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灾害的危害与中暑预防
1、对遇到38℃的高温或高温伴随强烈辐射热,以及有高温同时存在的异常气象条件,在此异常气象条件下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叫高温作业。
2、中暑:是所有因处于高温高热的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3、根据我们的施工范围,高温中暑的主要类型可分为二类:
3.1热射病:它是因人休在高热或伴随高温的环境下,体温调节机构失调,体温、脑温上升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障碍。其症状除了头晕、恶心、剧烈头疼、耳鸣等前期症状外,还表现为发汗停止、皮肤干热、体温上升、直肠温度达到41—43度,患者多半处于昏睡、意识不清的状态,其死亡率较高,一般可达15—60%。
3.2日射病:其主要病因是强烈的太阳辐射或高温辐射直接作用于人的头部引发的。由于颅内积热,温度过高,脑神经系统出现急性的功能失调,从而使人产生剧烈的头疼、头晕、眼花、恶心、耳鸣等症状,日射病多发生在露天作业现场或盛夏旅游过程中。
4、高温作业预防措施:
4.1保健措施:
供给合理的饮料和补充适当的营养,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失去的水分和盐分,尤其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盐分。一般是要及时补充,补充液盐量为0.2_0.3%.如果有些职工不习惯饮用淡盐水,可在淡盐水中加适量的糖和香精,配制成清凉饮料。二是可饮用绿豆汤、豆浆、酸梅汤、桔子汁等。三是饮用青茶。
高温作业饮料温度最好在8—12℃之间,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B1、B2、C等。
应注意:防止暴饮狂饮;避免只供给汽水、雪糕一类饮料。
4.2个人预防措施:
有些高温作业,尽管采用了一系列防暑降温设备措施,但操作工人往往还会遭受大量的辐射热烤灼,如加热沥青等。需要加强个人防护。
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头戴白色棉布宽边的防护帽;穿白色或浅灰色防护衣;调整劳动组织形式,
4.3实行工间休息制度:
在高温环境下操作一段时间后,有体温增高、脉搏增高、疲劳等现象,如果此刻能休息片刻后,则体温脉搏等可以恢复正常。疲劳程度会降低。因此,在高温操作中,必须调整劳动组织,实行工间休息制度,对防止过热引起的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4加强医疗预防:
应定期检测工作地点的气温和辐射热强度,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更应密切注意,预防中暑发生。
5、发生高温中暑的急救处理方法:
5.1迅速转运,应将中暑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5.2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理扩胀以促进散热。冰浴是降温最有效的措施,有条件的,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凉袋。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
5.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盐开水或其它饮料,不能饮水者,应进行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约占一半。对热射病者,5.4除非有明显脱水,不宜大量输液,以免发生肺水肿,脑水肿。
对严重患者,应立即送往医疗部门,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