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哪些养生常识

2017-05-26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想知道秋分有哪些养生常识吗?那就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秋分有哪些养生常识

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节气后天气凉爽,寒凉渐重秋燥生起。而秋分是个进补的好时节,秋分到来,饮食养生要选择滋阴润燥养肺的食物,而户外运动尽量避免过于激烈,应以轻松平缓的运动为主,秋分昼夜温差大,要注意添加衣服预防风寒。秋分天气变凉各方面都要注意起来。

秋分进补切不可乱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大禁忌。首先,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

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进补。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但事实上,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还忌讳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秋季进补还忌多多益善,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因此,建议进补还需适量。最后,还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好保养的人群,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做出调适。

秋分至,锻炼要“四防”

秋分时节,养生保健也应有讲究,首要原则应顺应秋季养生的节气。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必须注意四防:

秋分时节一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还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秋分时节二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秋分时节三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精神调养方面,在保持乐观、平静心态的同时,还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比如:登高、爬山、秋游等,保持乐观、平静心态,做到神志安宁,舒缓心情,避免秋日肃杀之气带来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乐观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

秋分时节四防“因燥而病”

温差加大易诱发感冒、咳嗽

秋季气候多变,空气相对干燥,容易使人感觉不适,更易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和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本身气道防御功能就相对较差,还易受到温差变化影响,引发感冒、咳嗽等。

这一季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比较多见,特别是早晚温差大,受凉后容易诱发气道、气管等疾病,加重咳嗽、气喘。

此外,由于秋天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变化频繁,稍微着凉后,还易诱发感冒。因此,预防感冒很关键,比如: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早上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这些都可有效预防感冒。

秋分时节,比较干燥,各种过敏性皮肤病也容易发作,尤其是敏感体质者,更要警惕。在这一季节,肌肤还一定要注意保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