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法
人群可以分为多种体质,每种体质的养生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体质养生法的介绍
1、道医很早就意识到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
道医治病的精华是重视个体差异,辨证施治,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治未病”,也就是养生保健,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想要做到“治未病”就要把握人的体质。那么究竟什么是体质呢?人的体质为什么跟养生有如此重要的关系呢?所谓体质,就是指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
体质由四个方面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理。这四个方面可以高度概括为:形和神。形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态结构的物质部分,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神指的是人的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以及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形神兼具就形成生命,形神和谐人就健康,形神不和人就生病,形神消失人就死亡。
人的一生中,体质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正因为体质是可变、可调的,所以才能通过养生使人的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应该说明的是,养生并不是针对原本的体质,跟它抗衡,而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放大它的优点,改善它的缺点。体质决定了人的健康情况,决定了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人生病之后的反应以及治疗效果,所以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的内容博大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仔细研读的医学知识手册。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在疾病出现苗头之前,就从根源上断绝它的产生。这也是道医的治病理念,而这个“根源”就是我们俗说的体质。
有些人喝凉水也长膘,而有些人整天喝油都不肥,有的人动不动就生病,而有的人好像百病不侵。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实多半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差异造成的。现代人都讲究养生,但铺天盖地的养生专家、养生书籍、养生节目却让人头昏眼花,失去方向。究竟应该听谁的?到底哪种养生方法适合我?我是应该补阴,还是应该补阳?是应该多运动,还是应该多休息?是食疗好,还是穴位按摩好?其实,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只要弄清自己属于什么体质,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去养生了。那么,什么是体质?体质一般分为几种?一个人的体质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如何养护自己的体质?
在《黄帝内经·灵枢·通天》中,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认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这里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和阴阳平和等五种类型,现在看来,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体质按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阴虚、阳虚、气虚、湿热、痰湿、血瘀、血虚、气郁、寒湿、风质10种体质。体质不同的人,在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生病状况都是不同的,中医一向讲究辨证治疗,就是不同的人,同一种病,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对症下药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病患者的体质。不然,不但不会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
疾病只是生命中不和谐的音符,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就是从不好的体质、偏颇的体质中来。只有从体质着手,才能彻底了解病源,治标又治本。
2、养好生理体质的重大意义
人的体质分为生理体质和病理体质两大类。生理体质是与生俱来的,病理体质是从生理体质演变而来,病理体质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人要想不生病,那就首先要养好生理体质,防止向病理体质转化,这就叫做“治未病”。
中国人的生理体质开创于八千年前伏羲画八卦时代,八卦人奠定了中国人的生理体质。两千五百年前的《黄帝内经》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与《易经》八卦人基本一致,都属于生理体质的范畴,其核心都是阴阳五行。而《黄帝内经》运气学说更加强调了五运六气对人的生理体质、病理体质的重大影响。
生理体质五种,从何而来?是天地大自然赋予的,天有风火寒燥湿五种气化,人也有风火寒燥湿五种气质。养生理体质是防病的重要环节,否则易向病理体质演变。所以人首先从青少年开始就应注意生理体质养生,才能最早预防生病。
病理体质基本有十类:气虚型、血虚型、阳虚型、阴虚型、痰质型、气郁型、血瘀型、寒湿型、湿热型及风质型。这十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是中医学三千年来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集大成分类。
体质养生的重点在于防止生理体质向病理体质演变,这是不生病和治未病的关键,等到演变为病理体质已经是疾病的开始了。本系列内容的特点就在于强调生理体质的养生保健,从而把疾病阻截在更早阶段,这就是《黄帝内经体质养生》的独特奥义。
3、读懂自己的体质
同样吹空调,有人感到凉快,有人马上感冒;同样吃了火锅,有人吃得畅快,有人脸上起包。都说人参好,有人吃了就上火——每个人都适合吃人参吗?有人减肥用大黄,有人越用身体越衰弱——胖人都需要减肥吗?生活中,有人急性格,有人慢性子;有人不耐冷,有人不耐热;有人总是面色红润,有人怎么养都是神色发暗……似乎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其实指出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别。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不同生活环境,培养了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也就培养了不同的身体反映状况。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养生保健计划才能将体质调剂到最佳状况,“有的放矢”来防病养生。
4、现代人的体质危机
大量研究证明,很大一部分疾病,特别是慢性代谢性疾病与体质下降有很大关系。如果人在20~30岁这个黄金时期,没有创造一个体质高峰,反而过度消耗体质,那么30岁以后体质就会快速下降,健康问题大量出现。但遗憾的是,体质下降这个问题几乎被所有的人忽略,没有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阴阳贵乎协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体质的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男性约在18~32岁、女性约在16~28岁时,体质会达到顶峰,之后体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特别是男性在32~48岁、女性在28~42岁时,体质下降的速度相当惊人。如果我们能在体质达到高峰前进行锻炼,那么体质的高峰会比一般人更高,高峰过后,健康水平也会保持在一个比一般人更好的状态。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是,人们普遍把体质看成是只有运动员才需要注意的东西,就算是偶尔进行运动,也只是模糊的知道是为身体好,而没有意识到是为了提高或保持自己的体质。
目前人群中体质状态有三大问题:一是年轻时候锻炼不够,体质高峰期的“峰值”不够高,基础没有打好,高峰期过后,体质迅速下降;二是维持体质健康的手段不足,体质得不到足够的维护和保护,人提前进入衰老期;三是对体质认识不够,不重视体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过度挥霍体质。
体质下降带来的危害
1、体质下降与代谢性疾病。
现代社会,代谢性疾病可以用“流行”来形容,而预防代谢病的方法只有六个字:少吃点,多动点。体质下降的人,多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贪恋床榻,除了日常行走外,很少愿意再进行额外的锻炼,基本与“动”无缘,所以代谢性疾病就会找上门来。为什么要多动呢?因为“动”能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能量、脂肪,能帮助我们提高和维持体内的肌肉总量及质量,加快体内新陈代谢。体内新陈代谢正常了,代谢性疾病自然就远离了。
综上所述,远离体质下降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参加体育锻炼,拒绝不良的生活方式。
2、专家问答
问:我的眼睛最近总是酸痛酸痛的,是不是上火了?我按摩太冲穴按摩了一周,但收效甚微,请问医生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了?
答:你这种情况还可以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中渚穴(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和养老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效果都很好。
3、体质养生有“三因”,辨证调养要看清
中医认为养生应该遵循“三因制宜”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养生时,全面衡量衡量和考虑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个体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合适的养生方式。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前两天我的妹妹给我打电话,说她的同学很喜欢我,希望我能帮她制定一个养生的计划。对此,我只能说,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养生并没有一种单纯的方子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没有见到本人,没有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了解,任何负责任的养生专家都不会给出这个养生计划的。
道医认为,养生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等等,具体来说就是需要考虑“三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养生上的体现。
因时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养生的方式。比如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养生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春、夏两季,气温逐渐增高,阳气处在升发的状态,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这个时候养生应该注意少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和药物,以免耗伤阴气。秋冬两季,气温逐渐降低,阳气敛藏于内,阴气盛而阳气衰,人体腠理致密,此时养生就应该注意少吃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以防苦寒伤阳。
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域特点来制定合适的养生方式。比如对于气候寒冷,干燥少雨的西北高原地区居民来说,他们因为生活在风寒的环境之中,经常吃肉类喝牛、羊等动物的乳汁,所以体内容易产生寒邪、燥邪,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辛散滋润的食物;东南地区,沼泽较多,地势低洼,炎热多雨,这里的居民经常会被湿邪、热邪所染,生活中应该多吃能够清热化湿的食物。
4、体质下降与猝死。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是,体质下降不单单指的是四肢能力的下降,还有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下降,其中就包括心脏功能。我曾经遇过这样一件事,某个炎热的夏天,儿子急匆匆搀着自己的母亲前来看病,当时这个儿子进来的时候大汗不止、面色苍白,我建议他休息一下,他摇了摇头,说要出去给母亲买水喝,然后一溜小跑就没影了,谁知这一出去就再也没回来。原因就是天气炎热,加上运动不当致使心脏出了问题,导致猝死。如果他平时能多做一些运动,注意提高自己的体质,他的心脏绝对能承受这一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出现。
5、体质下降与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处在健康和疾病中间的灰色地带,据相关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45岁,以中青年人居多,他们总觉得身上有说不出的难受,感觉全身关节与肌肉酸、软、痛、麻,但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问题。
亚健康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等疾病,甚至有人还会出现厌世的感觉。
亚健康和体质下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体质状况都基本一致(特殊情况除外),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的体质会发生各种变化。那些经常锻炼的人,体质水平就会逐步提高,并且在最高峰处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而那些不注意锻炼、生活又不规律的人,体质会很快下降,并持续下滑,这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就包括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