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017-03-09

企业管理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伴随着这一进程,由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企业信息化问题也与日俱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我国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那种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依然存在我国公立医院,由于医院没有彻底摆脱那种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医患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要也不断提高,而公立医院作为我国现代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当代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必然,只有做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

1我国公立医院经营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医院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它是群众医疗保健、疾病防治的重要场所。而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特殊个体,它是政府出资兴办的医院,属于非营利性医院,发展公立医院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就我国当前公立医院来看,已经深受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使得公立医院的性质发生转变,经营管理转向以盈利为主,医院一切工作以“向钱看”为主,进而使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作为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经营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公立医院只有做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2我国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责任不明确,多管现象严重。从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来看,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占据着医院经营管理的主导地位。公立医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而国家作为资金的拥有者和支配者,很容易造成管办不分的现象。同时,受计划经济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容易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造成多管现象,如在人事安排上,由于出资人缺位,卫生部门、财政部门、人事部门都会参与到人事安排工作中来,造成“多头管理。在加上医院缺乏沟通机制,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到了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医院服务效率的提高。

2.2内部监督不到位,权力滥用现象严重。公立医院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医院经营管理权利大多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进而使得公立医院缺乏自主经营的决策权,也正是由于公立医院缺乏经营自主决策权,使得医院领导层失去发挥作用和才能的机会,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领导形式摆设,毫无实际作用。另外,我国公立医院的院长大多是由政府任命,而在这个以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里,院长极有可能会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暴利,借机各种理由来向政府申请资金,这这些资金往往就会进入到院长自己的腰包,没有用到实处,不利于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

2.3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在现代社会里,完善医疗保障体制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就我国当前公立医院而言,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经营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首先,在新医疗保障制度下,医院从参保对象中所得的收入受到了限制,使得医院业务总收入减少,由于医院资金来源受阻,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往往会牺牲社会效益,谋取经济效益,继而使得医疗保障全面的落实下去;其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立医院获得更好地效益,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3我国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3.1转变政府职位。公立医院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一直是由政府管理,而公立医院缺乏独立自主管理的职权,在这种背景下,极不利于公立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公立医院的发展,政府就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政府应当适当下放一些权力给公立医院,增强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所谓的“下放权力”不是政府不管,而是在给医院经营自主管理的同时,加强政府监督职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医院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约束医疗经营管理行为,维护患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医疗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进而更好地促进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另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的调整其各自所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避免多管现象的发生[1]。

3.2完善产权制度。资金是公立医院发展的根本,对于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而言,产权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只有医院产权制度得到了完善,才能很好地促进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就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的改革形势和方式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功能上,它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故此,在医院产权制度上,应当根据医院自身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改革模式。而当前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有股份制、两权分离制、产权让渡以及资产重组。而医院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则要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2]。

3.3建立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公立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能够科学的指导医院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使得医院内部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调整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主体之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立足市场,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定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发展。首先,医院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医疗体制改革环境下,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公立医院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强化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医院经营管理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其次,要建立灵活的人事机制。人的创造力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公立医院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人事机制,提高人事机制的灵活性。要引入竞争机制,在医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确保医院工作人员能够在适应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才能;要公开人事招聘,将政府任命转向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转变。要落实责任制,将经营管理相关责任落实到实处[3]。

3.4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性的机构,它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就是公益性,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让社会全体公民共同受益。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院管理体制,保障行为主体多元化,从社会、到家庭、再到个人,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社会,以建立个人医疗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而更好地推动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4]。

4结论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公立医院经营体制改革中,政府要积极地转变职能,要给予公立医院适当的经营自主权,要变行政管理更为监督管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要不断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制,只有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小玲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李智磊.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罗永忠.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深度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

[3]孟开.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院,2010,12:15-17.

[4]娄鹏飞.以管办分离为契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D].广东商学院,2011.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资金流量的集中反映,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制定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更是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若会计信息质量较低,会直接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影响企业领导者决策的正确性,更有甚者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使企业、员工乃至国家的利益受损。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对会计信息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提供切实保障,进而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1.会计政策

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优质与否。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总是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为原则,这是由于会计政策对会计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利用会计方法管理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会计信息的活动。会计核算的各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作用的,这些方法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其中,会计信息贯穿于始终,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优劣。

3.会计工作者业务水平与素质

会计工作是一项繁杂、系统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业务技能,还要具备细心、耐心等素质,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新的会计准则的出台,又对会计人员制定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准则,在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下,如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影响

企业经营决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运营的成败,而企业决策的依据主要为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上。在企业运营中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资金的运作与分配,都要依托于企业经营决策。而会计信息中的企业净资产、企业实际利益、资产流动率、资产增长率等指标都是企业决策者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优质的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领导者在企业财政活动上提供预测、决策、管控依据,进而更好地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进而获取经营效益。所以,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2.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的有序运作离不开科学适宜的经营目标,而经营目标的制定需要企业财务指标为依据。企业经营目标主要包括战略性与战术性两种。战略性目标是企业在不同阶段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而制定的目标,这种目标又可分为成长性、竞争性、稳定性三种。成长性目标以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需要以优质的会计信息为依据,进而制定出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目标;竞争性目标体现的是企业发展实力和竞争能力,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因此,该目标的制定需要会计信息反映企业实力与经营情况,同时反映经营状况稳定与否,从而制定目标;稳定性目标则是对风险防控能力的反映,该目标同样需要以会计信息为依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才能确切的预估分析企业发展风险,从而制定出适宜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发展目标。所以,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起着直接的影响。

3.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企业经营战略包含制定各种战略目标,筛选一系列战略重点,制定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方针,企业战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前进发展的宏观方向,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促使企业发展运营处于稳定有序状态,而企业战略的制定则需要依据相关的战略预算筛选需要的信息,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一般来说,在业务量的预算上仅仅利用弹性预算,很难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对此,在财务预算过程中要始终以会计信息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预算编制,这就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只要这样才能使预算更具准确性。另外,在对企业业务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还要在了解利与量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业务水平及其伸缩性,从而定制有针对性的柔性发展方案。而要想保证该反感的顺利实施,也要依托优质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信息质量与经营战略的制定密切相关。4.对企业经营计划的影响为促使企业各项业务的有序发展,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需要科学的经营计划的支持。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计划可以为其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在经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以外部条件为基础,借助于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着力为受众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最终促使企业获利。经营计划的主要任务在于将经营目标实践化、具体化,促使各种资源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得以合理分配,进而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需明确的是,要想保证这些任务顺利实现,需要制定相应的生产、采购、营销计划,而这些计划的编制都需要以优质的会计信息为基础。所以,会计信息质量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计划的执行与落实。

三、促使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对策

1.制定选择科学合理的会计政策

企业在会计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国家标准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为原则,假若没有相关可参考的制度,也要以相关的公认性的准则和规范为参考依据。倘若需要自己制定会计政策,则需要在合理性的基础上,考虑其合法性。会计制度一旦选定,要保证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的权威性与稳定性,杜绝随意更改或使用。当然,这并非说明会计政策始终一成不变,选择会计政策也是一个动态化的优化过程,需要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发展程度判定会计政策是否具有适应性,当会计政策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时,就要适时调整会计政策,以保证其更加契合于企业需要,适合于会计实务的发展,使会计信息更加优质。

2.加强会计信息监督

会计工作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动,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因此,加强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监督是保证企业财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对其的监督监管。首先,在监督制度上不断完善,建构适宜的财务风险防范体制,切实防范财务风险;其次,强化监管会计政策的选择,这就需要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审计监督,加强审计会计政策的选择,遏制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虚假操作行为,确保会计报表的高质量。最后,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防止出现收受贿赂现象,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与制约,促使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更要廉洁公正。

3.促使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与基本素质的不断提升

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对会计人员法律法规的教育,为会计人员工作提供法律性约束,切实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引导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其做到细心耐心、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坚持准则、坚守立场、诚实守信,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

四、结语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不仅从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从如何建立有效的对应措施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现代企业前进发展所需,是企业坚定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基础,现代企业应做好对会计信息管理,制定选择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加强监督监管,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技能与基本素质不断提升,全方位保证会计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医保总额控制之下城市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策略 》

实施总额控制后,医保管理部门因医院超定额指标而不给予全额支付,超定额部分由医院垫付。城市公立医院作为大医院主体,医保总额控制对城市公立医院的影响更大更深,迫切地需要城市公立医院转变经营管理策略,适应医保总额控制政策,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总额控制政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医院发展战略层面

(一)加强内涵建设,转变增长方式。医保总额控制带来的不仅仅是费用的控制,而是要医院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将医院管理重点放到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学科建设上。确定医院重点优先发展的学科,保持和扩大优势学科,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开展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注重学术队伍建设与培养,制定明确的人才培训计划及学科发展规划;加强诊疗技术交流,积极主办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随着医院在设备、资金、宣传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进一步突出特色和优势,瞄准和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二)发挥医联体作用,建立双向转诊。2016年,继续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试点。按照“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重病进三甲”的定位,加快区域医联体的一体化进程。大型医院要广泛联系下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一定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牵头建立“医联体”。坚持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原则,在医联体内建立规范的双向转诊,将部分常规诊疗、常规检查、术后康复、慢病管理等事项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

(三)开拓市外市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为进一步拓展医疗市场,树立医院品牌,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针对实施医保总额控制的实际,进一步吸引外地患者,积极“开源”,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利于优质医疗资源纵向下沉,达到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合理分流,使得医院成为市外患者跨区域就医或转诊的首选。有条件的地区,医院可以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二、医疗业务管理层面

(一)严格监督管控,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在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改革中,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保机构调整系数和拨付费用的重要考核指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支付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医院领导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注重医疗质量,处理好医疗质量与费用控制的关系。医院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引导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诊疗行为,及时发现和惩处不合理和违规行为,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真正把医务人员从挣钱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让质量、技术、服务成为他们真正的关注点。

(二)落实临床路径,控制医疗费用。临床路径是医院多个相关专业人员以循证医学作为诊疗基础,以药典资料为标准,针对某种疾病共同研究而制定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标准化方案。临床路径针对某种疾病为患者选择了最恰当的处置和必要的药品,规范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剔除了不合理的诊疗因素,减少了不必要的过度治疗,从而既保证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又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总额控制后,临床路径成为规范诊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既确保医疗安全和效果,又控制医疗费用。通过综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三)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构建优质服务流程体系,改善就医感受。通过网络、电话咨询可省去面诊的麻烦,在线就可以交流相关病情,方便患者快速就诊。通过网络预约挂号,方便患者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就诊更快捷。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依法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通过药品集中采购、规范流通秩序、药品价格谈判等综合措施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通过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措施,保障群众临床用药需求。多项优势,保证患者就医质量,让“软服务”真正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医院行政管理层面

(一)强化成本控制,降低运行成本。寻求“医”、“患”、“保”三方利益的平衡机制。总额预付制最理想的结合点就是医院方面既能把不合理医疗费用挤出,又能保障合理需求。对患者而言,保障合理就医就是重点,在费用约束不够的条件下,可能被过度治疗;实施了总额预付制之后,合理治疗可能受到抑制。对于保方而言,通过总额预付制,把不合理的费用增长控制住,避免浪费,就达到了目的。要严格控制高值耗材和药品支出,按照降低药占比、耗材占比,增加诊疗占比这条主线,将科室药占比、耗材占比纳入绩效考核。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决策水平。统筹推进国家、省、市、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并实现互联互通。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先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试点。推动预约诊疗、线上支付、在线随访以及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服务,积极发展远程医疗、疾病管理、药事服务等业务应用。要完善、总结经验,找出在实施总额预付过程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影响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什么,通过医保管理专委会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议。

(三)转变管理职能,形成管理合力。总额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要认真学习有关医改和医保政策的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认真贯彻执行,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有关部门都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总额控制,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建立运转协调的医保管理体制。作为主责部门,医院医保部门要主动适应政策变化,转变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岗位工作职责,与政府医保管理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医院医保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落实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

有关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现代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3.浅议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浅析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

5.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大全

6.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7.浅谈公司管理论文范文

8.浅谈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