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至胎儿形成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016-12-02

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成人就是从婴儿发展而来,婴儿由受精卵发展而来,受精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受精到胎儿形成的相关资料。

受精至胎儿形成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一对正常的夫妇正常怀孕需要一下几个基本的要素:

首先,要有正常的卵子(来自女方)和正常的精子(来自男方)。一个正常女性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排出一个到两个卵子,而一个正常男性一次射精能释放出2-3亿个精子。

其次,生殖管道正常。女性的内生殖系统包括阴道,子宫,双附件(卵巢和输卵管)

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生殖腺(睾丸)、输送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性尿道)和附属腺体(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

再者,精子和卵子能正常结合(受精)

第四,子宫内膜容受性,也就是子宫内膜的发育要与胚胎的发育同步化,并能接纳胚胎。

现在我们来将这个生理过程连贯起来

同房后,精子通过阴道,到达子宫腔,输卵管的壶腹部,而卵巢排出卵子后,输卵管的伞端似手一样将卵子抓住,并输送至输卵管的壶腹部等待精子。精子和卵子受精并变成胚胎后,输卵管将胚胎输送到子宫腔,着床并发育。那个一个基本的妊娠过程便完成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将影响怀孕的过程,造成不孕。

受精过程

受精后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需要经历三个过程:1.定位;2.黏附;3.穿透。着床后迅速发生蜕变。

动物的精子不像低等植物如苔藓植物的精子有明显的趋化性,而是靠自身主动运动或依靠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抵达卵子附近。人类受精时间:排卵后24小时内。受精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精子获能

已知许多哺乳动物精子经过雌性生殖道或穿越卵丘时,包裹精子的外源蛋白质被清除,精子质膜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使精子获能而参与受精过程。

哺乳动物的获能精子接触卵周的卵膜或透明带时,特异地与卵膜上的某种糖蛋白结合,激发精子产生顶体反应:顶体外围的部分质膜消失,顶体外膜内陷、囊泡化,顶体内含物包括一些水解酶外逸。顶体反应有助于精子进一步穿越卵膜。在海胆卵上,激起精子顶体反应的是卵周胶膜中的某种多糖物质。绝大部分卵的外周都有卵膜,各种卵膜厚度不一,主要组分是粘蛋白或粘多糖;只有少数是裸卵,如腔肠动物的卵。

顶体反应

精子穿越卵膜时,出现先粘着后结合的过程。前者为疏松附着,不受外界温度干扰,无种的专一性,粘着期间,顶体内膜上的原顶体蛋白转化为顶体蛋白,顶体蛋白有加速精子穿越卵膜的作用;后者是牢固的结合,能被低温干扰,具有种的专一性。在海胆精子质膜上已分离到一种能与卵膜糖蛋白专一结合的蛋白质,称作结合蛋白,分子量约30000。

卵子的运行

在排卵时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连同周围的透明带和放射冠,由于输卵管上皮细胞纤毛的摆动和肌层的收缩,迅速通过腹腔进入输卵管壶腹部。如果卵细胞未能与精子相遇,一般在12—24小时内开始变性死亡。

卵子的激活

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也发生一系列的激活变化。在哺乳动物卵上,则表现为皮层反应,卵质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从而起到阻断多精受精和激发卵进一步发育的作用。皮层反应发生在精卵细胞融合之际,自融合点开始,皮质颗粒破裂,其内含物外排,由此波及整个卵子的皮层。卵质膜反应是卵质与皮质颗粒包膜的重组过程。透明带反应为皮质颗粒外排物与透明带一起形成受精膜的过程,卵膜与质膜分离,透明带中精子受体消失,透明带硬化。

受精作用

只有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与卵融合。在顶体酶的作用下,精子穿过放射冠,并与透明带上精子受体糖蛋白分子ZP3相作用,使精子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周隙。受精开始时,人精子头侧面赤道部的包膜与卵细胞膜接触,随即精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内。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浅层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立即释放其内容物到膜周围间隙中,引起了透明带中ZP3糖蛋白分子变化,使透明带失去接受精子穿越的功能。与此同时,随着皮质颗粒的膜与卵细胞融合,使细胞表面负电荷随之增多,从而制止精子质膜与卵膜的融合,称之为皮质反应(cortical reaction)。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称为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此时,透明带对精子的结合能力降低,防止了多精受精(polyspermy)的发生,保证了人类单精受精(monospermy)的生物学特性。

皮质颗粒的内容物(一种胰酶样蛋白酶)除能破坏或灭活透明带上与精子结合的受体,还能使透明带中肽链间的交联增加,对顶体蛋白酶的敏感性减弱,制止精子穿透。通常情况下,虽然有数个精子穿越透明带,但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使之受精。在异常情况下,可以有两个精子参与受精,即双精受精。两个精子同时进入卵子形成三倍体细胞的胚胎,此种胚胎均流产或出生后很快死亡。精子入卵后,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此时的精子和卵的细胞核分别称为雄原核和雌原核。两个原核逐渐靠拢,核膜消失,染色体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

精卵融合

精卵细胞融合时首先可以看到卵子表面的微绒毛包围精子,可能起定向作用;随即卵质膜与精子顶体后区的质膜融合。许多动物的精子头部进入卵子细胞质后即旋转180°,精子的中段与头部一起转动,以致中心粒朝向卵中央。接着雄性原核逐渐形成,与此同时中心粒四周产生星光,雄性原核连同星光一起迁向雌性原核。精子中段和尾部不久退化和被吸收。卵子细胞核在完成两次成熟分裂之后,形成雌性原核。雌、雄两原核相遇,或融合,即两核膜融合成一个;或联合,两核并列,核膜消失,仅染色体组合在一起,以建立合子染色体组,受精至此完成。

胎儿发育过程:

1个月

受精卵一旦形成,随即启动卵裂机制。在第3、4天时受精卵已分裂为约100个细胞的内细胞团。经输卵管蠕动细胞团被送入子宫腔,通过表面粘性物,贴附与子宫内膜,靠近子宫内膜的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子宫内膜细胞裂解,形成一个小洞,从受精后的5、6天开始至第11、12天,整个胚泡埋入内膜,该过程称为"着床"或"植入"。胚泡植入后,子宫内膜重新长好,胚泡表面的滋养层细胞不断分裂,长出绒毛状突起,形成许多绒毛,伸入子宫内膜,吸收母体营养。

2个月

胚胎呈扁平的盘状,称胚盘,直径约2 CM,漂浮在羊膜腔中,此时胚胎的三个胚层已经形成,并开始分化。除形成胎盘处的绒毛不脱落外,其余胚泡四周的绒毛均脱落,表面变得光滑。胚胎由存留的胚泡绒毛和子宫内膜共同形成,待胚胎第12周胎盘才完全形成。第6周出现两条管道合并的心脏原基,虽然不具备心脏形态,但已经开始跳动。之后,胚胎渐渐出现一条封闭的循环血管,胚胎开始制造自己的血液(包括其中的各种血细胞)。第7周神经管出现,后端部分形成脊髓,前端部分稍膨大,为脑的原基。第8周胚胎约长20 mm,心脏在腹侧呈一小突起,并轻轻跳动,此时还没有四肢,只有小尾巴在后面凸出。

3个月

胚胎先长出胳膊,然后长出双腿,头和尾屈成一团,头部有耳、鼻孔和下巴,头约占身长的1/3。第11周出现椭圆的手和脚,有五条深纹会形成指(趾)。头部两侧长出两眼,出现嘴唇和齿龈、尾巴消失。胚胎发育早期,胎儿发育很快,第2、3个月时所有器官原基基本上已经形成。其后只是内部细胞增殖使其体积增大。

4个月

胎儿性器官出现,两眼转入脸的正面,前额突出,鼻孔张开,耳朵裂缝可见,四肢变长,手指可辨并有指(趾)甲。头颈能转动,会张嘴吞咽羊水。

5个月

胎儿身长约25 cm,体重250g,头占身长的1/4,皮肤上出现胎毛和头发,皮脂腺和汗腺出现;肠道内有胎粪积聚,主要为胆囊排出的胆汁。肾已经能排尿,尿液排入羊水中,胎儿的四肢能活动。

6个月

胎身长约30 cm,体重达600-750 g,胎儿面貌可辨认,肺开始发育,头发增加,皮下有脂肪和皱纹。胎心每分钟120-160次,用普通听诊器可听到。胎儿能听到声音,如汽车喇叭以及父母交谈声。

7个月

胎儿身长35 cm,体重1,000-1,200 g,大脑已有沟回和皮层结构。但脑细胞数量和体积还待增加,神经纤维还不够长,骨骼和肌肉都在发育,X光片下可见颅骨、脊柱、肋骨和四肢骨骼,因为此时骨骼已开始钙化,关节也清晰可见。内脏功能逐渐完善,能呼吸和啼哭。皮肤红色有许多皱纹,因皮下脂肪太少,如果此时出生难以维持体温。

8个月

因为肌肉已发达,而且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使胎动有质的变化。此时不但会拳打脚踢,还会左右转动或者来个180或360度大转体,会把母亲从梦中惊醒。胎儿眼睛能睁开,眼珠表面有薄膜保护。 8个月

9个月

胎身长45-47 cm,体重2,000-2,300 g,这个月出生的胎儿成活率可高达95%。皮下脂肪增加,皱褶逐渐消退,皮肤粉红色,胎毛消失。

10个月

胎儿身长约50 cm,体重约3,000g,皮下脂肪丰富,背部和关节有皮脂保护。头发粗直、光亮,指(趾)甲超过指(趾)端,脚掌有较多掌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