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来源故事及功效作用

2017-03-23

关于茯苓,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那么有没有深入了解过呢?今天小编给你讲下关于茯苓的小故事还有它的功效!

茯苓:健脾补中,让你返老还童

中药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简介

茯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气逆,利小便,久服能安魂养神,暖肚延年”。自古便被列为“中药八珍”之一。

关于茯苓有很多传说。它的名字传说是来自一对夫妻,丈夫叫小伏,妻子叫小玲,小玲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顾她,二人患难相依。有一天,小伏进山为小玲采药,看见一只带箭伤的野兔,小伏追到一片松林,兔子忽然不见了。他四处寻找,发现在一棵松树旁,一个球形的东西上插着一支箭。于是,小伏拔起箭,发现在棕黑色球体表皮裂口处露出里面白色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挖回家,做熟了给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觉得身体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兴,经常挖这些东西给小玲吃,小玲的病也渐渐痊愈了。这种药是小伏和小玲发现的,人们就把它称为“茯苓”。

在茯苓的应用上,大文学家柳宗元有一段趣事,他还写了一篇著名的《辨茯神文并序》。相传有一次他去看病,医生告诉他吃茯神,他吃了买回来的茯神后,病情并不见轻,反而加重。后来他才发现买回来的茯神原来是老芋头冒充的,他联想到社会上类似骗取钱财的事很多,就写下了:“呜呼!物固多伪兮知者盖寡,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祸。”可见假冒伪劣古往今来都是社会公害。

茯苓别名伏灵、伏菟、松腴、松苓、不死面,它的皮称茯苓皮,皮下呈淡红色的部分叫赤茯苓,里面白色的部分称白茯苓,抱根者名伏神。茯苓味甘而淡,性平,无毒,归心、肺、脾、肾经,具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临床多用于心腹胀满,气虚劳伤,痰饮,水肿,腹泻,健忘失眠,心悸,眩晕等病症的治疗。

冬春季节更替之际,高血压病人血压节节攀升,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失眠等症到了高发时节。前几天来就诊的杨先生就是高血压患者。他说近日头晕心悸、时常恶心呕吐,我为他检查看见舌苔白、脉弦滑,为膈间水饮所致,给他开了处方:半夏15克、茯苓30克、生姜15克,水煎服,6剂后诸症痊愈。此患者水饮停驻心下,上凌于心于是引发心悸,而清阳不升就会出现目眩之症,茯苓渗湿利水,导膈间水饮下行而出。三药合用去饮和胃,清阳得升,自然呕平痞消,头晕心悸也就好了。

茯苓甘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所以常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猪苓、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含有多糖、茯苓酸、树胶、麦角固醇、胆碱、卵磷脂、组氨酸及钾盐等成分,是一味较好的扶正抗癌药,有强烈的抗肿瘤作用。

因为茯苓生于千年古松之下,历来人们就把它和千年灵芝放在一起并列作为仙药。晋代名医陶弘景说茯苓是“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炼魄的上品仙药”。茯苓作为长寿保健食品的历史超过2300年,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历代宫廷药膳必不可少的珍品。苏颂《集仙方》内集古代茯苓食品之大成,有关此方面的论述颇多。比如“茯苓饼”就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

茯苓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食疗药膳中必备的,常用做粥、茶、糕点。“核桃茯苓粥”就是一款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的药粥。核桃仁50克及茯苓25克研末,与粳米100克一同煮粥,可用食盐与香油调味,早晚各服一次。而“人参茯苓粥”则能大补元气、和胃健脾,适用于气血亏虚周身乏力的人及大肠癌患者的食疗。

另外,白茯苓还是女性的最爱,它能祛斑增白、润泽皮肤,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本草品汇精要》载:“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乌发,延年益寿。又因茯苓善渗泄水湿,有利尿功能,故常用于减肥、降糖的药膳。比如“防肥茯苓豆腐”就比较适合于中度肥胖者食用,但阳虚肥胖者不宜。

我再介绍一款“减肥消肿白苓粥”给大家,取粳米100克洗净煮粥,将熟时下白茯苓粉15克,用小火炖至粥稠即可。此粥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之功效,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脾虚少食、泄泻、小便不利、水肿诸症有效。

茯苓在药膳中最为常用,烹制的方法多多,我们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合理服食,让茯苓护佑我们的健康。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