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隶书毛笔字,毛笔隶书字体
隶书是我国古代承前启后的一种字体,其风格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委婉或空灵,不一而足。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隶书毛笔字,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隶书毛笔字欣赏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1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2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3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4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5
隶书学习浅谈
王 墉
一、隶书的学习与创作
隶书是我国古代承前启后的一种字体,其风格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委婉或空灵,不一而足。隶书起源于秦朝,成熟于东汉,没落于唐宋。清末则异军突起,名家辈出,继承汉隶遗韵,伊秉绶、邓石如、金农、赵之谦、何绍基、齐白石等名家大师各具面貌,皆取其一而成名。
学习隶书自有途径,应以汉隶为根基,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临摹与创作。然而当代隶书创作多以展览为主,篇幅高大,纯用汉隶进行创作会有一定的难度,须参考明清隶书诸贤的大型条幅创作,以增强气势,再加上汉隶的古茂、雄沉及金石气,融合现代展厅有限度的装饰、色彩搭配、适度做旧等手法,使作品古今结合,夺人耳目。既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又能展现作品深厚的传统内涵。
二、当前隶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隶书创作以小字大篇幅居多,多以二、三、四个条幅拼接在一起,字写得工稳平和,字形娟秀,章法以平稳为主,面目比较单一。汉碑朴茂、开张、雄浑之气象极为罕见。
一些习书者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临摹尚可,而提笔创作,便两眼茫茫、大脑空空,无所适从。个人认为,临摹与创作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不可以临摹就是临摹,创作就是创作,这两个月临摹,下几个月创作,这样做非常不可取,应该把临摹和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幅经典书法作品无非三个要素:笔法、字法、章法。对笔法、字法、章法的规律要掌握清楚,反复揣摩其中的变化规则,做到学古不泥古。熟练掌握笔法的中锋、侧锋、笔尖、笔肚、笔根的运用,线形的变化,以及字法中的大小、方圆、背向、奇正关系和章法中的聚散、上下字之间的行气、左右行之间的穿插避让,这些都是一幅书法佳作必备的各种因素。掌握了这些因素,在临摹创作中加以利用,则事半功倍。
三、隶书的美学
隶书在我国书法史上的地位非常特殊,其继承了大篆金文高古、朴茂、凝重的优点,又变金文的瘦长为扁方,变金文用笔的圆浑为方整。金文的不可辨识性在汉隶中得到了解脱,变不可识读为可识读。同时衍生了诸多新体,章草、今草、楷书等,皆从汉隶中生成,其承前启后的地位毋庸置疑。
汉朝四百余年,隶书得到了长足发展,异彩纷呈,流派众多。《大开通》线质圆浑、劲健,章法如铺街之乱石,极具空间意象之美,与西方艺术空间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石门颂》纯以篆之线为主,圆浑舒展、劲健华滋,无蚕头燕尾之俗笔,在汉隶中独格高标,似鸡群鹤立,实在妙极。《张迁碑》方整峻厚,古茂苍浑,机巧暗生。《曹全碑》则温柔娴雅,骨气生其间。汉隶之美博大精深,岂可三言两语以誉之。
四、隶书的未来发展出路
隶书创作在当代各书体中属于弱势。纵观当下,习隶者往往不去学习诸贤的成功之路,变古之法,而是学习某些名家的字体、墨法、章法。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做法令人深感忧虑。
学隶必要溯本追源,立足秦汉,着眼清贤,关注当代。学习经典汉碑,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以他法融入我法,构建自己的书学体系。
我的书学构想是,坚持汉隶学习方向,以厚朴、古茂、苍茫为审美原则,旁涉金文以增加隶书的高古之意。学习行草以激活隶书的板滞之气,远搜旁引,使自己学习的隶书本体不断丰富,修复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窃以为,书法一道尽在涵养,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坚持学书信念。成不骄,败不馁,放平心态。同时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去涵养书法,如此这般,岂能不入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