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梅花的散文3篇

2017-03-20

有关梅花的散文 雪落梅花

雪,是在夜半悄无声息下的。一粒粒的雪瓣,漫天飞舞,只有院落的梅花,最先感知了她至善至美的乐谱。如果说第一朵梅花的绽放就预报了春天的信息,那么秋天的所有喧嚣,冬天的所有凄冷,春天的所有美好,都在第一朵雪花飘落之前,一定有什么为我们所不易察觉的萌动。因而梅花欢喜漫天雪,实质上是对春天的一种憧憬。梅花应该是清香浮动,配以雪的洁净,在给春天作注脚。

早晨起来,看见院落的梅花,静静地接受雪的梳理。那些黄色的花瓣在白雪的映衬下闪现出动人的美,这该是梅花作为冬天的主角,在吟唱冬天的抒情曲吧。谁都能从雪花的曼舞中,读出雪的风骨;谁都能从梅花的清香中,悟出梅花傲寒的骨气。

久久地注视雪花与梅花,发现它们的的交谈总是那么意味深长。不知不觉间,轻声细语便丰富了所有的时空,它使我的语言泛白。所以,我就以一种仰望的姿态,等待着春天来作绿色的发言。

有关梅花的散文 梅花雨.梅花情

无休止的阴霾,无边际的秋雨,似乎缠绵了整个世界。

淹没了蓝天,遮住了星月,驱走了白云,天空迷茫。我的心也被这“梅花雨”吞噬。

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8月9日莅临我生活的小镇。“梅花雨”这个美丽的名字,让人青睐,可我却没看出来她美在那里?天空弥漫,大雨倾盆,不一会的功夫,家里的菜园子,变成了“淡水湖“。辛苦一个春夏,侍弄得干干净净的菜园子,被这一场美丽的“梅花雨”浸泡。看着哀乞的庄稼,我心悸。我生活的小区,道路年年铺垫,排水年年无人问津,道高房矮园子低,无处排水。这次为了抢救我的“菜园子”,去商店花了200多元钱,购置了抽水设备(单相污水电泵)。将园子里的水,抽排到路边的壕沟里,虽然这壕沟排不了水,还是可以装水啊!无奈的我,无奈的水,无奈的举措,也只好这样无奈的“防汛”。

一个生活小区,一个街道,一个城镇,在我看来排水是第一要务,平日里排水不畅,污水熏天;雨季来临,遍地湖泊。邻里打水仗,家庭闹纠纷。无水无世界,无水无生命。可这水,要综合利用,因势利导,否则,就是灾祸。一场“梅花雨”,仅仅是一场,也只是仅仅下了一天一夜,若是其它的“花雨”纷沓而来,我生活的地方,岂不要变成海洋。

虽然,“梅花”给生活这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可这“梅花雨”不讲排场,也不过份地张扬的韵味,还是值得人们深思,“梅花雨”我行我素地下,一个劲地下,不住点地下,带来的灾祸,却是值得人们反思。说也奇怪,过了立秋,雷声悄遁,闪电藏匿,说是热带风暴“梅花”,可是来到小镇做客,竟然不带雷电,不带风意。

夜已更深,“梅花雨”不再敲打窗棂的时候,我推门而出,已是细雨蒙蒙,蛙鸣悠扬,雨意渐渐稀少。我不经意地将手电筒射向夜空,遥望电光里的雨,竟是那么美,细雨若“梅花”在光柱里盘旋而下,这一刻,看到了真正的“梅花雨”。相传用嘴巴直接接住48滴无根“梅花雨”便可以得道成仙,也有传说接了“梅花雨”能金榜题名中状元,虽然,我没有游过天门洞(梅花雨:是旅游圣地天门洞的奇异景观,“梅花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可今夜,我却沐浴了“梅花雨”。

细雨霏霏,蛙鸣蝉歌,今夜无眠,守着水泵,守着“梅花”祈祷,明天还我一个空灵的世界。

有关梅花的散文 梅花几度梦里寻

中国的梅花之盛,莫过于江南。江南的春梅,还在腊月时,就早生萌意,含苞吐蕊,一进正月便繁花满树,似烟似雪,暗香浮动了。

有生之年,曾去过几处江南的赏梅胜地充当梅客。上海的梅花展每年都搞得花枝招展,热闹非凡。淀山湖畔大观园内,四千多株红梅、绿梅、白梅争奇斗艳地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在冷香亭前的珍稀老梅“银红台阁”前流连,更让人浮想联翩,顿生沧桑之感。杭州西湖岸边灵峰梅园里,朱砂梅如胭脂占珠,绿萼梅蕾若碧玉,龙游梅铁骨虬枝,垂枝梅疏影横斜。在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的超山,至今还存活着一株唐梅和一株宋梅。地处广西肇庆的梅庵,据说是北宋至道年间智元和尚所建,因禅宗六祖惠能在此“插梅”而得名。那梅庵枕北岭,俯西江,势压九派,气贯一脉,在大片梅树的掩映之中,既热情奔放又带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氛。遥想当年,那惠能和尚云游至此,以他那独具的慧眼,定是看出这地方与佛家投缘,遂插梅为记,作为日后建庙的选址。梅庵的南梅虽比不得北梅傲雪凌霜的冷艳,但花事纷繁,热烈火爆,所以当地男女新婚,有双双到梅庵插喜梅的习俗,即所谓“双插梅”。古往今来,那环庵而植的梅林,不知氤氲着多少美丽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呢!

最近的一次赏梅是今年初春,在南京中山陵的梅花山。对于梅花山,本来是心仪已久的,这里古称孙陵岗,每年冬末春初,山上的梅花便次第开放,加上周围遍布著名的墓地遗陵,可谓是一片风水宝地了。春节刚过,元宵节前,来梅花山赏梅的人还甚为寥寥。我和朋友刚刚踏上梅花山的小径,整个人的身心便被馥郁的幽香吞没了。放眼四顾,漫山遍野红蕾碧萼缀满枝头,远处,那薄薄雾霭中横斜的疏影和片片花蕾,真让人不禁产生天女散花的幻觉。站在一株高大的朱砂梅树前,仔细端详着满树或含苞,或绽放着的每一颗花蕾,我感到,那无数的小生灵都处于极亢奋的状态,尽睛地吸收着阳光,拼命地生长着。正由于这不计其数多姿多彩的生命的光合作用,使得偌大的梅花山饱含充沛的空气负离子,让人步履轻捷,活力倍增。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辞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干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为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从拟人的角度看,造物也实在是委屈了梅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属第一,节气恰恰是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而梅却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秉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干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作为一名忠诚的“梅客”,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凄切着、幽怨着,年年岁岁按季奉献出自己的幽香。常常是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在梦乡里看到那干树万树的梅花。

佛家曾有“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之说。其实人生一世与世上其它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人若托生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时时遭人羡慕当然是大好事。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个世界上,高官厚禄的幸运者终归是极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小康而已。我当然不喜欢贫穷,现今社会,一个终身怀有衣食之忧的人是很难成就事业的。但是我也从不企盼锦衣玉食,大富大贵,因为我知道自己并无特殊的才能和祥云笼罩的发家史。特别是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无左右逢源,刚柔相济的公关本领。因此,凭组织的培养,个人的努力,能有一份自己力所能及又喜欢做的事情,并在生活上进人小康的行列就已足矣。想那冷峻的梅,若真的给他换一个温室环境,怕还真是难以承受呢。梅是在苦寒的背景之下,扎根、生长、开花的,也恰恰是这苦寒,才使她蓄满了成长的动力。苦寒之于梅,何尝不是一份财富呢?人的一生也同样,心想事成,万事顺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苦难同样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来之不易,自然也不会轻易丧失。梅是在病态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是否要改变这种生存环境,纠正这种不公,讨还个正确的说法呢?这也许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对此,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正是这种承受,才使得她在万花丛中始终能独树一帜!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

今年初春的梅花山之行更让我备受启迪。地处南京近郊的梅花山空灵晤淡,纤尘不染,满山的梅花蓓蕾初绽,令人目迷五色,神驰心醉。著名的中山陵就在梅花山的上峰,在暗香浮动之中,遥望中山陵的蓝瓦白墙,我想,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临终前亲口选址,要在此处长眠实属高见。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独立、民主、富强,主张“天下为公”,但他的一生始终是坎坷的、曲折的、屡受磨难的,以至他最终也没能看到民主革命的胜利。若说“品逸如梅”,中山先生实

在是当之无愧:“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