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生物试卷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相关话题
做七年级生物单元练习要努力。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下生物试卷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生物试卷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试题及参考答案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人眼包括眼球和附属器。其中眼球是眼的主体部分,近似球形,位于眼眶的前半部。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1)眼球壁——外膜、中膜和内膜
①外膜——角膜和巩膜
角膜位于眼球最前方约1/6,无色透明,其作用是能让光线进入。
外膜后面5/6,白色不透明,俗称的“白眼球”就是指巩膜。坚韧的巩膜对眼球具有支持、保护作用。
②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为 瞳孔。虹膜会依据外界光线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脉络膜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使眼球内成为“暗室”。
睫状体肌肉的收缩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③内膜——视网膜
眼球壁内膜为透明的视网膜,其中含有能感受光线刺激,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所以光感 受器就是视网膜。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
(2)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①房水
无色透明的液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
②晶状体
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是一个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结构,似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③玻璃体
无色透明胶状体,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例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
解析:
A × 眼球壁分三层:外膜、中膜和内膜。其中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两部分,角膜在前,无色透明,巩膜在后,白色不透明。
B ×
C √
D ×
答案:C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透过光线) (折射作用)
→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物像)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作用,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使人看清近处的物体。正常人的眼球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例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 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
A.瞳孔、晶状体、角膜、玻璃体
B.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解析:
A × 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方,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虹膜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可以通过,晶状体像双凸透镜,透明有弹性能够折射光线。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要到达视网膜,必须经过角膜、瞳孔,然后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B ×
C √
D ×
答案:C
3.近视的形成与矫正
(1)近视的形成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假性近视),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眼。
(2)近视眼的矫正
根据透镜折射光线的原理,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
(3)近视眼的预防
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的关系非常密切。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时期,有的同学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许多同学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还有一些同学上网时间过长导致眼干燥和疲劳等等。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图中的“三要”和“四不看”。
(4)远视的形成与矫正
远视眼多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光线进入眼内会在视网膜后方成像,因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通常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例3】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的特点的是( )。
A.晶状 体的曲度过大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解析:
A × 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因此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后就会在视网膜的前方成像,看到的物体比较模糊。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一特点不符合近视眼的特点。
B √
C ×
D ×
答案:B
4.耳的结构
耳是听觉器官,耳的结构主要表现出与接受声音刺激相适应的特征。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1)外耳——耳郭和外耳道。
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
外耳道是一条通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具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2)中耳——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里面有三块听小骨。鼓室有一条小管——咽鼓 管从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靠近鼻咽部的开口平时闭合着,只有在吞咽、打呵欠时才打开。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因而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正常的振动。
(3)内耳——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①前庭和半规管。
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②耳蜗。
其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当声波引起的振动传到内耳时,听觉感受器受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
③内耳的功能。
耳蜗与听觉有关;同时,由前庭和半规管中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传入的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所以,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例4】下列关于耳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
B.耳蜗内具有听觉感受器
C.前庭和半规管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
D.咽鼓管属于中耳的一部分,能够传导声波
解析:
A × 中 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
B ×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能够产生神经 冲动
C × 前庭和半规管与听觉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D √ 咽鼓管开口于鼓室,不属于耳的结构。
答案:D
5.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收集声波) (放大声波)
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感受器)
【例5】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 )。
A.鼓膜和大脑皮层
B.听神经和大脑皮层
C.耳蜗和大脑皮层
D.鼓膜和耳蜗
解析:
A × 耳郭能收集声波,声波通过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刺激,产生兴奋,再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而形成听觉。
B ×
C √
D ×
答案:C
6.保护耳和听觉
保护好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音外,还应当注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口、堵耳;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等。
【例6】(济南)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解析:由于飞机起飞或降落,会急速上升或下降,气压急剧降低或升高,如果咽鼓管未张开,鼓室内的气压就会相对增高或降低,会使鼓 膜外凸或内陷,使人感到耳痛或耳闷,严重时可损伤鼓膜。当人咀嚼口香糖时会使咽鼓管张开,其目的是保持鼓膜两侧的大气压力的平衡,以免损伤鼓膜。
答案:A
7.人体的其他感觉器官
(1)嗅觉器官
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非常敏感的细胞,所以,鼻有嗅觉作用。
(2)味觉器官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等,所以,舌具有味觉作用。
(3)触觉器官
皮肤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这些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使人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例7】下列关于嗅觉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嗅觉是在有味道的气体进入鼻腔时形成的
B.嗅觉是在嗅神经传递冲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C.嗅觉是在嗅黏膜上的嗅细胞受刺激时形成的
D.嗅觉是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解析:
A × 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B ×
C ×
D √
答案:D
8.比较人眼球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
(1)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
(2)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的比较
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具有便于光线进入的结构,具有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等。
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例8】下图为外界物体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 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________的作用,光圈起________的作用,胶卷起________的作用。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为一架照相机,如上图所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暗箱的壁相当于________,装入的底片相当于________。
解析:
(1)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很相似。其中镜头与晶状体功能相似、暗箱的壁相当于脉络膜的作用、装入的底片相当于视网膜。
(2)
答案:(1)调节像距 控制光线 感光
(2)晶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9.眼的折光功能
(1)眼的折光功能
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所组成的折光系统,经过折光作用,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这就是眼的折光功能。
(2)眼的折光 原理
眼的折光原理与凸透镜的折光原理相同。凸透镜的凸度越大,折光的能力越大;凸度小,折光能力也小。视网膜上之所以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是依靠眼的调节作用,其中主要是晶状体的调节和瞳孔的调节。
【例9】2008年6月6日是第十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明亮眼睛迎奥运”,宣传口号有“预防近视,从今天开始”“预防青少年近视,从一点一滴做起”等。近视眼是眼球中________发生了病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你会采取哪些做法预防近视(写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当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使人看清远处的物体;反之,则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持续收缩时,无法正常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就会形成近视眼。
答案:晶状体 不在强光下看书,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第二、三空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