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如何设置论文目录自动生成
相关话题
用wps根据文章的章节自动生成目录不但快捷,而且阅读查找内容时也很方便,wps可以实现办公软件最常用的文字、表格、演示等多种功能。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wps设置论文目录自动生成,谢谢你的阅读。
wps设置论文目录自动生成
一、创建标题目录
wps一般是利用标题或者大纲级别来创建目录的,这对那些用wps写论文的朋友很有帮助。因此,在创建目录之前,应确保希望出现在目录中的标题应用了内置的标题样式(标题1到标题9)。也可以应用包含大纲级别的样式或者自定义的样式。如果文档的结构性能比较好,创建出合格的目录就会变得非常快速简便。
优点:用wps根据文章的章节自动生成目录不但快捷,而且阅读查找内容时也很方便,只是按住Ctrl点击目录中的某一章节就会直接跳转到该页,更重要的是便于今后修改,因为写完的文章难免多次修改,增加或删减内容。倘若用手工给目录标页,中间内容一改,后面页码全要改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应该自动生成的目录,你可以任意修改文章内容,最后更新一下目录就会重新把目录对应到相应的页码上去。
1.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
2.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1.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1.1.1×××那就用标题3来定义。
二、直接利用大纲级别自动生成目录
如果要插入目录,请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的画面,点击“目录”标签,倘若直接按下“确定”按钮,则会以黑体字提示“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那么何谓“目录项”呢?目录项即文档中用来显示成为目录内容的一段或一行文本。因此,要想自动显示目录,必先定义目录项。
目录项的定义很简单,点击“视图”→“大纲”切换至大纲模式,如下图所示,大纲模式下文档各段落的级别显示得清楚,选定文章标题,将之定义为“1级”,接着依次选定需要设置为目录项的文字,将之逐一定义为“2级”。当然,若有必要,可继续定义“3级”目录项。
定义完毕,点击“视图”→“页面”回至页面模式,将光标插入文档中欲创建目录处,再次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画面,点击“目录”标签,一共只定义了二个级别的目录项,因此将上图“显示级别”中的数字改为“ 2”。“显示页码”与“页码右对齐”这二项推荐选择,前者的作用是自动显示目录项所在的页面,后者的作用是为了显示美观。“制表符前导符”即目录项与右对齐的页码之间区域的显示符号,可下拉选择;此外,有多种目录显示格式可供选择,下拉“格式”就可以看到了。
最后点“确定”,如图所示,目录就这样生成了,包括页码都自动显示出来了。按住Ctrl键,点击某目录项,当前页面自动跳转至该目录项所在的页码,很方便吧?
使用这种方法生成目录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你想更改目录项,可以切换至大纲模式调整目录项的内容与级别,然后点击一下图中所示的按钮,目录就可以自动更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
关于青春的论文范文
青春活力与主题活跃
摘要:全面、宏观而深刻地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内在脉络和理论前沿问题,对当前文学批评和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2014-2015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充满着“活力”,潜在的“对话”性蕴涵了当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等)研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反思”的特征彰显了文学研究与批评的理性追求和自省意识。近期文学研究与批评的热点集中表现在70后80后研究、网络文学研究方兴未艾、城市文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等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70后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城市文学;海外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4-2015年度的文学研究稳步推进,取得了成绩,也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本年度文学研究可以用“活力”、“对话”、和“反思”三个词语来概括。“活力”表现在70后80后批评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群体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70后作家群体研究成为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热门,城市文学思潮兴起,作家和研究者讨论热烈,当代文学海外接受的研究骤然升温。
“对话”在本年度呈现了多层次的丰富性,既表现在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的文学史研究中的研究者同历史的对话,也表现在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中的批评家同现实的对话,同时也呈现为批评家同作家的对话,批评家同作品的对话,不同研究思想路径、研究方法和范式的文学史家之间的对话,不同文化立场的文学批评家之间对话,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力图介入社会现实和进入历史的文学“内”和文学“外”之间的对话。
“反思”是通过回顾与审视,在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和当代文学批评领域同时进行的。反思是在对话的思维下进行的,围绕着十七年文学研究的不同思想和研究路径、方法,对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辨析;对于“重写”“再解读”“重返”等文学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乃至争鸣;对文学史的编写理念、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对当代文学经典化和文学史研究的创新等进行了对话甚至争论。对于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等等。总之,“活力、对话、反思”概括了本年度文学研究的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单就近期的研究热点作一综述。70后、80后批评家浮出水面,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队伍中最为活跃的。网络文学研究持续升温,研究理路和方法正在形成,网络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对城市文学思潮的讨论非常热烈,作家和批评家积极参与。莫言获得诺奖后,研究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国门极为热忱,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接受的研究领域骤然升温。
一、70后、80后研究异军突起
(1)活跃的70后、80后批评家。70后80后的年轻批评家们纷纷在重要的文学理论刊物发表大量论文,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一个新的批评时代几乎就要到来了。随着70后80后批评家的成熟,青年学术会议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文艺理论与批评》已举行三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1];《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论坛已举行五届;[2]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已举行三届[3];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青年论坛已举行第二届,等等。上海还专门为上海青年批评家举行了研讨会。[4]
青年批评家浮出水面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名作欣赏》2014年第9期做了一期80后文学的专号。参与专号的作家、批评家和编辑都是80后。(贺绍俊:《理论动态》)文学批评家白烨提到文学批评代际更迭的情况,[5]70后80后这一批批评家包括李云雷、贺桂梅、梁鸿、李遇春、刘复生、房伟、张丽军、张莉、杨庆祥、金理、黄平等一大批70后80后年轻人。2014年,吴义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第二辑①收入刘涛、张丽军、金理、刘大先、黄平、曾一果、傅逸尘、刘志荣、何同彬、李丹梦等人的著作,这是新一代批评家以不同批评风格亮相。[6]此外,饶翔的《重回文学本身》[7]一书也在本年度出版,雷达在序言中称:“饶翔对正在进行中的当代文学创作与理论问题,有着极敏锐的捕捉力和感受力。”这些现象表明,70后80后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生力军。
70后80后文学研究者和青年批评家已取得成绩,著名学者纷纷撰文评价。比如孙郁的《抵抗没有历史的历史――谈杨庆祥的文学批评》[8]赵毅衡的《论黄平:新理性批评的精神世界》[9]陈思和在《南方文坛》上撰文发表《金理的印象》[10]一方面肯定了这一批富有才华的青年批评家,同时又无不忧虑:“为(学院)评价体系而耗费青年学人最宝贵的精力与才华,使得他们无法特立独行地去思考、天马行空地去探求,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最后,又把希望寄托在年轻的批评家们身上“真正为做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在社会文化建设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
2014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了一个“‘70后’学者:我这十年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反思”的研讨会。会上,一批70后学者发言,李云雷谈他在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及其形成,[11]思考了和中国的现实怎样介入的问题。贺桂梅陈述自己在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引入“中国”视野,[12]把“中国”问题意识化,以此学术视野来进入文学研究。梁鸿以“书斋”与“行走”为题,[13]探讨了观察、体认现实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70后、80后”批评家关注同代作家创作。70后批评家张丽军是研究70后创作的代表之一。他的《70后作家:如何成为文学“中坚代”》[14]论述了70后作家如何登场,如何在坚持,如何取得成绩的过程。70后作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两部非虚构作品影响非常大,张丽军专门做了一个《梁庄:乡土中国的现在与未来》的梁鸿访谈录,[15]评价“梁庄书写”为当代乡土中国最深的乡愁。[16]同为70后批评家的梁鸿同样也关到同龄作家:《个体经验与历史意识的辩证存在――“70后”作家三论》[17]概括了这一代人的特征。“70后”是循规蹈矩的一代,做任何事都会被规训,长久之后,逐渐内化为某种人格和精神惯性。”杨庆祥的《“八O后”,怎么办?》[18]把80后的现实处境问题和盘托出,其实,这是80后批评家思考问题的基点。金理的《“八O后”写作的三重研究视野》[19]和金理、黄平的《惊醒与出走之后――关于张悦然小说《家》及当下青年文学的讨论》[20]等,都是关注“八O后”的。金理的《“宅女”,或离家出走――当下青春写作的两幅肖像》[21]一文,就是“做同代作家的批评家”的一种学术实践。论文以青年作家马小淘《毛坯夫妻》、张悦然《家》为据,讨论这两幅肖像(“宅女”与离家出走的小资女性)背后所隐伏的当下青春写作中的主体困境。金理的《同时代人的见证》,黄平的《80后写作与中国梦》等青年批评家的论著,2014年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2)70后作家群体研究成为热门。 “70后”的文学创作渐渐为文坛所瞩目,闫海田的《徐则臣获奖引发70后热潮》就指出了这一现象。70后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十年内中国文学创作的中坚。孟繁华、张清华主编的“70后作家大系”,包括了薛忆沩、路内、东君、田耳、徐则臣等的长篇小说。杨庆祥撰文表示,“70后”,不再面目模糊。[22]70后作家群体研究和70后作家的经典化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孟繁华的《“70后”的身份之谜与文学处境》[23];翟文铖的《“70后”作家成长小说论》[24];翟文铖的《“70后”作家的都市小说》[25];于文秀的《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作家评析》[26];李振的《“七O后”的“文革”想象与叙述――以《花街往事》和《认罪书》为例》[27];徐勇的《全球化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28]等论文都聚焦“70后”作家的创作。“70后”作家李浩出版长篇小说的《镜子里的父亲》,《小说评论》杂志辟有专辑对其进行评论与阐释。②对“70后”作家乔叶的《认罪书》,批评界也颇为重视,孟繁华认为这小说“接续一个伟大的文学传统”。[29]王达敏对乔叶长篇小说《认罪书》进行批评,认为小说被“平庸的恶”绑定,[30]指出“平庸的恶”和“极权主义”相联系,“在阿伦特看来,“平庸的恶”不是一种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指极权主义中一个不思考的人为恶的基本特征。”梁鸿认为《认罪书》是“后文革”时代的忏悔与生活的记录。[31]
(3)代际视野中的“80后”研究。对80后的文学创作一直刺激着文学市场的兴奋点和刺激着文学批评的神经。80后文学创作的研究论文,有刘芳坤、张文东的《“后青春”何以现实突围――2014年80后小说创作观察》[32]、乔春雷的《青春想象与自我认同――张悦然论》[33]等。江冰的《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一书出版,文学评论家白烨评价为“无论是相关资讯的积累与梳理,还是学术视野的宏阔与博大,抑或研究心得的深入与系统,这部书都堪为有关“80后”研究中的集大成之作,对80后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富有学理的探讨,初步完成了80后学问的建构,把有关“80后”的研究在学术层面上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4]
洪治纲的《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一书认为,代际差别不仅隐含了不同代际作家的文化启蒙和成长记忆,还折射了他们各不相同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35]对于70后、80后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成为了硕博士论文的热门选题,已有成果包括:70后作家作品研究③;“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研究④;“80后”文学的女性心理研究、亚文化研究、后现代视阈研究以及“80后”文学与动漫关系研究等。⑤
二、渐成格局的网络文学研究
2014年对于网络文学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声势浩大的“净网”行动和同样声势浩大的“资本”行动,网络文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动。[36]2014年网络文学呈现出强化市场拓展与优势资源整合的新态势与新动向。(白烨:《近期热点》)
网络文学得到了主流文学界的热切关注。2014年可以说是网络文学理论深化年,在这一年里,各类文学组织和报刊持续地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表现出试图建立起一套符合网络文学特质的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趋势。(贺绍俊:理论动态)2014年网络文学及新媒体的崛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文学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4年4月4日开始,《人民日报》开设“网络文学再认识”专栏,邵燕君、欧阳友权、马季、黄发有、李敬泽等发表文章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评价网络文学的方法与标准。李敬泽的《网络文学:文学自觉和文化自觉》指出,“我们要放下两种傲慢与偏见,传统文学依靠思想和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网络文学背靠市场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实际上,它们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重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文学生态。”南帆的《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何向阳的《网络文学发展的系统工程》、邵燕君的《媒介新变与“网络性”》也都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学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在其它学术刊物上,也有不少关注网络文学的论文。鲍远福的《中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基本概念、意指特征与研究范式》[37]指出,研究网络文学应该摒弃传统思路,从新的理论视角,深度剖析其审美范式、表意范式和内容范式的转型与革新。柯汉琳的《网络批评与学院批评:矛盾与互补》[38]作为当代媒体文学批评最自由批评方式的网络批评,它改变了学院派/学院批评的传统模式和风格,动摇了学院派批评的话语权。但网络批评主体的泛化却带来了批评学理的消解、评价尺度的模糊、批评深度的缺失;网络批评的自由性也带来了批评的随意性、情绪化、非理性;它追求即时性和时效性,却在表面快速而热闹的背后充满无深度的言说。学院派批评应该主动研究网络文学,积极介入网络批评,吸纳网络批评的优点,反思自身痼疾和实现自我革命;同时,以自身的优势弥补网络批评的缺陷,促进网络批评的健康发展。
马季的《蓄势待发与酝酿新变――二O一三年的网络文学》[39]是一篇对网络文学总体观察的信息全面的文章。欧阳友权、袁玉雯的《网络文学作品普查》[40]做了大量具体和细致的工作,让我们了解网络文学的总体分布情况。周志雄的《网络叙事与文化建构》[41]认为,网络叙事主体以广泛的写作实践进行着当今最大众化的写作。与“五四”文学革命那种有理论依据有组织的活动方式不一样,中国当代网络叙事变革是悄悄进行的,其主要功绩不在于奉献经典作家、作品,而在于促进文学阅读、写作活动的大众化,促进文学形态的丰富性,可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契机。何向阳的《网络文学发展的系统工程》,[42]刘胜枝的《当前我国的网络文艺生态及其建设路径分析》[43]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建设问题。王敏以起点中文网为例,探讨网络作家的生存环境;[44]王莹从“新关系与新观念”的角度,探讨了网络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45]汪代明、陈美珍的《网络文学写作主体性缺失的思考》[46]认为,商业时代网络写作的主体性因为读者和网站的合谋而缺失,网络文学作家变成了写手。欧阳友权也撰文探讨了网络写作的困局与成因。[47] 唐锡光的论文从“想象共同体的重建”的角度来考察当代网络文学生活。[48] 黎欢的《个体化:网络文学的价值取向》[49]网络文学呈现出个体化的价值取向,满足个人精神需求。高礼杰的《写手抑或作者?――网络小说的后现代书写观念及其局限》[50]认为,网络小说的书写打破了作者对于文本的垄断。作者成了写手,创作成了书写。书写的差异性被抹平,网络写作难以回答伦理的要求。史建国的《新世纪网络小说的伦理叙事》[51]从总体上把握,新世纪网络小说的伦理叙事,向我们呈现出的是一幅杂乱无章、难以规约的时代伦理图景,而论者认为,这恰恰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伦理环境的反映。
周志雄的《网络小说的类型化问题研究》[52]认为,网络类型化小说在表现生活的广度和呈现生活的鲜活性上,超越了纯文学作家。周志雄的《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问题》[53]指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运作机制为文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蕴含着新的活力。我们不应简单地批评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而应反思网络文学商业化的水平,正视网络文学在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警惕商业化对网络文学的不利影响。
胡勇的《网络小说语言的反语言:身份与言语社区的构建》[54]以言语社区理论和言语适应理论为角度探讨网络小说语言作为反语言构建、维系社会现实与身份认同等问题。李盛涛的《论网络同人小说的反经典性》[55]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戏拟对象的网络同人小说表现出鲜明的反经典性。网络同人小说在小说故事层面的反经典性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的设置方面与原作的巨大差异,而在叙述语言层面的反经典性则表现为鲜明的互文性。黄子祺的《“梦境的文本形式”――网络小说解析的又一视角》[56]从“梦境的文本”这一角度出发,对网络小说的发生机制与叙事空间、内容偏向与行文风格、审美价值与社会影响等,进行重新审视和研读评价。
2014年的硕博论文在以下网络文学领域展开:网络穿越小说研究⑥;网络文学女性研究⑦;网络耽美小说研究;⑧网络同人小说研究[57]等。
三、“城市文学”成为研究问题
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这一巨大变化,必然会带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变化。以往的当代文学经典主要写乡土的历史和传统,这种状况一定会改变。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学的兴起是必然的。评论家孟繁华等人清楚地看到:乡土小说的式微和城市文学的兴起已经是同构关系。[58]孟繁华的《建构时期的中国城市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59]提到,不仅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作家以敏锐的目光努力发现正在崛起的新文明的含义或性质,而且长期从事乡村题材写作的作家也大都转身书写城市题材。孟繁华的论文《新文明的构建与都市景观》[60]也是关注城市文学的。
孟繁华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主持的“城市文学思潮”专栏,作家们参与城市文学讨论,这些文章中有计文君的《想象中的城――城市文学的转向》[61]、朱文颖的《“城市”在哪里?――我对城市文学的理解》[62]、张楚的《我对城市文学的一点思考》[63]、哲贵的《身份迁徙与心灵蜕变――我对城市文学的理解》[64]、魏微的《漫谈城市文学》[65]等,从不同侧面讨论了对城市文学的理解。鲁敏的《后窗的写作》,结合自己的生活创作经历,谈自己作为一个进城作家,怎样努力融入城市,创作城市文学。
批评家们强化了研究“城市文学”的问题意识,城市文学的讨论越来越深入。郭冰茹的《关于“城市文学”的一种解读》;[66]胡传吉的《新道德下的城市小说困境》;[67]李丹梦的《“文学城市”精神疏辨》;[68]张莉的《寻找结晶体,而非漂浮物――关于城市文学创作的随想》;[69]金理的《当代青年遭遇都市――青春文学与城市书写的一个现象考察》;[70]郭艳的《城市文学写作与中国当下经验表达》[71]等从各个角度探讨城市文学的内涵以及围绕城市文学的相关问题。在最近的一期《当代作家评论》中,作家和批评家们的讨论依然热烈。俞敏华的《“本土化”之城与“想象”之城――当前城市文学的城市品格及写作期待》认为,“如果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以乡土叙事为中心的话,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史则将越来越突出城市文学的显要地位。”张丛�、修磊的《“城市文学”要有城市的精魂》提到,早在一九九五年,《上海文学》就发起过“城市化与转型文学”的讨论,并以城市化为标志预言激动人心的城市文学时代即将到来。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逐渐深入城市内部与精神深处,艺术构思也趋于圆熟。弋舟的《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线上》说,“在形式上,城市文学也在修改着我们的写作范式。”孙小棠的《疏离与孤独:“八○”后的城市经验与想象》指出,“城市”在“八○后”作家的叙述里逐渐趋向“人格化”。“八○后”作家们在“城市情感”的漩涡里仍保持着对社会、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八○后”作家会成为建构城市文学的重要力量。⑨
其它文学理论刊物关注城市文学的的论文也逐渐增多。郭海军发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书写的一种读法》。[72]叶澜涛的论文[73]把城市小说分为五种类型:用乡土眼光来打量城市;用先锋方式描写都市中人的“变形”;对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描写;都市中急于成功人群的欲望书写;时尚都市中青年的颓废情绪。这五种类型显示出了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新变化。赵坤的《城市文学中的景观意象和空间构形》[74]借用建筑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中较为典型的几组景观意象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建筑书写之于城市文学,有着独特而稳定的美学效果和文本功能。此外,陈超的《城市化中的文学景观及精神向度》[75]是一本研究近30年来中国文学的城市叙事的论著,揭示了当代文学和时代、社会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关联,对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人的生活和精神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四、当代文学海外接受研究在升温
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和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在海外的接受与阐释的研究。葛浩文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几点看法》[76]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崔艳秋的论文考察了一九八O年代以来美国主流媒体塑造的当代中国文学形象。[77]王宁的《世界文学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78]对我们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世界文学的语境,颇有启发价值。王晓平的《海外汉学界对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反应综述》[79]分析海外汉学界不同的反应,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有着参照价值。熊鹰的《当莫言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时――对英语及德语圈里“莫言现象”的考察与分析》[80]认为,莫言的作品在海外被翻译和传播,无疑已属于“世界文学”作家。然而,在译介和传播过程中,莫言文学失去了原有的思想性,部分沦为了文化消费的对象。要使得“世界文学”真正成为可能,首先就要打破一个“世界文学”的美梦,并重视翻译的政治。 郑娜的《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81]指出,著名翻译家葛浩文、陈安娜等对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莫言小说的海外影响力,得益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世界因素,他将中国传统写实和外国魔幻主义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艺术地展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的复杂内涵;特有的民族性与真实性的融合,使其成为海外读者透视中国人心灵的一把钥匙;小说被改编成多部知名电影后引发的再阅读,也为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无疑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中的影响与地位。无独有偶,杨一铎、禹秀玲、周毅的《西方对莫言及贾平凹作品的接受比较》[82]通过比较,促成莫言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在于:作品更具国际性、对外翻译做得更好、对外交流善于推广、改编电影获国际大奖。宁明的《简评莫言海外研究之热点》[83]指出,莫言的海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中的艺术技巧、作品中的原乡、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指向以及对莫言创作的影响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热点的出现和变化既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时间和区域有关,也受到其创作风格、内容等作品自身因素的影响。对当代作家的海外接受研究还有,比如刘江凯的《当代文学诧异“风景”的美学统一:余华的海外接受》,[84]张伟�碌摹丁督饷堋返摹敖饷堋敝�旅――麦家作品在西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等。[85]
周春霞的《莫言小说在西班牙的译介――以《酒国》和《檀香刑》的西语译本为例》[86]讲,“随着莫言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莫言在西班牙的译介与传播呈现了数量上的增长和内容上的转变。”其实,中国当代文学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此类情况。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研究论文增多,有吴少华的《贾平凹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87]黄丹青的《阿来《尘埃落定》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88]陈逢�h的《论《受活》的英译策略》,[89]乔艳的《论贾平凹作品的国外译介与传播――兼论陕西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90]等。闫怡恂的《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91]中,也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问题。
近两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与传播的研究骤然升温,研究论文数量骤然增加很多,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热点之一。
结语
2014-2015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因为70后80后这一生力军的出现,而显得颇有几分活力。这一批年轻的批评家的观点大多新锐而又能贴切地阐释同代作家的创作。70后作家群的研究成了一股小气候,70后作家的经典化,也同这一批青年批评家的兴起有关。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无可阻挡,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已全面而深入地展开。网络文学不再是主流文学之外的他者,而是成为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城市文学的讨论是在城市化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产生的,城市文学在最近的几年内一定会成为作家和批评家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的领域。
在文学史研究方面,学者们在理解“十七年文学”内在的丰富性作了诸多的努力,而且也有不少的收获;重返“八十年代”,对于新时期作家作品的理解和阐释有不少新的见解,对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现象也有重新解释的冲动。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取得的成绩不可小觑。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重点作家和重要作品上,应当说,在本文所涉的时间段内,学者和批评家们对于作家的研究和对于作品的阐释是深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论文和论著在总体上力图给读者呈现出了当代文学的基本面貌。潜在的“对话”性,贯穿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文学史对话,和现实对话。进而,文学史研究内部的不同研究思路、不同研究范式的对话,研究者和作家的对话等等,使得当代文学研究呈现出丰富性。
“反思”的特点在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两方面都表现很显著。对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反思,对于文学史编撰的反思,对于当前文学批评的反思,这些有利于当代文学研究能够更加富有学理地展开,有利于在正视当前文学批评的弊病的困境中,发挥文学批评的作用。
总体而言,本年度文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包括:文学批评的无力感仍然非常明显,文学批评唱赞歌仍然大行其道;重复性研究和低水平论文也大量出现;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浮躁仍然明显可见。
注释:
①第二辑丛书包括刘涛的《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张丽军的《“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金理的《青春梦与文学记忆》、刘大先的《文学的共和》、黄平的《大时代与小时代》、曾一果的《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傅逸尘的《英雄话语的涅��:21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刘志荣的《此间因缘》、何同彬的《重建青年性》、李丹梦的《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张立群的《先锋的魅惑》、郭冰茹的《寻找一种叙述方式》等。另外:该丛书的第一辑包括杨庆祥、李云雷、梁鸿、张莉、房伟、霍俊明、周立民等七人的《人间万物与精神碎片》、《无能的右手》、《风景的诱惑》、《分裂的想象》、《魅力所在》、《重申新文学的理想》、《黄花苔与皂角树》七本专著。
②赵月斌:《镜子里的匕首――李浩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的若干读法》,《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唐伟、孟繁华:《看到他们曾经看到的世界――评李浩的<镜子里的父亲>》,《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张艳梅:《人与历史的哲学建构――李浩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细读》,《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王春林:《小说方法论与当代历史之批判反思――评李浩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
③常思佳:《存在与可能――70后作家小说创作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刘平新:《世纪以来70后“美女作家”的创作提升》,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④马芳芳:《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郑华宇:《“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⑤金倬名:《“80后”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心理解读――以张悦然、笛安为例》,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金婕:《80后作家小说与动漫关系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柏松松:《市场经济下的“80后”女作家写作――以张悦然和辛夷坞为例》,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郑婷:《从“80后”写作看青年亚文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谢敬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80后”小说》,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⑥杨娟:《中国网络穿越小说的多维度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刘影会:《网络穿越小说探究》,齐齐哈尔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⑦朱学丽:《从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看网络女性写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翁燕:《网络女性文学电视剧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⑧廖文芳:《网络耽美小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李国华:《中国大陆网络耽美小说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刘雪平:《文本重构与性别叙事――中国大陆网络耽美同人小说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⑨俞敏华:《“本土化”之城与“想象”之城――当前城市文学的城市品格及写作期待》,《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王纯菲:《城市欲望与文学的批判》,《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孙小棠:《疏离与孤独:“八○后”的城市经验与想象》,《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弋舟:《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线上》,《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张丛�、修磊:《“城市文学”要有城市的精魂》,《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亚萍.第三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1).
[2]张燕玲等.2014年的文学:现象与问题――第五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J].南方文坛,2015(1).
[3]王迅.多媒体融合与青年写作――第三届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纪要[J].南方文坛,2015(4).
[4]行超.上海青年批评家研讨会剪影[J].南方文坛,2015(4).
[5]白烨.文学批评代际更迭的标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1).
[6]李云雷.2014年文学批评综述:当代文学批评的前沿问题[N].团结报,2015-2-28.
[7]饶翔.重回文学本身[M].作家出版社,2014.
[8]孙郁.抵抗没有历史的历史――谈杨庆祥的文学批评[J].东吴学术,2014(1).
[9]赵毅衡.论黄平:新理性批评的精神世界[J].南方文坛,2015(3).
[10]陈思和.金理的印象[J].南方文坛,2015(3).
[11]李云雷.我的“问题意识”及其形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0).
[12]贺桂梅.“中国”视野与当代文学(文化)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0).
[13]梁鸿.书斋与行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0).
[14]张丽军.70后作家:如何成为文学“中坚代”[J].小说评论,2015(1).
[15]梁鸿,张丽军.梁庄:乡土中国的现在与未来――梁鸿访谈录[J].百家评论,2015(2).
[16]张丽军.“梁庄书写”:当代乡土中国最深的乡愁[J].社会观察,2015(2).
[17]梁鸿.个体经验与历史意识的辩证存在――“70后”作家三论[J].创作与评论,2014(24).
[18]杨庆祥.“八O后”,怎么办?[J].东吴学术,2014(1).
[19]金理.“八O后”写作的三重研究视野[J].东吴学术,2014(2).
[20]金理,黄平.惊醒与出走之后――关于张悦然小说《家》及当下青年文学的讨论[J].百家评论,2014(2).
[21]金理.“宅女”,或离家出走――当下青春写作的两幅肖像[J].文艺研究,2014(4).
[22]杨庆祥.70后,不再面目模糊[N].人民日报,2015-1-9.
[23]孟繁华.“70后”的身份之谜与文学处境[J].文艺争鸣,2014(8).
[24]翟文铖.“70后”作家成长小说论[J].文艺争鸣,2014(12).
[25]翟文铖.“70后”作家的都市小说[J].小说评论,2015(2).
[26]于文秀.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作家评析[J].文艺研究,2014(2).
[27]李振.“七O后”的“文革”想象与叙述――以《花街往事》和《认罪书》为例[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28]徐勇.全球化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29]孟繁华.接续一个伟大的文学传统――评乔叶的《认罪书》[J].南方文坛,2014(4).
[30]王达敏.被“平庸的恶”绑定的小说――乔叶长篇小说《认罪书》批评[J].文艺研究,2015(2).
[31]梁鸿.“后文革”时代的忏悔与生活――读《认罪书》[J].南方文坛,2014(4).
[32]刘芳坤,张文东.“后青春”何以现实突围――2014年80后小说创作观察[J].文艺争鸣,2015(6).
[33]乔春雷.青春想象与自我认同――张悦然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4(2).
[34]白烨.“80后”文学研究的新高度[N].文艺报,2015-06-08. [35]洪治纲.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
[36]邵燕君,庄庸,高寒凝.2014年网络文学:多重博弈下的变局[N].文艺报,2015-02-04.
[37]鲍远福.中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基本概念、意指特征与研究范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8]柯汉琳.网络批评与学院批评:矛盾与互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9]马季.蓄势待发与酝酿新变――二O一三年的网络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14(3).
[40]欧阳友权,袁玉雯.网络文学作品普查[J].扬子江评论,2014(5).
[41]周志雄.网络叙事与文化建构[J].文学评论,2014(4).
[42]何向阳.网络文学发展的系统工程[J].当代作家评论,2014(5).
[43]刘胜枝.当前我国的网络文艺生态及其建设路径分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3).
[44]王敏.网络作家的生存环境研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45]王莹.新关系与新观念――网络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简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4(5).
[46]汪代明,陈美珍.网络文学写作主体性缺失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4(6).
[47]欧阳友权.网络写作的困局与成因[J].当代作家评论,2014(5).
[48]唐锡光.想象共同体的重建与当代网络文学生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9]黎欢.个体化:网络文学的价值取向[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50]高礼杰.写手抑或作者?――网络小说的后现代书写观念及其局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1]史建国.新世纪网络小说的伦理叙事[J].百家评论,2014(5).
[52]周志雄.网络小说的类型化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3).
[53]周志雄.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问题[J].中州学刊,2014(5).
[54]胡勇.网络小说语言的反语言:身份与言语社区的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4(7).
[55]李盛涛.论网络同人小说的反经典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4(1).
[56]黄子祺.“梦境的文本形式”――网络小说解析的又一视角[J].当代文坛,2014(1).
[57]赵靖宇.网络同人小说及其社会文化心理论析[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58]吴丽艳,孟繁华.新文明的建构与长篇小说的整体转型――2013年长篇小说现场片段[J].小说评论,2014(1).
[59]孟繁华.建构时期的中国城市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J].文艺研究,2014(2).
[60]孟繁华.新文明的构建与都市景观[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61]计文君.想象中的城――城市文学的转向[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62]朱文颖.“城市”在哪里?――我对城市文学的理解[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63]张楚.我对城市文学的一点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4(3).
[64]哲贵.身份迁徙与心灵蜕变――我对城市文学的理解[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65]魏微.漫谈城市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66]郭冰茹.关于“城市文学”的一种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67]胡传吉.新道德下的城市小说困境[J].当代作家评论,2014(3).
[68]李丹梦.“文学城市”精神疏辨[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69]张莉.寻找结晶体,而非漂浮物――关于城市文学创作的随想[J].当代作家评论,2014(3).
[70]金理.当代青年遭遇都市――青春文学与城市书写的一个现象考察[J].当代作家评论,2014(4).
[71]郭艳.城市文学写作与中国当下经验表达[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72]郭海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书写的一种读法[J].文艺争鸣,2015(5).
[73]叶澜涛.乡土、先锋、市民、欲望、颓废――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五幅面孔[J].社会科学论坛,2015(1).
[74]赵坤.城市文学中的景观意象和空间构形[J].江汉论坛,2014(11).
[75]陈超.城市化中的文学景观及精神向度[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5.
[76]葛浩文.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几点看法[J].当代作家评论,2014(3).
[77]崔艳秋.一九八O年代以来美国主流媒体塑造的当代中国文学形象[J].当代作家评论,2014(2).
[78]王宁.世界文学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79]王晓平.海外汉学界对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反应综述[J].文学评论,2014(2).
[80]熊鹰.当莫言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时――对英语及德语圈里“莫言现象”的考察与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3).
[81]郑娜.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2]杨一铎,禹秀玲,周毅.西方对莫言及贾平凹作品的接受比较[J].当代文坛,2014(2).
[83]宁明.简评莫言海外研究之热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84]刘江凯.当代文学诧异“风景”的美学统一:余华的海外接受[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85]张伟��.<解密>的“解密”之旅――麦家作品在西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J].小说评论,2015(2).
[86]周春霞.莫言小说在西班牙的译介――以《酒国》和《檀香刑》的西语译本为例[J].南方文坛,2015(3).
[87]吴少华.贾平凹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J].小说评论,2014(5).
[88]黄丹青.阿来<尘埃落定>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J].文艺争鸣,2014(1).
[89]陈逢�h.论<受活>的英译策略[J]当代文坛,2014(2).
[90]乔艳.论贾平凹作品的国外译介与传播――兼论陕西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J].小说评论,2014(1).
[91]闫怡恂.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14(1).
作者简介:郭名华(1973-),男,江西遂川人,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