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消防黑板报

2017-05-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产业向经济发展程度高的聚集,消防安全事故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影响,国家和社会对消防事业的重视关注也越来越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高中消防黑板报,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消防黑板报图片

高中消防黑板报图片1

高中消防黑板报图片2

高中消防黑板报图片3

高中消防黑板报图片4

高中消防黑板报图片5

高中消防黑板报相关资料:校园消防安全常识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正确有选择是:沿烟气不浓、大火尚未烧 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道,楼外附设敞开式楼梯等往下跑,一旦在下跑的过程中受到烟火或人为封堵,应从水平方向选择其它通道,或临时退守到房间及避难层内, 争取时间,进而采用其它方法逃生,如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正当起火建筑物 被烈火或浓烟弥漫时,人们都纷份从建筑物内疏散出来,但有些人刚刚疏散出来试图重返去灭火或找家人和抢救财产,结果弄不好成了人财两空。已经逃离险境的人 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因为,你重返起火建筑物中时可能遇到新的危险,尤其中火灾的发展阶段,当你重返建筑物时,也许正巧遇上可燃物发生“轰燃”现 象,既大为将整个空间充满,而这时再次逃生的希望很小。即使火灾被扑也要慎重,如果有风吹,还会发生“死灰”复燃现象,仍会遇上危险难以逃生。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火灾中丧生的人,受烟雾中毒、窒息而死亡的比例远比烧死的要高,大约比率高达 70%以上,因此,当你被烟困住时,防烟雾中毒、防窒息死亡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建筑虽然比较坚固,但几乎所有的装饰材料,诸如有塑料壁线、化纤地板、人造 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这些化学装饰材料燃烧时散发出的有毒气体,随着浓烟快于人奔跑速度的4—8倍迅速蔓延,人们即使不烧死,也会因烟雾毒气而窒息死 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毛巾、口罩可作为空气过滤器,人在烟雾中,用折叠8层的湿毛巾蒙鼻保护,可减少60%烟雾毒气的吸入。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 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 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 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 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 梯逃生。

请记住: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度危险。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 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一端紧固定在暖气管道或其它负载物体上,另一端沿窗口下 垂至地面或较低的楼层的窗口,阳台处,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但要特别注意,绳索结扎一定要牢固。

请记住:胆大心细 救命绳就在身边。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则说明房外火势已进入“发展阶段”,此时若开门,火焰和浓烟就会迎面而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 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 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请记住:坚盾何惧利矛。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 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所以在被 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

请记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三诀:身居高楼 沿梯下跑。

火灾发生时,如果你身处高楼,就要沿着楼梯向下跑,你如果旅游住的是星级以上酒店,一般都设有安全疏散楼梯间,安全疏散楼梯间都是防火防烟的。除非在最顶层你可向屋面跑,一般情况千万不要往上跑。因为烟和火的速度向上蔓延是非常快的,你肯定难以逃脱烟火的吞食。

第十四诀:走投无路 厕所避难。

当你在无法冲出火海的情况下,可以逃进被认为是避难所的房间,如:浴室、卫生间等。因为这些房间既无可燃物,又有水源,进入后产即关门窗,这是以验也是证明了的,在一定条件下,该行为是有效的,可获得较大的生存机会。

第十五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极端恐怖和接近崩溃,惊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跳楼逃生。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 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卜,才采取跳楼的方法。即使已没有任何退路,若生命还未受到严重威胁,也要冷静地等待消防 人员的救援。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 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 楼虽可求主,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休斯跳楼,软物救命:世界灾难学者曾提出不少“自救”技巧,其中,休斯地1991年提出的人们意想不到的“软家具加重法”的方法,获得了专家们的赞 扬。这种方法并不复杂。即在沙发、席梦思(最好数床相叠)等高楼上可以得到的家具下面捆上重物,如哑铃、带泥的花缸、水泥板等,总之,越重越好,然后人蹲 在上面,两手紧紧抓住软家具从窗口或阳台被人推下,这样,由于这种“人物联合体”的重心在下面,因而上面的人不易翻转,而底下又有软物,因而获救的可能性 较大。模拟实验也证实了这点。

后来,有些人采用“休斯跳楼法”救命,果然“大难不死”。

杆棒跳楼,自救新招:西方的一名专家从美国人支撑竹杆过河的“传统游戏竞赛”中获得了灵感,提出了人们没想过的“杆棒跳楼法。” 它只要一根结实的比人稍长的杆棒就行,木棒、竹杆、铁棍、钢管均可,但越结实越好,如有条件,杆棒两头应捆上重物(没有捆也可用)。下跳下时,人应将杆棒 双手抱住,双腿夹住,两脚交叉扣住,如爬竹杆一样,头与手的上部,脚的下部务必留出一段,两头约50厘米。由于约80%的跳楼者坠地时不是头着地,就是脚 碰地,因此,抱杆跳楼者大多数是杆棒先撞地,这种“硬碰硬”自然可以大大减轻身体的伤害程度

请记住: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办法。

第十六诀:袋形走廊,不要误入。

袋形走廊,就是只有一个安全出口的走廊。

袋形走廊在火灾中的危险性在于:火灾中人在逃生时有趋光性,亮光与起火点扩散过来的滚滚浓烟正好形成鲜明对比,浓烟环境中的亮光给人的救生需要带来希 望,从而调动了人的救生动机。因为袋形走廊的尽头都要开窗口以利采光,所以极易造成人的错觉而使人误入。要避免疏散时误入袋形走廓,首先应该熟悉自己所处 的环境,以及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数量,其次是在疏散时还应镇静不惊慌,否则,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