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怎样冬季反季节栽培

2017-03-07

反季节栽培草菇一方面解决了市场供应不足的局面,一方面也增加了市场的菜的种类,反季节栽培草菇技术与其它季节栽培有什么不同呢,要怎样栽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草菇反季节栽培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菇反季节栽培方法介绍

配培养料 按棉籽壳68%、稻草20%、尿素1%、石灰6%、碳酸钙3%、草木灰2%,或废棉花77%、稻草10%、麦麸5%、石灰8%的比例配合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法,先将棉籽壳曝晒3~4天,用石灰水调至含水量70%~75%、pH值7~8,放在室外堆积3天,然后将培养料移入室内,保持料温70℃10小时。

适期播种 培养料发酵结束后调节含水量至65%、pH值为9,料温降至35℃时播种。采用条形铺料撒播法,将80厘米宽的畦分成5条,各条宽16厘米,中间一条填肥土,两侧填培养料,每平方米用料10公斤,铺好后稍压实,将菌种撒在料面上,用种量为料重4%~6%,再在菌种上撒一层培养料,并在两条培养料外侧各贴覆5~6厘米的肥土。播种后关闭菇棚,使棚温保持在30℃~35℃,3天内不开门窗维持高温高湿环境,以利于菌丝萌发。以后每天通风换气20~30分钟,4~5天后喷少量水,促进菌丝生长。6天后菌丝长满培养料时供足水,加强通风换气和透光,促进子实体形成。8天后菌丝开始扭结现蕾时,控制浇水,使料面保持干燥,以增加结菇和减少死菇。

出菇期管理 菇蕾形成时加强通风,以排除废气和调节室温,保持室温在32~34℃,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减少喷水量,增加喷水次数。播后13~15天采收第一潮菇,产量占全部产量60%~70%。每一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在保持菇房温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喷水保湿,将pH值调至偏碱性,促进菌丝恢复生长。补水时可补施0.1%尿素液等肥液,以促进子实体发育。7天后采收第二潮菇。

草菇高产五要素

一、合理安排生产季节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为了使草菇在播种后能正常发菌出菇,栽培季节应选择在日平均温度25℃以上进行。这样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有塑料大棚的可提前到5月中旬播种,有温室菇房的则可一年四季栽培。

二、选择有利栽培场所

草菇室内外均可栽培,但以室外栽培更为有利。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农田,如前期作物为油菜、西瓜等地作为栽培场所最为适宜。生荒田的产量远不如熟肥地高。栽培前应清除杂草,开通厢围沟,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三、严格选用、处理培养料

无论选用哪种原料,均应干燥无霉变,并在生产前曝洒2―3天。新收获的稻草要彻底干燥,否则易烂料而失败。播种前用5%石灰水预湿拌料,pH值达到12以上,再建堆发酵4―5天,培养料基质含水量达到65―70%。

四、选用优良菌种

如增大播种量,在生产中菌种的遗传基因至关重要。选用优质高产菌种能明显提高产量。如广东的V23、V5、V17等优质菌株。

五、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采用巴土消毒,袋栽发菌,然后脱袋的塑料小拱棚或塑料大拱棚内覆土出菇的“两段栽培法”能明显提高产量。此法一是可使稻秆类原料能装紧压实,原料紧密相连,有利发菌,避免了因原料松散在采菇时常牵动草料损伤菌丝及小菇蕾而死菇的弊端;二是发菌阶段可从码堆层数增减去调节料温平衡,促进菌丝正常生长;三是通过覆土,改善了出菇场内的小气候环境和物理结构,使草菇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生长发育始终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少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有利于提高产量;四是覆土后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特别是通过土层含水量的渗透与输送满足草菇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从而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草菇覆土时袋应平放,袋间相距5―10厘米,空隙填土,表层土原1.5―2.0厘米。覆土后应一次淋足水分,使料内菌丝能充分利用土层水分供菇生长。水分管理中,一是切忌在实体形成时补水;二是切忌直接补充自来水或地下水,避免造成大的温差而成批死菇。

草菇主要虫害及防治

草菇生产中整个过程都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虫害及杂菌都较多。杂菌主要是鬼伞菌、木霉、青霉等。发生鬼伞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含氮量偏高,pH值偏低,发酵和消毒不彻底等。木霉、青霉主要是由于发酵不充分,菇房内温度偏低等原因引起。防治方法:选择新鲜无霉变原料,添加辅料时含氮量高的原料比例不要超过5%,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pH值不能小于7,消毒要彻底。

草菇的主要虫害有菇螨、线虫、菇蝇等。这些害虫均会吞吃菌丝体,使菇枯萎死亡。防止害虫的侵害首先要注意菇房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发现菇螨时,可用杀螨酵500―1000倍溶液喷雾,喷雾前停止喷水。线虫的防治,一要严格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在70%左右,另外加温消毒时,最好在铺床后6小时-12小时进行,可大大减少线虫的为害。防止菇蝇方法有:培养料堆制发酵时要用薄膜盖严,播种时尽量防止菇蝇进入菇房,播完种后盖上薄膜再喷些敌敌畏。此外,还要特别防止老鼠的为害,老鼠会将培养料爬乱,损伤菌丝,严重影响产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