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论文
青春电影,从类型电影的定义来看,并不能算是一个严格的电影类型。但回顾中外电影史,在东西方的银幕上从未间断过对青春的影像书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全文如下:
摘 要:叙事创新是电影永葆青春的奥妙所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营销策略、宣传技巧和助演明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叙事创新和艺术创新上需要反思。中国青春片陷入了思想性——市场化、精英——世俗的选择困境,要找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思想水准与市场操作的平衡点,要塑造好青年形象和经得起推敲的青春故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青年即使有个性,也无深度和思想,无法驾驭精彩的青春叙事。
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以超过五亿的超高票房,成为当年中国电影无法回避的重要作品,其营销策略、宣传技巧和助演明星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成为一部大获“成功”的电影。在票房为王的背景下,获得理想票房固然是衡量一部电影的重要标准,但中国电影要想走得更远,需要从更为重要的艺术特色、叙事创新等入手,而这些恰恰较少被人关注。在不长的发展历史中,好的电影从来离不开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东西――故事,这才是电影永葆青春的奥妙所在。从这一点来看,电影《致青春》到底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故事,做出了哪些叙事上的创新,如何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主题变幻的青春书写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1]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华,青春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一般都让人印象深刻。青年是个宽泛的范畴,受到阶级、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地区等多方面差异的影响,相似的心理、情感和生活经历让青春年少的他(她)们成为独特的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更是影视作品重点反映和呈现的重要题材。正如青春是人的特殊时期,青年在社会、政治、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青春的快乐与哀愁,热情与残酷,顺从与叛逆,初恋与失恋,独立与迷惘,通过影视艺术得到充分的阐释和书写。
中国内地青春片因为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长期没有青春片的概念,但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一直都有青春片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从早期《桃李劫》《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对青春、青年的展示,到八九十年代《青春万岁》《棋王》等对人性自我的觉醒与反思,新世纪以后《十七岁的单车》《站台》《小武》《青红》《孔雀》《十三棵泡桐》《长大成人》等对青春迷惘、对痛苦的呐喊,再到《正?青春》《观音山》《苹果》等商业化、明星制的市场化探索,中国青春片的发展脉络基本清晰起来。从思想轨迹来看,中国内地青春片曾经历意识形态的政治说教,也曾执著于人性深度的挖掘,也曾依靠明星、炒作来包装和营销。青春书写是新时期以来“第六代”导演作品的重要内容,从早期对青春的反抗性、边缘化书写,逐渐演化为对青春的解构和消费,这势必导致青春片失去了原有的精英意识和反抗精神。
青春片有自己独特的主题,丰富而多变,清晰而懵懂,激情而疯狂,真诚而痴迷,荒唐而甜蜜,中国内地青春电影的精神内核是“成长涅??”[2]。所谓“成长涅??”,是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青春经历,包括政治背景的影响、父辈的管教规训、学校师长的教育、社会环境的浸淫,成长往往伴随着挫折和痛苦。《长大成人》《非常假日》《阳光灿烂的日子》等都蕴涵了成长的寓言,是长大成人的宣言书。《青红》《向日葵》等作品将成长寓于时代变革、心理蜕变和人伦现实,已经拥有精巧的人物结构、叙事风格和独特情趣。当然,随着青春片走向市场化运作,青春片的艺术品格也在发生变化,各种实验和探索逐渐增多,丰富了青春片的类型,也造成良莠不齐的情况。
无疑,青春片陷入了思想性――市场化、精英――世俗的选择困境,要想突破这种困境,必须找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思想水准与市场操作的平衡点。这种突破起码要塑造好青年形象,要有经得起推敲的青春故事,这是青春书写的基础所在。
二、肤浅功利的青年
从青年形象的塑造来看,《致青春》中的青年即使有个性,也无深度,更遑论思想。郑微算是个性十足的女青年,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先是为了与青梅竹马的邻家大哥林静在一起,考上了同在一座城市的大学;后是爱上家贫好学的陈孝正,来了一场不顾一切的女追男。郑微的这些举动,无疑是在搬演已经无数次上演的爱情俗套,在浅显地触动人们关于青春爱情的记忆的同时,无法更深地触动青春爱情的真谛。
作为对比,郑微的舍友阮莞、朱小北、黎维娟等青年同样单薄,都是有个性而无深度的人物。阮莞看似完美――外表美丽动人,内心善良而强大,实则自相矛盾,不合逻辑。阮莞忍受了男友多年的自私、虚伪和侮辱后,终于打掉孩子,决定离开,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但阮莞并非真正醒悟,在结婚前夕,她却意外地因见前男友而殒命。电影也许意在塑造阮莞痴情女的完美形象,却因缺乏好的创意、自相矛盾而适得其反,只能用极端的方式――阮莞先是堕胎,后是见前男友途中被车撞死――来展示。
黎维娟的设置更是俗套至极,她充当了势利、薄情的角色,为了留在大城市、嫁给有钱人,她抛弃真爱,自愿充当变心忘情的“陈世美”,这种角色设置毫无创意,纯粹是为了提供另一种爱情或青春的选项。朱小北靠姐姐卖包子供养上大学,但她并不自卑,因为被诬陷偷窃而打砸商店,被学校开除的结局让人叹惋。朱小北是为数不多的反抗形象,但影片处理得简单粗暴――让大学生用打砸来报复误会,这种反抗虽然场面火爆,其实非常愚蠢而不尽合情理。《致青春》试图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来诠释大学与大学生的关系,其结论的肤浅和片面也是必然的。
和个性十足而深度全无的女性相比,《致青春》中的男性甚至连个性都没有,他们自私、虚荣、虚伪、懦弱和势利,金钱、成功是他们掩饰内心空虚的单薄外衣。[3]林静因为发现郑微母亲与自己父亲的不正当关系而迁怒于郑微,以不辞而别的方式离开青梅竹马的女友。林静名义上是出国留学了,其实一直留在郑微所在的城市,在背后默地注视她入学、学习和生活,这种注视并不浪漫,而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重折磨。林静对施洁更是不负责任,林静因施洁砸破的玻璃而受伤,施洁爱上了并不爱自己的林静,不惜多次以自杀相威胁,最终竟得了精神病。无论是在与郑微的爱情中,还是在与施洁的爱情中,林静要么受到外力因素而违背自己的内心,要么无视爱自己的人因爱发疯,林静一直都在逃避爱情和责任,远不如郑微对爱情的独立思考或施洁对爱情的不顾一切。
陈孝正人穷志高,自尊心强,将自己的人生看做是只能建造一次的大厦。勤奋好学的陈孝正在男生中显得特立独行,与副院长千金曾毓互有好感却不明确关系,当这个“准女友”向他寻找解释时,他说将她视为学校里唯一的朋友,这种自欺欺人的解释只能说明陈孝正对爱情的逃避和懦弱。陈孝正辜负了曾毓,又拿着曾毓让出的公派留学名额出国,他在功利面前不仅失去了爱情,而且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尊严。他因误会得罪郑微,倔强的他拒不道歉。面对郑微由恨生爱、倒追的爱情,陈孝正被动地接受了,但他一直将爱情当做奢侈品、可能造成误差的一厘米,因为他首先爱的是自己――成功,不惜以做人的失败为代价的成功。陈孝正为了公派留学抛弃了郑微,为了绿卡在美国娶妻生子,其成功的代价是整个人生。
其他男青年更加不堪,富家子弟许开阳追求女孩的方式无非是以金钱和物质为诱饵,他不仅对郑微送金赠银,而且卑鄙地掐断了情敌陈孝正的兼职渠道,并纠结同学、舍友对其进行殴打。影片中,张开对阮莞的暗恋行为被大加赞赏――阮莞因痴爱不爱她的人而死,到头来好歹有人真正爱她。姑且不论这一情节异常突兀,即使这种暗恋真正存在,也无法掩饰张开的懦弱、虚伪和无能。许开阳、张开等人无非是大学中的混混,他们不学无术,打牌、抽烟、喝酒、泡女孩,油嘴滑舌、游手好闲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从这可以看出,电影对大学生活、大学生的描述极其肤浅而片面,并没有真正描绘出“青春”。
三、乏味单调的故事
青年形象的不堪,更不能期望有什么好的青春故事。[4]《致青春》无法驾驭精彩的青春叙事,整个影片找不到完整的叙事线索,只有不尽合理的爱情线索杂乱地铺陈其中。如果说电影前半部展现了多元的校园爱情,勾起了人们对于大学校园的记忆,还颇具吸引力的话,那么电影后半部简直乏善可陈,只是交代了每个人的结局,没有挖掘出有价值的叙事因素。郑微成了老总秘书,只是爱情没有着落;阮莞对赵世永失望后,找了一个同样急于结婚的医生,但因赵世永一个电话而在去见他的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张开靠摆摊给人写传记混日子,被陈孝正碰到后成了其跟班;朱小北成了辅导班的教师……
青春的爱情,在逝去青春之后,应该有更为成熟、更有价值的爱情体验和理解,但《致青春》为人们呈现的仍然显得青涩而幼稚。郑微在经历了林静的不辞而别、陈孝正的抛弃之后,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先是希望回到林静――她心灵的港湾――身边,并且和林静一起给林静父亲上坟,求得对林静的原谅和对两人的祝福。当郑微知道了施洁与林静伤疤的故事,毅然决定离开林静,因为施洁对爱情胜过爱自己,为了爱情可以让自己片甲不留。“成功”之后的陈孝正虽然领悟到自己做人的失败和内心的脆弱,但仍没有真正理解爱情,他要重新追求郑微的打算,他创立“微观世界”工作室的举动,仍然是他爱自己的延续。陈孝正要重新追求郑微的豪言,将自己从一个抛弃爱情的薄情者转化为一个对爱情的追求者,其目的是让自己“获得新生”,而不是获得爱情。或者说,“成功”之后的陈孝正妄图弥补和挽回的都是自己的爱情,从来没有想过、问过郑微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爱情。黎维娟找了一个五十多岁的有钱人,甘愿当了两个孩子的后妈,还打算人工授精也生两个自己的孩子,以此获得巨额家产。朱小北变身辅导教师后,装作不认识同学,由当年的冲动变成现在的逃避,仍然没有走出被开除的阴影。
青春之后的人们,应该褪去青涩、无知和懦弱,而《致青春》为观众呈现的却是更加虚伪和世故。《致青春》中有两场大的同学聚会场面,集中反映了青春年代的单纯和青春之后的世故。一场是毕业散伙饭,大家各奔东西,有人欢喜有人忧,回顾大学四年的爱情、友情,百感交集,相互叮嘱、提醒和关照的场面让人动容。大概每个人都参加过毕业散伙饭,场面各有不同,但情感大致相似,《致青春》表现出了告别大学、青春的伤感、决绝和怀念的复杂心情。青春过后,每个人都变得“成熟”,学会了更好地伪装自己。陈孝正回国之后想找郑微,拐弯抹角地先找到张开,让张开以过生日的名义召集大学同学,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张开靠摆地摊、给人写传记谋生,为了功利目的甘愿充当陈孝正的跟班、被其利用,为了虚荣在同学面前穿假名牌、夸口说自己开出版公司。大学毕业聚会虽然在低档的小餐馆,但因为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和感伤而显得格外隆重和温情;大学之后的这次聚会虽然在豪华会所,但没有了毕业时的真情实感,纯粹是金钱、寒暄编织的应酬,每个人各怀心思。
从青年形象的塑造和青春故事的讲述来看,电影《致青春》确实对不起它的名字。如果就这样向青春致敬,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和观众?正如电影中郑微所说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别的呢!”同样的道理,在青春的概念里,除了爱情还有别的呢!《致青春》也应该告诉人们,除了爱情,青春还有别的呢!遗憾的是,《致青春》没有为观众呈现更多的东西。因此,电影《致青春》应该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爱情》,这样才更准确、更客观。
相关文章:
1.青春励志微电影《青春如期》 闺蜜变情敌
2.电影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2篇
3.《青葱岁月》青春微电影
4.青春励志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经典台词
5.青春励志电影《舞动青春》
6.2015青春励志电影《我们毕业的夏天》
7.青春励志电影20部大学生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