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2016-11-12

当我们谈论「如何学英语」的时候,多半情况下是在讲两件事情:第一,如何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第二,如何把英语这门语言学好。前者更加关注应试技巧,后者更加注重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是必要的,但是,光有技巧还不足,英语能力的提升更加关键。正如武侠小说中的招式与内功的关系。内功深厚的高手与内功尚浅的人,使用同样的招式,发挥的威力却也有巨大的差距。技巧如招式,能力似内功。招式易学,内功难修。

而英语考试所考查的,大致是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四项。完形填空可以划归到阅读中,翻译可以划归到写作中。而这些题型的共性在于:答题者必须首先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方能很好地作答。而所谓「理解」,是指你读懂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你的阅读能力。

其实说到底,英语考试的核心,便是你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强的人,有以下优势:其一,阅读速度非常快,这会为你在做听力题、阅读题时节省不少时间;其二,读懂问题的能力强,这在听力题中能帮助你很快的确定目标句子;其三,读的多,见的多,印在脑海中,写的自然也不会差,作文和翻译不成问题。

所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我此处所说的阅读能力,不是解阅读题的技巧,而是你把一篇英语文章读懂的能力。比如,给你一篇《纽约时报》的报道,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将其读懂,并概括出大意——这种能力就是我所指的阅读能力。

当然,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简单地通过做题就能够训练出来的。英语考试分很高的人,未必能读懂Jane Austin的小说。但,能读懂Austin小说的人,英语分数考得也不会低。而提升阅读能力,没有捷径,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积累,不能速成。

接下来就是如何读的问题了。

我之前也曾经向别人推荐过读英文原著,而大多数人读了几天之后,就给我讲这个方法行不通。原因无非是生词太多、不想翻字典、看不懂、不能坚持等等。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我现在还记得,高中时读第一本英文小说时的情景。那是高二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读的Jane Austin的pride and prejudice。那本书是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是黄色的,不大,可以一只手拿住。

刚开始读的时候,自然也是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毕竟当时才刚上高二,词汇量不大,每一页都有二十多个单词不认识。怎么办呢?查字典,而且是一个一个地查。这样读了几章,速度非常慢,读得也很痛苦。索性把字典丢开,直接往下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跳过,只要能理解大意就行,不力求每句话都弄明白。这样一来,轻松不少。那本pride and prejudice 断断续续地读了两个月,大多是抽平时午饭或晚饭休息间隙读。去食堂排队的时候,也带着书在那里翻。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最大的原因是,我对这部小说比较感兴趣。将自己的兴趣点与阅读联系起来,这能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有的人很喜欢哈利波特,于是初中把六卷本的Harry Potter 读完了。有的人很喜欢《暮光之城》,于是拿着一大后本的Twilight 在教室里看。旁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厚的书,全英文的,怎么读下来的?很简单,因为兴趣,因为热爱,所以能坚持下来。

等读完了Pride and Prejudice,感觉还不错,觉得这条路可以走得下去,于是又接着读其他的书。第二本读的是Gone with the wind。同样也是对外翻译出版社的,不过却比pride and prejudice 要厚得多。这次的难度也大很多,因为书中有很多黑人的对白,用的都是些别字,常常一大段都不知道在说啥。不过幸好,我读过它的中文版,对于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很了解,因而,读下来不成问题。花了三个月终于把它读完了。我还记得翻到最后一页时的兴奋心情。很可惜,我后来把那本书送给了一位同学,再也找不到了。

就这样,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又接着读了1984,Animal Farm, Emma, Jane Eyre,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mon Reader等。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一方面是因为兴趣,另一方面,是有几个同学跟我一起读。遇到喜欢的段落,我们会背下来,这样早晚读的时候,又增添了许多乐趣。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读英文小说。我举自身的经历,是想说明:将你的兴趣与英语联系起来,能让你的英语学习坚持下去,并且很有效果。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Austin的小说,但是,每个人总有自己的爱好。比如,男生喜欢看NBA,那是不是可以将与篮球有关的所有英文表达都记在心里呢?试着去看懂美国媒体写的篮球评论,试着逐步去听懂篮球明星在接受采访时的幽默与风趣,这些都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当你的兴趣与学习合二为一的时候,动力便会源源不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大一的时候,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课堂上用来学英语的时间可谓所剩无几。可正是在大学,英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接受的英语训练强度比不上高中,英语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就在于,高中的时候每天都读英语,大学却很难做到如此高强度的训练。长时间的搁置带来能力的退化,高考那几天可真就成了一生中英语水平的最高点。

要想避免英语能力的退化,方法很简单,业精于勤、多练。

现在大家基本人手一个手机、一台笔记本,学习英语的条件要比前人好出许多。以前人们在学英语的时候,可能还要到处找教材。现在,各式各样的英语学习材料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学英语也不需要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要每天能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浏览英文的网站,看英文的报道,或者听英文的访谈,就足够了。贵在坚持。

这里还要提到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亦即「联系」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理解它,离不开语境,而理解语境,离不开联系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比如,让你直接去读《纽约时报》的时政报道,你可能会被大量的政治术语弄得晕头转向,感觉不知所云。但是,世界上的时政热点每天就那么几件事,中国的媒体也在讨论。将中文的阅读与英文的阅读联系起来,或许这时英文就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了。之前我看新闻时,经常听到「量化宽松」这个词。后来看The Economist 的报道,遇到quantitativeeasing,当时就想起了「量化宽松」,因而也就记住了这一术语。将生活中的所学、所感联系起来,把自己的知识串成体系。这种联系的能力,不仅在英语学习中很有帮助,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亦然。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这学期仅有两门外语课,即法律英语和英语口语。从下学期开始,我就要和英语课说再见了。但是,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需要用到英语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学期宪法案例课,研究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需要阅读一些美国的判例。几十页的判决书,那个阅读量是任何一个英语考试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再比如,上学期学宪法的时候,老师推荐了《联邦党人文集》、《政府论》、《自由秩序原理》(TheConstitution of Liberty)等著作,并建议我们去读原文。其实,这些书读起来并不困难。《自由秩序原理》的作者是哈耶克,奥地利人,母语是德语。他写的英语文字并不复杂,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现今世界中,最为前沿的理论,最为杰出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由英语写成的。学习不断深入下去,用到英语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

以上所谈,均着重在英语能力的提升,考试技巧没有怎么涉及。英语考试当然是有技巧的,阅读、完形、写作等均有章法可循,高中就一直在训练这些技巧,不需要我再多说。而且,我觉得,学英语不可能仅仅为了英语考试,我们是为了将英语熟练运用,以便捷我们的研究与工作。关键是整体能力的提升,技巧确属次要。

学英语,归结为一句话:多读,多听,多写,多说。道理很简单,贵在坚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