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简析论文

2017-06-0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困扰高等学校德育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简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简析论文篇一

《如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干预》

摘 要:要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干预,必须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三观教育”等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机制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也是最明显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又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容易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困扰高等学校德育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这既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成才欲望,自我定位高;另一方面又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不成熟,不稳定。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更加纷繁复杂和多变,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明显增加,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进而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变得非常突出,而且近几年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自杀甚至违法犯罪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这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学校其他大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形成合力

高校教育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注重与学校的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加强沟通,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开展心理咨询。

进行心理咨询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会自发地形成,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和突破。高校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设备,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还应保证心理咨询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心理咨询需涉及到心理健康、婚姻家庭、日常生活、职业指导、教育辅导等各个方面。这样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使人走出困境,离却烦恼,更好的适应环境以及保持身心健康。

(二)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行保密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让广大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于有关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自我诊断,科学对待对待新生,在每年入学时可进行心理状况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坚持追踪调查。

(三)强化网络教育的作用。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有一支网上宣传教育队伍,精心谋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尤其通过网络为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惑而不愿接受当面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咨询和指导。通过正确利用网络、师生讨论、热线电话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实际,准确把握其心理脉搏,通过解决问题既可以疏导思想又可以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在教学计划中增开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具体指导。系统性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课授课,把一些相关理论与学生实际问题相联系。

(五)丰富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及学生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通过黑板报、宣传栏、专题讲座、个案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拓展训练等形式向大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六)加强“三现”教育。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及相应极端行为的思想根源之一是其自身的价值困惑。价值困惑会引起自我意识混乱,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就有可能陷人角色混乱,就有可能在多样的价值体系中难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对社会和个人造成危害。而要想解决由于价值困惑带来的心理问题,避免极端行为出现,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其意志力,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人基层、深人社区和广大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引导他们对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作深层次的思考,增加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调整主体需要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社会应变能力,优化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遥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陈灿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求索,2010,(6).

[3]周英勃.浅论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简析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