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收藏价值_白瓷收藏的历史
随着收藏理念的转变,现代瓷器以其精美造型、价格合理以及富有升值潜力在收藏市场上日渐火热。那么白瓷有没有收藏价值?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白瓷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白瓷收藏价值
中国瓷器制作历史悠久且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白瓷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展示出自然天成的美感。
瓷胎多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具有胎质致密、釉色清亮等特点。这些白瓷的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并缀以名人书法,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白瓷的使用最为普遍,其质白色润,线条柔顺,雕工精湛。作为工艺品,它的市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些工艺大师的作品由于限量发行,价格连年攀升,有的精品已经突破百万元大关。确实,随着公众对当代艺术陶瓷的需求增多,加上对外艺术交流频繁,德化瓷中的“中国白”越来越被世人知晓,收藏行情也渐渐火起来。
据专家介绍,目前德化白瓷烧制原料正逐步走向枯竭。高纯度并富含玻璃质的戴云山脉瓷土,是造成德化瓷白净、透光的主要原因,由于千百年持续开发,已使优质瓷土日渐稀少。前几年,普通高岭土仅为每吨300元至500元,如今价格已上涨10多倍。另外,技艺精湛的瓷匠并不多,所以上佳的“中国白”作品越来越少,升值空间也被收藏界普遍看好。
“相对于景德镇、龙泉窑等瓷器‘大腕’来说,德化瓷的收藏市场还未完全成型,收藏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一位白瓷研究者对笔者说:“十几年前,德化瓷收藏群体很小,多数人对有年代的藏品知之甚少,这几年关注德化瓷的藏家慢慢多起来,尤其是一些商人专门收藏德化瓷,他们往往起点较高,有的还从国外拍得真品。”
目前,现代瓷器工艺品的价值正在提升,收藏群体也逐渐扩大。那么,对于初入行的收藏者来说,收藏现代瓷器应从哪里入手?业内人士建议,收藏者不要急于出手,要多看(展览)、多走(产地)、多听(经验),除了知悉瓷器的材质、做工外,还要结合作者的情况来分析。对于刚入行的收藏者,买东西不要在乎大小、价格,而要选择主题突出、工艺不错的作品,也可以从日用瓷精品如茶具、碗盘等入手,这类瓷器的价格相对较低,而且还可以美化家居。
白瓷收藏的历史
东汉墓
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白瓷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隋代白瓷巳较普遍,河北内邱、临城县祁村一带曾发现邢窑遗址。唐代达到极盛时期,巳查实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内邱、临城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为唐杜甫赞诵的四川大邑窑,至今未查明其产地。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未发观唐代白瓷窑址。唐代广州亦曾产白瓷。唐代对白瓷的白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较租的瓷眙上,先施化妆土,以增加烧成后的白度。到中、晚唐,已多数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因而减少或不用化妆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达体薄釉润,光洁纯净地步。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为主,唐代窑场大多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的黄堡镇和玉华宫窑等。晚唐、五代墓中多次发现带有“官”字款的白瓷,其中多数应属河北曲阳窑及辽白瓷。
五代窑址
景德镇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山西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四川彭县窑的仿定窑瓷,曾有人误认为唐大邑窑。此外,河南地区某些瓷窑也在烧制白地黑花器的同时,生产白瓷。泗州窑和宿州窑在南宋初已有仿定器的制作。福建德化宋代亦曾烧造白瓷。元代纯白瓷的制作已趋于低潮,景德镇枢府器卵白釉的烧制成功,对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但由于青花瓷器和斗彩、彩的盛行,纯素白瓷的制作已渐趋低落。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享有“中国白”的美誉。
唐代白瓷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一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一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无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