》中,“人文”泛指各种文化现象、习俗、人情;“底蕴”泛指事情的内涵;“人文底蕴”则是指社会个体在文化涵养上的内涵积累,是社会个体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医学人文底蕴”概念的构成源于医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的属性。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中包含医学人文底蕴,而医学人文底蕴的不足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学人文底蕴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以医学为基础的全社会人群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医方的人文素养和患方的人文素养[4].“医乃仁术”,医生应是“仁爱之士”.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拥有大量的朴素心理学思想,我国中医事业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孔孟之道”“礼仪之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渗透在中医的各个领域,中医学生学习专业的同时对这些就耳濡目染,加之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使得患者在中医医院更能感受到“医学的温度”.西医领域重视技术和直观性,竞争、效益、优胜劣汰的西方价值观对医生的冲击很大,这些感召到患者身上,就是对患者的漠视和少有的尊重与关怀。

3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探寻

经过上述对中西医医院的对比分析,可以得知医患关系中医医院较之西医医院缓和,当然中西医医院各有特色,各有所长,那么中西医医院如果能相互借鉴、互补发展,全社会的医患关系可能会变得更为和谐。为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医疗制度下,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3.1创建处处“用心”的就医环境

医院的就医环境如果没有完善、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执行力往往难以保证。如何彻底改善我国医院人满为患、医院嘈杂、患者烦躁的混乱场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医院地面上铺上厚厚的地毯,降低来往人流的脚步声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干扰;走道上张贴颇有水准的各式美术作品;候诊区摆放怡人的鲜花和最新的杂志帮助患者平息焦躁的心境,减轻等待时的不安;设置专门供儿童患者或者是患者的孩子玩耍、学习的活动室,降低儿童对医院的恐惧心理等。这一切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平复医患双方烦躁和懊恼的情绪,拉近患者和医院及医务工作者的距离[5].

3.2“用心”加强医患沟通

如上所述,中医医院较西医医院医患关系较为缓和,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医“望、闻、问、切”的特有诊断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医方应该提高医术,重视医患沟通技巧,以患者为中心,用心进行医患沟通,切实改变从“缓和”到“和谐”的转变。西医医院要学习借鉴中医的特色优势,重视语言交流、加强沟通技巧,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学会倾听患者的心声,用“真心”进行医患沟通,杜绝技术至上、重视疾病、忽视患者的诊治现状。

3.3“以人为本,视如己出”的医院文化

“以人为本,视如己出”的医院文化要求医方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把患者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现在的医患关系现状已经对人的生命健康权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医方迷失了前进方向,在竞争、效益的价值观指导下,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的行为屡见不鲜,直接导致患者对医院的无奈和痛恨。为了改变这种社会扭曲现象,除了进行医疗制度改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让文化观念倾入医生的内心。一是要有自己的文化信条,类似高校的“校训”;二是要有对文化信条的详尽解释;三是将文化信条及其详尽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习交流;四是要将文化信条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文化践行情况进行评比,评比活动要有患方参与,比如设置诊疗活动结束后的患者评价打分、设立意见箱等,随时征求患者和同事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使医方不敢也不愿做出与“以人为本,视如己出”的医院文化相背离的事情。

3.4医学资源在中西医医院进行分流

由于中西医医院明显的特色优势及患者的认同和选择不同等,使得西医医院的负担过重。因此笔者建议西医医院应该建立中医科,承担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等;同样中医医院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加强一些西医科室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检查设备,实现医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方便患者在一家医院就能完成疾病的诊断、医治和后续的康复治疗等。

现如今,人们对医学服务的需求更高,从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向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方向发展。因此,医学已从以疾病为中心、治病为目的发展为以人群为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为手段的诊疗服务活动[1].医患双方应充分尊重生物-医学-社会的新医学模式,中西医医院应该充分扬长避短,相互借鉴,充分发扬各自特色优势,“用心”进行诊疗活动,方可改善现有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试论医学模式演变与医患关系互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23-25.

[2]贺桔英.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8):143-144.

[3]何磊,樊尊峰,崔利宏.加强中医问诊培训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如何培养中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光明中医,2013,28(9):1964-1965.

[4]焦光源,刘芳.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J].卫生行政管理,2014,32(3):143-144.

[5]蒋萍,蒋雨芯,王晖,等.“未来医生”看中美医患关系: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医疗中心临床见习感言[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13-1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