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级职称论文

2017-03-29

档案管理在档案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推动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档案实际工作的发展;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档案中级职称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档案中级职称论文篇一

录音档案保存方法

从理论上讲,录音档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唱片录音档案、磁带录音档案、数码录音电子档案。

唱片录音档案。唱片记录声音的方式是将声音刻录到唱片上,形成声音槽纹。根据录音原理的不同,可将唱片分为机械唱片和激光唱片两种类型;根据制成材料的不同,可将唱片分为金属唱片、塑料唱片两种类型。唱片录音档案就是录音唱片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

磁带录音档案。磁带记录声音的方式是使用磁带录音机将声音转换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形成磁性录音轨迹。根据磁性录音记录信号方式的不同,可将录音磁带分为模拟录音磁带和数字录音磁带两种类型。磁带录音档案就是录音磁带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

数码录音电子档案。数码录音的方式是使用数码录音设备(例如数码录音笔,以及具有录音功能的手机、MP3播放器、多媒体计算机)将声音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形成数码录音电子文件,记录在闪存、磁盘等载体上。数码录音电子档案就是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

一、唱片与磁带录音档案的长期保存方法

因为塑料唱片不耐久,所以长期保存的唱片录音档案应当选用金属唱片(正片)。只要做好防锈工作,金属唱片录音档案就可以永久地保存下去。 磁性记录信号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磁场、震动、高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磁极反转。磁极反转必将导致磁带录音的失真。磁带录音档案的保存寿命一般在10~20年。磁带录音档案的长期保管方法就是“转录”,即定期将磁带录音档案转录到其他录音磁带或其他载体上继续保存。但模拟录音磁带和数字录音磁带的“转录”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模拟录音磁带“转录”。因为在模拟录音磁带的“转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噪声干扰,所以每一次“转录”都会造成模拟录音磁带上所录声音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所以模拟录音磁带有“原声带”和“转录带”之分。随着模拟录音磁带“转录”次数的增加,声音“失真”逐渐累计,直至无法再听清楚转录模拟录音磁带上的声音。由此可见,采用模拟录音磁带“转录”的方式是无法长期保存磁带录音档案的。最好将模拟信号磁带录音档案的“原声带”“转录”到其他载体上(如金属唱片)长期保存。

数字录音磁带“转录”。虽然数字录音磁带之间的“转录”基本上不存在“失真”现象,但是数字录音磁带仍然需要定期复制(正常保存的磁性载体档案,可每10年复制一次)。所以最好数字信号磁带录音档案“转录”到其他载体上长期保存。

二、数码录音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方法

1 数码录音电子文件信息动态保存法

因为数码录音设备的载体(闪存、微型磁盘)的容量有限且不耐久,所以无法长期保存其中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因此必须将数码录音设备中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复制”到其他比较耐久的载体(如刻录光盘或金属唱片)上保存,利用时再将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复制到数码录音设备上播放。刻录光盘的耐久性虽然好于微型磁盘和闪存,但却不是最耐久的载体,所以在数码录音电子档案光盘长期保存期间,必须定期“复制”刻录光盘上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在正常情况下(复制设备运转正常,且无计算机病毒),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复制”可以做到100%的“保真”(即不失真)。复制后,虽然载体发生了变化,但是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录音信息、文件格式及其原始性却保持不变,这就是数码录音电子文件信息动态保存法。该方法解决了数码录音电子文件载体不耐久的问题。

2 数码录音电子文件通用文件格式保存法

即指将专用文件格式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转换成通用文件格式(如WAV或MP3)保存的方法。通常数码录音设备都自带转换软件,用于将专用录音文件格式转换为通用音频文件格式。通用音频文件格式可以使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摆脱专用数码录音设备的束缚,但要注意避免在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格式转换过程中产生“失真”。例如,PCM编码的WAV属于无损音频文件格式,而MP3却属于有损音频文件格式。如果转换为MP3格式会损坏原始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声纹”的话,就不能转换,应当直接保存原始数码录音电子文件。

三、数码录音电子档案长期利用方法

1 数码录音设备储备法

专用文件格式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对特定数码录音设备(如数码录音笔)的依赖性,决定了专用文件格式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必须与数码录音设备永久并存,这就是数码录音设备储备法。

对于那些既没法转换成通用文件格式,又没有播放软件支持的专用文件格式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来说,数码录音设备储备法是永久利用该类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唯一方法。

2 数码录音设备仿真法

编制仿真数码录音设备播放器,用来播放专用格式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这就是数码录音设备仿真法。仿真数码录音设备播放器通常都是由数码录音设备厂家编制的。例如,三星录音笔播放软件Voice yepp player,是能播放SC4文件格式的三星录音笔录音文件。目前,仿真数码录音设备播放器的种类和数量很少。

四、永久保存真实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技术方案

1 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含义

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含义是指在保存期间,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数字声音信息内容及文件格式始终保持原始生成状态不变,即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是原始的。

2 检验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原始性的技术――校验技术

目前确保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原始性的最可靠方法就是制作并验证其校验码。校验技术通过一种消息摘要算法(也叫单向散列函数),根据源数据的每一位(bit)最终产生一个定位的校验码值。校验算法有:CRC 3 2、MD 5、SHA1、SHA2等。

首先对原始数码录音电子文件进行校验,生成校验码1;验证时重新校验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并生成校验码2,对比1、2两个校验码,二者相同则数码录音电子文件是原始的;反之则否。这就是数码录音电子文件原始性校验技术,该技术可以验证未经过文件格式转换的原始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原始性。

3 永久保存真实的数码录音电子文件的技术方案

(1)专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及其校验码与数码录音设备并存方案

为了验证数码录音文件的原始性,可以将专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及其校验码一同刻录到光盘上保存,利用时再复制到数码录音设备中。

(2)专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及其校验码与专用播放软件并存方案

专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及其校验码可以和专用播放软件一同刻录到光盘上保存。

(3)通用格式原始数码录音文件及其校验码并存方案

对于直接采用MP3、WAV等通用文件格式录音的数码录音设备来说,可以将这些通用格式原始数码录音文件及其校验码一同保存。利用通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的方式有两种;即硬件直接播放方式和软件间接播放方式。该方案可以在确保数码录音文件原始性不变的前提下永久利用通用格式原始数码录音文件。

(4)专用格式/通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并存方案

即同时保留一套原始的专用格式的数码录音文件和一套转换成通用格式(如WAV、MP3)的数码录音文件。平时利用可以用通用数码播放设备或软件来播放通用格式的数码录音文件;需要考证数码录音文件原始性时,则可以通过校验码验证专用格式数码录音文件的原始性,进而证明数码录音文件的真实性。

档案中级职称论文篇二

信用档案建设刍议

摘要:信用档案应是对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最真实最原始的历史记录。目前我国信用档案立法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信用档案建设。

主题词:信用 档案管理

古语有云:民无信不立。言不信者,行不果。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信用缺失现象在我国正逐渐泛滥,信用危机正日渐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快信用档案建设理所当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修课。

一、社会信用体系下信用

档案建设举足轻重

信用是个人立身之本。我国有“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古训。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标尺。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良好的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会使企业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信誉,从而支撑着企业的社会地位。只有诚信经营,企业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信用是政府得乎民心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政府诚信就位于金字塔的塔顶。一个诚信的政府,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是人民信赖、支持、拥戴的好政府,才能长久地存在与发展下去。

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并非一日创建,靠的是经年的口碑与经营。信用档案,作为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真实信用记录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对于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信誉,约束人们自觉守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信用档案的定义,各家学说可谓百家争鸣。笔者认为,信用档案的涵义应该是宽泛的,不应仅局限于经济活动中。信用档案应是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信用信息的历史记录,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是对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最真实最原始的历史记录。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信用档案也应包括政府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三个组成部分。①

二、我国信用档案建设的现状

(一)成绩

信用档案管理工作初见端倪始于金融行业,早期以管理、咨询、信息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1999年,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这也是中国第一部个人信用评估办法。②

1999年7月,上海市政府实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试点,并成立了由政府主导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为本地银行等单位提供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上海资信是中国首家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第三方资信机构,其官方背景为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上海唯一一家同时提供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的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信用档案建设也在日渐完善。2006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建立的全国统一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全国联网并正式运行,成为中国最大的“信用管家”。从那天起,中国人从此多了一张“信用身份证”。到今天,这一个人征信系统收录的自然人已达6.4亿人,企业已达1447万家,其中有信贷记录的1.4亿人,个人信贷覆盖率达97.5%,日均查询量在41万——87万次,被广泛用于银行办理信用卡、发放个人贷款和贷后跟踪等,甚至连企业招聘员工、提拔干部、公务员录用、人大政协委员的资格审核等都会使用。随着信用档案价值认可度的提升,众多行业也开始着手建立本系统内部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个别省市已在金融、建筑、房地产、司法、公共事业管理等近20多个行业都形成了各自的信用档案管理系统,种类达40余种。整个社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正日臻完善。

(二)危机

正如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在看到信用档案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信用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较严重,假烟、假酒、假文凭早已司空见惯,出尔反尔、欠贷不还、恶意透支也已屡见不鲜,虚假广告、论文抄袭、政绩工程也常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等,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信用缺失现象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信用档案的建设与完善迫在眉睫。

纵观目前我国信用档案建设,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信用档案立法滞后、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档案进行规范,只是在《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或法律解释中涉及到信用问题。③信用主体、客体、内容的确切划分、信用档案的收集鉴定、信用档案的管理部门与制度、征信系统的开放与保密程度、信用档案的监督与惩罚机制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法律的界定。由于立法的缺失,信用档案在建设与管理中缺少法律依据,导致信用市场混乱,信用信息不安全。

2、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全国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征信机构和征信系统,我国个人征信数据绝大多数掌握在银行、电信、税务、保险等分散的部门机构中,各部门机构征信标准不统一,信用数据管理与开放程度也不统一,各自为政现象严重。④零散的各信用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协调与沟通,信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不规范,缺少系统性。

3、信用档案建设的技术手段滞后。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对信用档案建设当然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纸质档案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档案以其超强的时效性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领域。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档案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离开了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信息的采集、储存、整理、查询都将成为困难。我国目前电子信息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很多像南大之星、档案年度统计等优秀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但是在现代化监管手段、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仍很滞后,有关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信用档案管理的研究开发还不多。

4、社会信用档案意识薄弱。在我国信用档案立档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人的信用意识是非常淡漠的。一些人在进行失信行为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失信行为,也有些个人或组织为了掩盖自己失信的行为,肆意篡改或者伪造原始记录,信用档案的重要性还没有深入人心。

三、加强信用档案建设之举措

1、健全信用档案法制化体系。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依法治档也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完善信用档案法规体系,笔者认为,首先应由国家相关部门制订一部有关信用档案的专门法。其次,各地区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在不与专门法相背的情况下,制订相应的信用档案规章制度。有了法律的规定和约束,一切信用活动都将有法可依,从而有利于保证信用档案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和培养良好的信用秩序。

2、提高信用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首先,国家应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全国各地分散的征信机构,防止各自为政现象,避免信用档案管理的混乱局面。其次,制定一套统一的征信标准和办法,使得信用档案的收集、发布、使用、保密范围等都做到统一有序,从而建立统一高效的征信制度。再次,实现信用档案服务的共享机制。信用档案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只有实现共享,才能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3、加强信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信用档案建设的关键一环。首先,要组织研发人员建立专业的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开启统一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和数据库,以保证信用档案信息数据的准确、规范。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发挥网络优势,最大范围地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同时,要严防信息泄密或丢失,做好信用档案网络建设的安全保密工作。

4、完善信用档案监督化体制。加大法制监督力度,完善失信严惩机制是信用档案建设的有力保障。在监督主体方面,除了政府、征信机构、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外,企业和社会个人都可以作为监督主体,应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在监督手段方面,可以进行创新,建立市场主体实名制信用档案,积极培育信用评估系统,即时公开信用信息,信用状况随时查询等。同时,配以相对的惩罚性措施,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5、突出信用档案教育化宣传。目前社会上很多人档案意识淡薄,对信用档案就更不知为何物。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信用观念,提高档案意识,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积极宣传有关信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新举措,加强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同时,建立完善诚信教育、价值引导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杨靖.我国信用档案建设对策分析预测[J],2006(2)

2. 彭移风.信用档案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06(21)

3.李继红.浅谈我国信用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08(3)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档案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