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草原的向往的散文随笔

2017-06-08

盛开着的各色各样的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沐浴着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草原的向往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对草原的向往的散文随笔篇一:天上的草原

在儿时依稀的记忆中,我是出生在飘着炊烟的白色毡房,茫茫的大草原啊,是我熟睡时的摇蓝、是我嬉戏时的玩伴、也是我学习时的殿堂。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我当作自已一样爱惜,沐浴我的这江河水啊,你为何总象母亲的乳汁一样纯香?苍鹰在天穹中寻望,黑色的骏马在肆意飞奔,平顶山下,成群的牛羊,还有你,我天上的草原,还有你那悠扬的牧歌,夜夜伴我入梦乡。我喜欢纵马驰骋,放声歌唱,那就象是回到了传说中的时代,我向往着象我的祖辈那样成为一匹苍狼去周游世界,去看看祖父故事中那无边的海洋。

而现在,我是真的离开了你,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不见了蒙古包,不见了牧场,只为心中一个小小的理想而不停的奔忙。其间 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骄傲也曾经气馁。但是,但是我从未曾后悔呀,因为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时,我发现你那悠扬的牧歌 又在我的耳边回响;我发现我的那颗心啊,一直跳跃在绿宝石似的草原上。如水晶般清澈的河水啊,我真的发现,那歌声就象是号角,而那颗心源源不断的给我力量与希望!

滕格里塔拉,我天上的草原,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祖辈千回百转历经艰险,都要重回你的身旁,为什么我身在异乡总觉得你在不住地把我盼望!

蒙古人,是草原的儿子,草原的儿子就是这样的恋乡啊。

滕格里塔拉,我天上的草原,请你听我讲,我也是草原的儿子啊,我也是草原的儿子啊,我今日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重回你的身旁,替你抚去脸上的皱纹,替你驱赶那肆虐的风暴,让你昔日的笑容重新绽放!

等着我呀,我天上的草原,我长生天的故乡,我的亲娘!

对草原的向往的散文随笔篇二:草原漫步

当时光的脚步走进七、八月间之时,全国大多数区域早已进入炎热难耐的酷暑时节。

白天的大地被炙热地阳光烤的让人无处藏身,房内屋外无不处在难耐的热流之中。室外的热浪更是滚滚而来,源源不断地向人袭来,高温炎热的天气久久不愿离去,仿佛它深深地挚爱着这片土地。

大量的消暑品成为这个季节人们的最爱,什么瓜果、冷饮、苦瓜、绿豆、凉菜、凉面等食品成了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了。然而及便是它们也难以抵挡这恼人的热流和炙热的季节,于是空调、电扇、泳池、林荫成为人们难舍难分场所。

然而与大多地方不同的是,此时的甘南草原也已迎来了它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这时的草原,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这里最高温度决不会超过三十度,时常保持在十度至二十五六度之间,酷暑和炎热的感觉似乎与这里无缘,清晨与傍晚时分还或多或少的有点凉意哪,此时此刻漫步在草原上真得会让人心旷神怡,神采飞扬。

清晨当你行走在草原上,在明媚的阳光伴随下,处处都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的场景,花香、草香,紧紧围绕在你有身傍,挥之不去。头顶上飞往的小鸟,为你一展歌喉,草丛中有蝉虫在为你伴奏。这优美动听的音符,虽说这鸣奏不是天籁之音,但却无疑是自然天成之作。

清晨的露珠,挂满了树枝叶片,草丛中,花朵上,一滴滴、一棵棵、一串串,似珍珠、如水晶、光彩夺目,晶莹剔透。与花草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把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你眼前,让你不忍前行。

此时的草原绿色依然是其主色调,然而却多了几份成熟,多了几份包容,也多了几份宽厚。五彩缤纷色调为它增添了几份韵味,几份坚实。

怒放的油菜花展示出一片片金黄,想与这绿色一见高低。紫色的豌豆花一层一层从下而上地开放着。红的、粉的、白的土豆花也不甘示弱,竟相开放在枝头,在微风中摇曳着,以彰显自身绚丽多彩的身姿,吸引蜂蝶而来,传播花粉,为孕育新生命的诞生而积极努力地奋斗着。这种怒放,这种展露,决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新生命诞生、延续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不久你将会看到它们的杰作,茁壮成长的鲜美亮丽果实。在寒冬来临前,让它们变得更强壮一点,这便是它们一生最伟大的成就了!

行走在草原上,你会被突如期来的野兔而惊喜交加,会为从草丛中窜起的一群群山鸡而喜出望外,看那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只肥肥胖胖,憨态可爱的草原旱獭,它们三五成群,在草地上追逐戏闹,相互逗乐,时儿游闲自得,时儿又会警觉地站立起身四处张望,当没有危险时又会戏耍起来,偶尔它会后足站立,前蹄相抱,向你鞠躬作揖,完全一副小绅士的派头,逗得你直不起腰来,好不自在。

雨后的草原更是美轮美奂,大地上一片清新,明媚的阳光射向草原,雨水漫漫地化作热气在大地上升腾,如云似雾,飘浮在山腰间,仿佛你举手间就可摘下一片云来。天边处也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来,时儿单层,时儿双层,缤纷而亮丽,并且会把空中的白云也映衬出迷人的色彩。五光十色的天际让你不愿将目光移开,清爽宜人令人留恋不已。

行走在草原上,眼睛不时会让刚刚破土而出的蘑菇所吸引,这儿种类繁多,大小各异,色泽鲜亮,点缀在草地上,绚丽多姿。最着名的要数草原上的一种黄蘑菇了,它个头不大,如杏子大小,全身呈淡黄,鲜美而丰润,肉质厚实,一朵、二朵、三五成群生长在一起,让你体会一次采摘的快乐和愉悦。

除此之外,时不时你还会从雨后有草丛中,树林里拣到地耳,也称地衣、地丁菜,是菌类的一种。状如木耳,色泽大多呈黑褐色或墨绿色,只是略小于木耳,假若你寻找到一处它的踪迹,那么其周围就会有许多地耳等待着你来采收,它们一片片,一堆堆紧紧相拥在一起。看上去鲜嫩肥美,晶莹剔透。轻轻捡拾起来,摘取沙土和枯草。回到家中放在水中漂冼干净后,无论你是凉伴,还是包饺子,包子都是一种鲜香味美的美食。

无论是山菇、地耳、以及各种菌类,还是山菜、野葱花等等,这一切不都是大自然所付与我们的山珍美味吗!

山坡上牛成群,羊成片,闲情逸致,游闲自得。它们或行或卧,沉静在祥瑞和谐的大草原上,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惠,一种难得的满足感从它们的神态中向你传导过来,不是吗,这种祥和无不在草原上传递,飞舞着。

置身于此会让你的身心得到一次全新的放松,让你的心灵得到一次冼礼,让你与大自然来一次心的交融,感悟自然的博大和宽容。

倘若此时你来到草原,美丽的格桑花会为你送上一缕清香,弯曲的小溪会为你奉上一杯清纯的甘甜。倘若你无法来草原漫游,那就让这文字带你一起神游这美丽的草原风光吧。在炎热的盛夏带给你一丝清爽,一丝凉意!

对草原的向往的散文随笔篇三:草原行

2015年的清明节,在这个该是怀念先祖的日子,我却选择了远行内蒙。这算是一个不肖子孙了吧。好在还有不少同我一样做法的人,心中竟卑劣的畅然了许多。

远行本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何况还有妻子和孩子。除去必须的吃穿,玩具是必须要带的,以防枯燥给孩子带来不适。好在路途虽远,形成却比较简单。

前一天晚上,坐火车去呼和浩特。高铁仿佛是没有开通,我们乘坐的是一个以z字打头的绿皮车,空间倒还宽敞,也是卧铺,十多个小时虽也漫长,睡着以后时间过的就快了。中间孩子的玩闹废掉了许多宝贵的精力,这便是无奈了。

列车没有晚点,整个过程还算舒适。早晨7点多钟顺利到站。由于协调不周的缘故,在车站逗留的些许的时间,好在没有影响心情。偷空看了下车站的全貌,觉得除去呼和浩特站这个唯一的专利之外,倒也看不出太多的不同,人流不是很多,里面点缀着个别的穿着蒙古族服饰的人,仿佛在提醒着过往的游客,这里确乎是内蒙了。

我们第一天行程是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包头市。从车站到草原,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大巴上,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情绪,想象着自己见到草原上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孩子刚上车也觉得很新鲜,坐在妈妈的腿上,不行的晃动着脑袋。导游是一个女孩,在介绍中得知她比我大一岁,但面容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些,个头不高,却满满的能量,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的嘴确乎没有停过。中间的过程中,有几个旅客被硬生生的从睡梦中叫醒,换来了许多的埋怨。她说的内容多而杂,但也分享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特色建筑、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战胜了我的嗜睡细胞,整个过程倒也津津有味。当然,导游的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疯狂的向游客们介绍在当地应该采购些什么东西,自然是在他们指定的商店购买,以此来赚取更多的报酬。这是一个行业惯例,尽管受到很多的诟病。中间,儿子终于失去了之前的新鲜感,沉沉的睡着,好在他不在导游的叫醒范围之列。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终点,希拉穆仁草原上一群错落有致的蒙古包前。蓝白相间的人间俗物,竟与天衔接的那么完美。应该是在半小时前,我们确已经进入了草原了,气温比较凉,草只微微的露出点头,还不成气候,整个草原看起来光秃秃的。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壮美,没有草的草原,反而给人一种辽阔感。曾经无数次想象过草原的样子,但真正的走进她的时候,脑子里竟什么都没有了,只觉得在这里,我要小心翼翼的活着。导游催促着下车,门口站着几位迎宾的姑娘,手里捧着大概是奶酒的东西,用以表示对游客的欢迎。爱人和孩子先下了车,我到了车门口,导游问我需不需要献酒,我婉言谢绝了。我的心里是很尊重民族礼节的,但装扮的过于形式之后,就会给你一种不适感。

下了车,姑娘们走了,导游小姐把我们聚到了一块,分发房间钥匙,介绍了几处值得游览的地方和需要支付的钱。踟蹰了一会,我们选择了自己向草原深处转转。没有规矩,没有束缚的感觉,该是草原的特色。

风很大,夹着些许的沙,阳光也不是很足,天空没有想象中的蓝。睡了一路的儿子,此刻终于像从笼中放出的鸟,脱开我的手,向草原里跑去。我和爱人在后面跟着,拿着手机使劲的拍着照片,搞笑的、调皮的、高兴的瞬间,希望能在他以后的岁月里留下一点值得回忆的东西。因为没有了草,我便更加注意草原的辽阔。这种感觉竟无法形容,隐隐的夹着恐惧。总是想象着独自一个走在荒原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德行,思索着空旷的天底下的蒙古人,该拿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纵马飞奔、纵情歌唱、豪放的舞蹈背后,怕也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吧。

离下车的地方大概走了几百米,蒙古包就消失了,后边被一片草原的突起阻挡,于是又是莫名的恐惧,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找到回去的路。在车上的时候,导游小姐告诉大家,在草原上是很难分清东西南北的,走路的时候需要找一个高大明显的物体作为参照,来确认自己有没有走错方向。于是,我迅速的寻找着自己身边可以称得上是高大的物件,突起可能不行,因为他们的外形是在太像了,竟也没有树,远处的几株很是瘦小,眼神稍不注意,就找不到了,转了一圈,只有那从远处过来又伸向远处的电线杆成了唯一的值得信任的朋友。大致的在心里划定了一张方位图,就不再纠结此事了。

孩子的热情不减,飞快的跑来跑去,不时的俯下身,摘一朵不知名的白色的小花,拿在手里向妈妈炫耀,得到了妈妈的认可后,又迅速了寻找着下一朵。在他的世界里,生活永远都是这么的有趣。跟在他的后面,我的眼神却在寻找着一个神圣的物件,敖包。从导游小姐嘴里得知,这是蒙古草原上一种独特的精神载体,类似祭祀的神祇。因为是第一次听说,所以显的格外的好奇。眼睛环扫着四周,在远方突起的部分,果然都有一个仿佛坟头一样的东西,从外形描述来看,应该是它。循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选定了一处看着比较大的一个走去。

风很大,在辽阔的毫无遮挡的草原上,更显得猛烈。还好阳光不错,温度也还算是合适。我提醒爱人看着孩子,指着我们将要前行的地方。看着好像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感觉如在海里一样,方向和距离都成了未知。距离越来越近,心情越来越复杂,对一个民族认知的匮乏,给人一种莫名的紧张和压迫感。我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情或是举动来面对它呢?虔诚?没有信仰支撑的虔诚又从何而来。索性就单纯的当做一个景点来看,乐的逍遥。已经不允许我多想了,因为我已经站在了它的面前。

一个石堆,一个挂满了哈达的石堆,这就是我眼前的敖包。没有水泥的衔接,整体显得很粗糙,基座上方大概三层,选用的石头比较大,也很方正,之上就是一些琐碎的大大小小的石块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很结实,苍穹之下,透着凝重的感觉。蓝色的白色的哈达混搭在上面,倒也增加了一抹亮色,俨然成了一处风景了。顺时针转了一圈,周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因为自己身上还没有能敬献的哈达,所以我呆呆的站在它的一面冥想了一分钟。脑海里,独自一人,在广袤的一望无际的荒原,守着一处孤零零的敖包。然后睁开眼睛,敖包还在眼前。我或许应该许上一个愿望吧。想想还是还是算了,我不想把一个虚妄的东西放到一堆莫名的石头上面。但它却是有种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我,因为直到两天后离开内蒙,我都没有勇气去触摸它。算是冥冥之中,蒙古之神给我的一个警示吧。妻子此时要求我给她拍张照片,就以敖包作为背景。我在想,这样真的好吗?但我不想把这种可笑的想法暴露在妻子面前,给她拍完,我也要求拍一张,有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感觉。

是谁堆砌了这座敖包,怕是没人知道,至于原因更是无从得知。我想的是应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一个放牧的汉子,安静的坐在这个突起之处,看着前方自己的羊群,百无聊赖之际,他从远处搬来了几块石头,在这里摆放成了基座的模样,而后的日子里,凡是路过这里的牧人们,也向他一样搬来石头堆起来,一个接着一个,由最初的百无聊赖变成了后来饶有兴致的建造。这当然只是我的臆想。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此可以说来,敖包脱离了神的束缚,成了这一帮草原汉子曾经生活的印记,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座一座的敖包出现,一片一片的草原连成了整体,这便是融合了吧。

儿子突然打断了我的冥想,问道,爸爸,这是什么?我说,这是敖包。敖包是什么?他又问。敖包就是石堆。我说。石堆是什么?儿子又问。我哑然失笑,迈步跑向远方。儿子忘了自己的问题,大笑的在后边追。跑了一会,他明显有些累了,让着要喝水,我和妻子也趁机休息一会,就在离敖包大概1公里左右的大片的草地里,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不同的是,这里的草积极的高,大概1米左右,尽管已经枯萎,但气势仍在,在风力之下,发出持续的呜呜的响。看样子应该是一片沼泽吧,蹲下来,之前的敖包就消失了,在另一处突起上又出现了一座。突然想到,这像不像两个热恋的男女,隔着这片沼泽地在放声对唱。歌声没有了空间的束缚,爱情融化在这辽阔的大地上。这便是草原的魅力吗?

我们哪能体会的了,休息一会,往空旷的肚皮里填些食物,该是到了回营的时间了。

中午的饭很简单,但也能填饱肚子。一个大大的蒙古包里,几个演艺人员唱着远方客人们点唱的歌。可能是上午的路程确有些远,儿子和妻子吃完饭就睡下了。我们的房间处在整片蒙古包的中间的位置,所以风小了很多,我拿了一把椅子,坐在门口的阳光下。斜躺在里面,眯着眼睛,享受着大自然给予草原人民的馈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