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清华附小心得

2017-06-07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的成立是社会给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理念与水平的肯定,也是对清华附小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更是清华附小百年文化发展新的机遇,回报社会传承清华公益精神的一个具体行动,参观北京清华附小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北京清华附小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北京清华附小心得篇1

有这样一所百年老校,典雅、素朴、温润,坐落于清华大学西南角,她的名字叫做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这座大学里的后花园始建于1915年,冯友兰、朱自清、叶企孙、马约翰、潘光旦等著名教授都曾先后担任过附小的校董或校长。走出了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奥运冠军何姿等知名校友。

百年附小,儿童站在正中央,是他们一贯的坚守,并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立于课程改革的潮头。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引领全国的“五四学制”改革实验项目校。本世纪初在人民大会堂宣讲了“为生命奠基:语文课改的‘三个超越’”的教学理念,随后提出语文主题教学,指向儿童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引发系统地构建了“1+X课程”体系,用主题教育夯实基础,整合课程,创新教育,提出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从学生层面而言,让所有学生在清华文化的润泽中,在附小六年的时光里,实现“健康、阳光、乐学”的生命样态。从教师层面来讲,附小正努力锻造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教师“敬业、博爱、儒雅”。

在整体课程体系下凸显三大特色:

一、亲近母语。附小是全国最“宜读”的学校之一,全体师生坚信“改变,从阅读经典开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主题阅读书目”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打破了儿童语文学习单篇碎片化的困境,改变着广大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态。书香的种子散满附小的每一个角落,已成为校园的一张名片。

二、体育健康。基于“有趣、出汗、安全、技能”的原则,附小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倡议,既锻炼了儿童一身的健康体魄,又传承了马约翰的体育精神。

三、实践与创新。附小与清华附中、清华大学血脉相连,秉承共同的文化理念,开发“一条龙创新人才培养”育人模式的新型课程,关注有特殊才能潜质的学生,呵护好奇心,培植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百年的轮回,百年的荣光。“1+X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使师生享受在校生活的每一天,使清华附小成为一所人文家园、书香校园、儿童乐园,一所有角落、有故事,令人难忘的、温润的小学。

办学使命: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育人理念: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学生誓词:

我是清华少年,努力成为健康、阳光、乐学,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教师誓词:

我是清华人,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我们的最高荣誉!

办学愿景:

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向上的精神与教育的智慧;

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

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

历史沿革

清华附小的前身是“成志学校”。成立于1915年,专为清华教职员工子弟求学而设,清华大学冯友兰、朱自清、叶企孙、马约翰、潘光旦等著名教授都曾在成志学校先后被委任校董事会成员。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都是附小知名校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被迫南迁,成志学校随之南迁,在西南联大度过了艰苦的岁月。1946年秋,清华大学由昆明迁回清华园内,1946年12月12日成志学校复校开学。1952年8月,成志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分离,成志学校小学部则更名为清华大学附设小学。1960年,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10年11月,窦桂梅担任清华附小校长,党总支书记。清华附小步入全面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学校逐步迈向卓越。

参观北京清华附小心得篇2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去北京学习的机会,虽然是短暂的两天但收获还是多的。现将从两个方面的汇报如下: 听讲座和课后的感触 5月8日上午8:30分,会议正式开始。北京市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李曜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分别致词,祝贺会议的召开。

随后,备受小学教育瞩目的窦桂梅校长登上讲台,她说“小学语文组提交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语文立人”她激情澎湃而又深情的讲述自己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以及提出并践行“语文立人”的核心思想,当她讲到《怀念的秋天》,我的眼睛不禁的湿润了,我看了看周围的人也和我一样。

接下来,是让我盼望已久的“高峰论坛” 环节,亲眼见到了很多的著名教育专家,令印象最深的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将小学课程教学的特点比喻为“顶灯”。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犹如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需要把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房间着亮,这就是小学教育的“顶灯效应”,而中学应该是分科教学,就像探照灯,帮助每个中学生走进具体的房间和学科。

这些专家给我们分享了推广会的核心价值,对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主题教学以及窦桂梅嚣张本人的分析与认同。

5月8日下午,我们听了清华附小两节数学整合课,北京市骨干教师、附小最具有影响力教师王丽星老师执教的《懂数学的“蝉”》,中学高级教师许淑一执教的《宇宙小子》,王丽星老师借助蝉的相关资料,将质数和蝉的联结点——质数,作为整个课程的中心,进行了一节数学与科学以及阅读的整合课程,整节课以质数这个联结点展开课堂教学。

在听许淑一老师课的初始,我还以为是一节语文课,听课过半才发现是数学课。整节课以《宇宙小子》绘本故事为线索,通过让学生自主尝试、操作、发现这样动态的过程中理解了“十进制”。

这两位老师都别有亲和力,用吴正宪老师的话说“他们就是课堂里的大孩子”。在课堂中还经常会说“你读懂了吗”、“你还能说点什么”、“谁读懂了她”等等这样话语,感觉那不是上课,就是很轻松的聊天,但又不想聊天那么散,反而显得紧然有序。他们的课还我的启发就是整节课不仅给学生 渗透了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还培养了他们学习 数学的兴趣。想到我自己的教学,就是在教知识,有时知识都教不会。数学思想、思维发展、学习兴趣很是缺乏。

5月9日全天是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代表性经验分享以及专家叶澜教授和谢维和教授的点评,对于这些专家的理论,我很认真的听着,似懂非懂,多数觉得跟像我这样的一线教师的生活离得很远。但有一点还让记忆犹新,原来我肤浅的认为爱学生就是多关爱他们,没想到爱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知识,要有爱的情感,有爱的行为,有爱的能力,有爱的智慧。

参观清华附小后的感触

利用午餐时间,我游览了清华园,当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人们为什么那么仰慕清华,那里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举一动,无不让人喜欢。

清华附小的每一个走廊,每一个窗台上都充满生机。每一幢楼、每一个走廊过道、教室门口都放满了各种盆栽,这让校园四季花香不断,生机盎然。窗台上、桌子上都摆满了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学生手工作品。

走进清华附小,随处可看见书,这些书大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安置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室里黑板下的一块被忽视的地方,也被做成了书架式的一格一格放满了书。学校的“丁香书院”更是书香弥漫的地方,书刊杂志旁还写着这样的提示语:“欢饮老师随时索取”,书不怕丢,就怕不被翻动。我想打造书香校园首先氛围引领,其次师生共读

参观北京清华附小心得篇3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建校于2011年9月。学校地处繁华的北京商务中心核心区内,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里的一弯绿洲。这里每一天都发生着与成长有关的故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的成立是社会给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理念与水平的肯定,也是对清华附小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更是清华附小百年文化发展新的机遇,回报社会传承清华公益精神的一个具体行动。

2016年9月17日至19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开展“1+X课程”教学实践研讨会暨“五年(清华-朝阳)合作办学汇报展示”活动,这是感受清华文化与学习沉淀了百年清华附小教学理念的难得的学习机会。新洋实验学校注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致力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成为了清华附小“1+X课程”的实践基地。为了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派王霞光等一行四人,踏上了去北京的学习之旅。

9月17日早上8:00,一行四人来到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CBD校区,走进校园的第一感觉就是“静”和“净”,带着感叹,我们进了学校礼堂学习。活动以合唱开始。合唱团学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歌声优美,正是体现了学校的年轻与朝气。

17号上午 开展了“未来学校课程研讨”。首先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总校长傅雪松作《未来核心素养下的‘1+X课程’建构与课堂改造》的主题报告,短短30分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清华附小真正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她的核心素养是健康、阳光、乐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1+x课程”让人大开眼界——原来课程可以这样创新!学习中,老师们明白了什么是“1+x课程”,“1”是优化整合的基础课程,“x”指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不是符号而是结构,“1”与“x”不断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程与教学专家郭华以《“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以《“小学生大课程——成都市实验小学未来课程建构初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曹培杰博士以《“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创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康建朝博士以《芬兰主题式课程改革与课堂实践》进行了主题报告。精彩纷呈。

“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联盟”由示范校、项目校、联盟校三类学校构成,旨在于全国范围内发展十所示范校、百所项目校、千所联盟校,即“十百千”战略目标。“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联盟”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学校建筑和学习环境的创新;二是如何来促进教与学的研究与创新;三是学校课程的创新;四是学校组织和管理的创新。

17号中午 教师们自行参观了校园,对清华附小的智慧赞叹不已。走廊设计精心,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主题并搭配着不同的走廊背景,走廊两旁都贴着学生自己的作品,种类丰富多彩,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展示的一本本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形式也很多,里面都是学生梳理的知识,一本本导图就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墙上的数学思维训练也有特色。三年级的“共筑一平方米”让班级学生在墙上合作贴出一平方米,有趣而又有效果,再比如四年级的“一亿到底有多大”让学生自己实践整理,墙上张贴的是学生的实践报告。一年级50米长的走廊地面上贴着一个个格子,里面是1到100的数字,学生们下课做着游戏就能学习数字;学校每个走廊里都贴着“三字诀”,楼梯上贴着生动的漫画来进行礼仪教育,这样的形式比老师说教或者枯燥的文字有效多了。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展示着学生的智慧与学校的智慧,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17号下午 教师们参观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展示,由于许多课程都是同时开展的,教师们只欣赏了两节特色课。书法课堂的布置儒雅美观,一进教室就很有书法的感觉,课堂上老师通过投影一笔一划展示字的书写和结构框架,然后学生书写与展示,互相点评鼓励。学生的字很漂亮。随后参观了形体课,课堂轻松活泼。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展示了舞蹈的魅力。虽然只听了两节课,但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他们很快乐,他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8号 主要是语文主题教学课程群展示,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形成了以“主题”为核心,包括单篇经典教学、群文教学、整本书教学、实践活动四种典型实践样态的“主题教学”课程群,既有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基底,又有高位的精神价值引领,形成了动态的、立体的教与学纵横关系系统,实现整体“立人”。“纪念鲁迅”主题课程群,通过单篇经典《少年闰土》《阿长与< 山海经>》,群文《别人眼中的鲁迅》,整本书《朝花夕拾》《风筝》,实践活动《策划鲁迅纪念馆》《鲁迅童年那些人,那些事儿》等课,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工具进行撬动,把鲁迅从神坛上请下,感受温暖、有趣、善良的鲁迅,进而再从立人思想出发,通过整体的、联动的课程群走进丰满立体,又不失伟大的鲁迅。

19号 主要是数科应用创新课程群展示,应用创新是清华附小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1 + X 课程”四大精品课程之一。基于真实情境下综合运用,以工具为载体,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创造,让儿童的智慧在指尖绽放。《有趣的拼搭》《展开与折叠》《齿轮的转动》《Left Brain or Right Brain?》等课,以“工具撬动智慧创造”为主题,融合数学、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学科内渗透式整合、学科间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为实施途径,以智慧片、麦斯方块、乐卡、脑图等作为载体,体现“一问”“一具”“一做”三特色,在提出问题、猜想尝试、想象创造、解决问题、技术应用等系列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力,发展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应用意识、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两天的课堂让人感受到了“让学生站在正中央”的蜘蛛网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学生先进行三分钟演讲,展示自我,教学中分为预学、共学、延学三个环节,以工具撬动来打开思维,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思维碰撞与合作来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学习过程,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多元、多彩的“X课程”,让学生的每一天过着一种新常态的生活!清华附小CBD校区“水木童心”民乐管弦乐团、书法社团、合唱社团、特色打击乐社团被评为朝阳区“朝花艺术团”。“水木童心”社团的成长,充分体现了学校始终坚持“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教育哲学理念,展现了清华少年健康、阳光、乐学的样态,让清华少年真正拥有了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的五大核心素养。成志教育照耀一生!

短暂充实的三天学习结束了,老师们学到了很多很多,一个学校要办好,首先应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校园里要有朝气和笑声。学校要有办学理念,要有自己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下的一系列思考与举措,只有这样,学校才会向着有朝阳的地方前进。

老师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如教学上不能死教教材,要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效果,合理的改编教材,优化教学。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是他们表现自我,绽放智慧的,课堂上老师要放手,多思考怎么组织,怎么引导才能使课堂高效。

当然,还有很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