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后的古典乐作曲大师
经数百年的传承与沉淀,大家熟知维瓦尔第、巴赫、施特劳斯、肖邦等这些“名留乐史”的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也有许许多多同样优秀但并不为大部分人知晓的作曲家,不同的音乐时期总有它代表性的人物,设想一下200年后,当全世界都在瞩目20世纪的音乐时,音乐厅内响起的或许就是《广岛受难者挽歌》了。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的资料,赶紧快和小编来看看吧。
古典乐作曲大师: 潘德列斯基——《广岛受难者挽歌》
这部跨越了战争与民族,被认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锋音乐代表作,它的主人就是——潘德列斯基
《广岛受难者挽歌》是潘德列斯基为广岛核爆炸的遇难者而创作的,出生于波兰的潘德列斯基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目睹无数无辜平民饱受战争的摧残,他想抗争,但他不是政客,他是一个纯粹的音乐家,他对广岛受难者感同身受。
乐曲开头即是弦乐器尖锐的啸叫,轰炸机强劲的发动机推动着飞机的钢铁堡垒,接着是低沉辽远的防控警报声,宣告灾难的逼近,炸弹的尾翼滑破空气,发出锐利的声响;一片寂静当中猛然响起全体齐奏,那是原子弹爆炸那一刻的轰鸣,死神张开了黑色的翅膀,他不再手持镰刀他的手从地面直伸向天空,烟云火柱笼罩着广岛,无数灵魂在哭嚎尖叫,猛然间,一切复归死寂,死亡带走了一切,甚至没有放过一棵小草,一只小虫。
古典乐作曲大师潘德列斯基的时间轴
1958年毕业后即被聘为德国埃森音乐学院的教授。
1959年他第一次参加的华沙金秋音乐节,他演奏了他的《诗节》。
1966年他的第一部主要作品《圣路加受难曲》在德国蒙斯特大教堂落成700周年庆典上的首演,这标志着其音乐生涯的转折点。
1968年他获得了德国学术交流组织颁发的奖金。
1972年被任命为克拉考音乐学院院长。
(同年完成了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广岛受难者挽歌》,并以此赢得了UNESCO大奖)
1972年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与世界各大乐团展开了频繁合作。
1972至1978年出任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1988年他以《第2大提琴协奏曲》获得格莱美大奖。
1992年以来,他担任了波多黎各圣胡安卡萨尔斯音乐节的艺术总监。
1997年9月出任瓦尔索维亚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1998年起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荣誉艺术顾问。
1999年他又由于为安妮·索非·穆特所作的《第2小提琴协奏曲》获得两项格莱美大奖。
2000年在法国戛纳接受了“最优秀的当代作曲家”称号。
2001年他获得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杰出艺术家大奖。
2003年担任阿斯图利亚斯艺术家基金会合唱团艺术总监 。
2006年获得拉脱维亚里加三星勋章,同时获得波兰白鹰勋章。
2014年出任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驻校作曲家
潘德列斯基的伟大不仅仅是这些荣耀与光环的衬托,作为先锋派作曲家,他经常要求乐手用非常规奏法在常规乐器上演奏新式音响。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和他的作品,那就是:20世纪音乐的领导者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古典乐作曲大师潘德列斯基四重奏
正如“莫扎特艺术奖”、“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格莱美奖”一样,音乐从业者为表示对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家的尊重及认可,会举办各类音乐大赛。这类比赛的意义不是争名夺次,而是为了音乐的发扬与传承。
1986年,四位音乐家联袂在波兰罗兹全国室内乐比赛中获得“潘德列斯基大奖”,自此诞生了潘德列斯基四重奏。此后,他们很快成为同辈中最卓越的室内乐团之一。
1991年起,他们任加拿大安大略维弗里德·劳瑞尔大学驻校四重奏。四名成员将来自波兰、加拿大和美国的不同文化巧妙地融合,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呈现出“技巧完美和情感激昂”的精彩演出。
2015年11月1日,《潘德列斯基弦乐四重奏2015访华音乐会》即将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他们将“谱写”潘德列斯基“不曾写下的日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