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反季节的种植技术

2017-05-27

通过提早催芽、设施栽培等措施,可使生姜提早上市2-3个月,产量达到2000kg/667m2左右,不但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经济效益良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生姜反季节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生姜反季节的种植技术

1、生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生姜喜温不耐霜,幼芽在16-17℃即开始发芽,但发芽很慢,幼芽的生长以22-25℃最好,高于28℃姜芽生长虽快,但徒长瘦弱。姜的茎叶生长时期以保持25-28℃为宜,根茎生长盛期需要大量的有机养分,要求较低的夜温,一般白天22-25℃,夜间18左右℃。

姜的发芽需要黑暗,幼苗期要求中等的光照强度而不耐强光,在花荫状态下生长良好。

姜吸收水肥能力较弱,不耐干旱,苗期需水量不多,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大增加。

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磷。

2、春季加温塑料大棚早姜栽培

采用常规栽培方式种植生姜,嫩姜一般在8月份陆续采收上市,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大棚等设施栽培技术种姜,能使嫩姜提早收获,上市时间可提前到四月份。如采用升温大棚,嫩姜上市时间可提前到二月份。

(1)品种选择:选择无病的本地大白姜。

(2)种姜处理:

①、种姜定植期:11月中、下旬定植。

②、种姜处理:选用无病、无损伤的姜块,晒白口后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6小时,密闭6小时后,用草木灰蘸姜口。凡肉质变色、有水渍状、表皮易脱落的姜块易感病,不能作种姜使用。

(3)土壤选择:生姜适合在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有机质丰富、通气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5-7的砂壤土为最适宜。姜的病害较严重,因此必须轮作。

(4)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亩)施TBS肥80公斤或施石灰50公斤,有机肥500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50公斤,锌肥5公斤。

(5)栽培定植:

①加温设施建造:搭建塑料大棚和热水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水泵和水管)。地下用直径20毫米的塑料管在棚内按30厘米平行排列,深度20厘米,地上用相应大小的白铁水管与地下管道和水泵、锅炉连接。

②栽培定植:10月份施入肥料,深耕、使肥料与土壤混匀。11月中、下旬,按1.5米开厢,(可与埋设地下管道施工同时进行)管道上覆土1厘米,其上摆放姜种,芽斜向,施粪水,覆土15~2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用泥土压紧地膜。为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应尽量加大栽植密度,每亩用种量为10~12吨。

(6)田间管理:栽播完毕后用热水循环增温,白天地温保持在25℃左右,夜间保持在18℃以上。在姜芽出土前厢面可喷除草剂一次抑制杂草。姜苗出土后地膜覆盖改为小拱棚。每15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干旱时浇水灌溉。

(7)采收:姜的收获可分为收老姜、收嫩姜、收种姜。大棚加温生产生姜是收嫩姜,实际上是从姜芽长出到15-20厘米是开始采收作为商品菜销售,陆续采收到“春节”前后。3月份收获完后还可再种植一茬生姜。

(8)病虫害防治:

姜的主要病害是姜腐烂病,俗称姜瘟病。防治措施:选无病种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铲出,病株窝内撒石灰消毒,以防病害蔓延。

生姜种植技巧

一、生姜的生物学特性:

生姜的根不发达,根数少且短,纵向分布主要在30厘米深的土壤内,横向扩展半径30 厘米,种姜发芽后形成的第一支苗称为主茎,以后在主茎两侧依次形成一次分枝,二次分枝和三次分枝。生姜侧枝发生往往对称生长。生姜为无性繁植的蔬菜作物,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是营养生长的过程,可划分为:发芽期、幼苗期、盛长期、休眠期等。生姜喜温而不耐寒、不耐干旱,在16℃以上生长,幼芽可萌动,但低于20℃的条件下发芽缓慢。细芽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2-25℃。茎叶生长时期以20-28℃为宜。

去年,我县从山东昌邑,引进昌邑面姜新品种,4月中旬开始种植,霜降节过后第三天开始收获,平均亩产5500.75公斤,最高亩产7500公斤,亩均效益11015元。打破了我省西部地区不种姜和种姜不高产的历史。

一、播前准备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选择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在4月上旬进行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撒施优质腐熟鸡粪4方或优质圈肥10000公斤做基肥。在高肥水地块按60——65厘米行距开沟备播,沟施豆饼1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1公斤做种肥。

2、精选姜种,培育壮芽。在播种前30天左右,将姜种取出,去掉姜块上的泥土,选用肥大、丰满、皮色光亮、不干缩、不腐烂、不受冻、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种。要求单株种姜块重达60克以上,每亩地一般用种姜500公斤。

3、晒姜困姜。3月上旬选晴天,中午八九点钟,将精选好的姜种放在阳光充足的地上晾晒,晚上收进屋内,盖上草帘,以促进姜块营养的分解。晒姜3——4天,困种10天,保持温度在13——15℃,以促进养分分解和芽的分化。

4、浸种催芽。对精选、晒后的姜种,用姜瘟散、生姜宝、绿霸等农药200倍液进行浸种,一般10分钟,可起到杀菌、灭菌的作用,浸种后晾干催芽。以筐盛姜块,在棚室或阳畦等处催芽,保持空气湿度75——85%,温度25℃,20天后,等姜芽长出0.5厘米时,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二、播种、苗期管理

1、覆膜、提早播种。在 4月15日 播种。盖膜前用专用除草剂每亩150克,对水喷施,清除膜下杂草。地膜可选用厚度0.005——0.006毫米、宽度120毫米的地膜。

2、稀植、增大姜块。高产地块适宜种植密度为7000株/亩,行距50-55厘米,株距25厘米。用种量一般每亩500公斤左右。

3、遮阴、促进生长。生姜出苗达50%以上,及时进行姜田遮阴,以促进姜苗健壮生长。具体方法如下:将遮阳网作成条幅式拉于生姜行间,两头用竹竿固定,幅宽60——65厘米,可选择遮光率为40%的遮阳网。

三、肥水管理

实践证明:生姜在精细整地、足施底肥,精选姜种、科学播种的基础上,要想获得高产还必须抓好中后期管理,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轻施提苗肥,重施合枝肥。于6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每亩顺水冲施尿素25——30公斤,以促进姜苗生长。7月上中旬揭去地膜,每亩地施用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至 8月20日 前,每亩补施硫酸钾35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9月中旬可根据姜苗长势,适量追施钾肥或氮肥,并对地上部进行叶面追肥,选用磷酸二氢钾,每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2、科学浇水。因为生姜喜欢潮湿的环境,田间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在播种前浇透底水的基础上,一般在出苗前不进行浇水,而要等到姜苗70%出土后再浇水,具体应根据天气、土质及土壤水分状况灵活掌握。第一水若浇得晚,姜苗受旱,芽头易干枯。由于地膜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苗期不宜浇水太勤,并且以膜下浇小水为宜。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好,不要在中午浇水。同时,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立秋前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这时一般要4——5天浇一次,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为保证生姜收获后少粘泥土,便于贮存,可在收获前5天浇最后一水。施用分枝肥后,应根据生姜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分次培土2——3次,确保生姜不露出地面,促进姜块迅速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

1、姜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应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具体是挖置排水沟排水防涝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可用生姜宝、姜瘟散、绿霸等1500——2000倍药液浸根,如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以上药液进行土壤处理,还要打点做标,生姜收获后,将此处土壤取走做深埋处理。

2、虫害。生姜主要虫害有生姜螟虫、甜菜夜蛾、生姜蓟马等,要搞好虫情观测,确保在大发生前做好防治。可用快杀灵和吡虫啉等药剂喷雾,每7——10天防治1次。

四、适时收获

当秋末气温在8——18℃时,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正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适当延长生长期,可大大提高生姜产量。冀西地区大田收获生姜的最佳收获期应在10月25——30日,此时收获生姜既不会冻伤姜块,又可让生姜增产。因此,一定要掌握最佳的收获时机,切不可过早收获。为便于储藏和养分的回流,生姜在收获时要留2——3厘米左右的茎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